歷史沿革
1984年設立廈坪鄉,1993年撤鄉建鎮。現境內駐有市電材廠、罐頭廠、建材企業集團公司和農業局、農科所、水產場、養雞場、種子公司及糧油加工廠等直單位23個,有初級中學1所、完小3所。
因地形平坦而得名。廈坪以前此地為一大草坪,建村時先建了一座房屋甚為高大得名,清朝康熙年間,項氏在此開基,後遷走,張姓則從拿山分居此地定居。1949年屬永新縣拿山區,1958年成立廈坪公社,1959年劃屬井岡山管理局,1968年為拿山公社,1972年設廈坪公社,1984年設廈坪鄉,1993年改設廈坪鎮。1997年,面積54.5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廈坪、口前山、沉塘、復興、草蒲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廈坪,距茨坪19千米。2000年後為市政府所在地。
地理氣候
廈坪鎮位於井岡山市東北部,市政府所在地。東靠拿山鄉,南臨遂川縣,西接墾殖場,北面與永新縣接壤。面積54.5k㎡,人口8740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轄廈坪居委會,廈坪、口前山、沉塘、復興、菖蒲等5個行政村。泰井高速、319國道過境。拿山河由西南向東北流經境內。
全鎮東西寬4公里,南北長6公里,總面積為29.11平方公里,北面高山峻岭,南有低山矮丘,拿山河流經鎮公路等貫穿全鎮.規劃中的衡吉鐵路將在廈坪設站,各村委均有鎮道直達。廈坪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無霜期長,全年無霜期27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16.9度,7月份平均氣溫為27.6度,1月份平均氣溫9.8度,年平均降雨量1560毫升。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礦產有石灰石、鐵、瓷土等,動植物種類較多,全鎮活立木蓄積量28萬立方米,生態環境良好,旅遊資源有龍水、禾桶山、峨嶺等。地質構造第四紀、粘、黃壤和沖積物構成,境內地質條件甚為複雜,露出的地層中以泥盆系面積為大。
經濟發展
現轄5個村委會,46個村民小組,只有鎮政府所在地一個集鎮,全鎮現有人口8080人,其中農業人口6875人,非農業人口2228人。全鎮2001年,年末耕地總面積9390畝,農業人口人均擁有耕地面積約為1.36畝,全鎮勞動力約為3371人,每個勞動力承擔耕地面積約2.78畝。人均山地6.58畝。是一個均“八分山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山區鄉鎮。2001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406萬元,財政收入113.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595元。
農業是廈坪的傳統產業,兼種蕃薯、大豆、花生、油菜、甘蔗、小果等經濟作物,古有“關背糧倉”之美稱。全鎮逐步形式了糧、油、漁、牧、禽、果各業並舉,規模發展的產業格局。優質稻生產、特種水產、瘦肉型豬飼養、反季節蔬菜村、口前山玉米筍村、寨下西瓜系列保健酒,被評為全省輕工業產品博覽會金獎,成為市場走俏產品。招商引資捷報頻傳,去年引進資金1100餘萬元。
所獲榮譽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先後榮獲了省“全民健身運動先進單位”、吉安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吉安市“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先進單位”、吉安市“井岡之星雙文明鄉鎮”、吉安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吉安市“黨管武裝先進單位”、吉安市“以勞養武先進單位”、吉安市“村民自治模範鄉鎮”和井岡山市“綜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等眾多榮譽。
江西吉安井岡山市行政區劃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全市現轄21個鄉鎮場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97萬人,總面積1297.5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