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玉如意

名稱:康熙玉如意\n  製造時間:清康熙年間\n  類別:玉制如意。如意的形狀像長柄鉤,鉤頭呈靈芝型或雲型,柄微曲。明、清兩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 意,幸福來臨,是供玩賞的吉利器物。

基本信息

名稱:康熙玉如意
製造時間:清康熙年間
類別:玉制如意。如意的形狀像長柄鉤,鉤頭呈靈芝型或雲型,柄微曲。明、清兩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 意,幸福來臨,是供玩賞的吉利器物。
原藏地:圓明園
流失時間:1860年
現藏地: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流失原因:英法聯軍搶掠、焚燒圓明園

圖片

暫時無法提供

曲折經歷

清宮中的如意有很多種,玉如意更是數不勝數,本文介紹的康熙玉如意,雖各有特色,但基本形狀都差不多。它與民間的一種“不求人”撓痒痒用的東西形狀一樣,其實用性上除用它搔癢,還用它顯示權杖的作用。

玉如意介紹

玉如意的發明及其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如意就已經成為帝王將相手中的喜愛之物了。古人將“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堅潤比喻美德,與如意的吉祥寓意雙重結合,成就了具有中國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據《清朝野史大觀》卷一載:“如意,物名也,唐宋以前已有之。”從唐、宋、元、明一直到清代,對玉如意均極為重視,而且對玉如意的製作也是精益求精。但在此時,如意已沒有實用功能,只是一種象徵吉祥的陳設品,常被作為禮品饋贈友好。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宮裡皇上、后妃的玩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流失的康熙玉如意便是其中之一,這把御製玉如意由一塊名貴的白玉雕刻而成,顏色是白中透綠,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銘文有“御製”兩個大字;下部的銘文是:“敬願屢豐年,天下鹹如意。臣吳敬恭進。”

乾隆皇帝也是個酷愛收藏玉的天子,對玉如意更是寵愛有加,所以當時在皇宮中收藏了大量珍貴的玉如意,作為清代宮廷中的吉祥物。從清代流傳下來到畫像中可見一斑,在《雍正刀常服像》一圖中,妃子獨自站在牡丹花叢前,手中就懷抱著一柄靈芝形平如意;《乾隆皇帝琴韻圖》中,也畫有乾隆皇帝在晚年時,用雙手撫琴彈奏,身旁一童僕,也懷抱著一柄檀香木鑲嵌的玉如意。另外,據說乾隆皇帝在臨軒聽政、清讀詩詠、觀賞古玩時,更是少不了手持玉如意的童僕,由此可見,玉如意在清代已是崇高到驚人的地步。

流失海外的部分玉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