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府州城](/img/c/874/nBnauM3XwIzM5MDN0gTM4kTM5QTM4gTM5QTM0QTNwAzMxAzL4E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雖然與府州古城的直線距離不到兩公里,但一直沒有去過,不是沒有時間,而是覺得沒多少看頭。
總認為身邊的東西沒什麼特色可言,然而,當在百無聊賴中走進這座古城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小小府州城裡竟然有三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在文廟的“明倫堂”里還陳列著兩具完整的恐龍骨架。
府州城位於晉陝蒙三角地帶,築於唐、宋年間,環城五里長,牆高八米,均為大石條砌築,環城有六座城門,其中南北和小西門外還有瓮城。城內兩條主街道貫穿東西,城中建有許多鐘樓、鼓樓、牌樓、廟宇、祠堂等,遠處眺望,狀如硯瓦。1996年與統萬城同時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府州城襟山帶河,北枕長城,西瀕神木,為古代重要的軍事城堡。
史書記載
![府州城](/img/6/7ee/nBnauM3X3MzMykjN1gTM4kTM5QTM4gTM5QTM0QTNwAzMxAzL4E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從翻修過的南門及其瓮城走進這座千年古城,裡面保存的古民居不是很多,沿街的許多住宅大都改修成磚混房,新老建築混雜在一起,再加上縱橫交錯的電線,顯得凌亂而不協調。只是在府州東街還可以看到陰暗狹小的過道和鹼剝而悠長的小巷,還有搖搖欲墜的殘牆斷壁以及布滿了蜘蛛網的院落門庭。在小巷裡轉悠,總是有汪汪亂叫的狗吠聲讓人心驚膽戰。每到一個院子,都須先拉開小半扇門,並且故意弄出點響聲以查看有沒有狗子看門,然後躡手躡腳地回到裡面探頭探腦地觀望。
城隍廟位於城東一隅,顯得非常僻靜。廟門緊閉,低矮而簡陋,像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大門,上面寫著“別有天地”四個字。從外圍看到裡面樹枝爬到牆頭的松柏樹和二層飛檐高挑的閣樓。雖然規模不大,但門口立著的那塊石碑卻級別不低——1996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
![府州城](/img/9/a4f/nBnauM3X2ATN5YTO2gTM4kTM5QTM4gTM5QTM0QTNwAzMxAzL4E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文廟
府谷文廟位於舊縣城黃河岸邊山頂上,始建於明朝洪武14年,即1381年。清乾隆34年,即1769年和光緒年間都續修過。文廟以大成殿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大成殿面闊五間,17.3米,九脊廡殿頂,飛檐挑角,琉璃瓦覆頂。殿門正中上方懸掛康熙皇帝御書“萬世師表”巨匾。大成殿左右各有東西對稱配殿七間。現存碑石一通,碑記兩塊。近年維修時,全廟進行彩繪,泥塑孔子及其門人和後賢朱熹等坐像17尊。廟前增設漢白玉石護欄,廣植花木,愈顯富麗壯觀。院南為戟門,還有泮池,上有石橋。橋前是欞星門,兩邊各有角樓烘托。文廟後有文物展覽館,出土完整的犀牛骨架,很有價值。文廟最南端有面臨黃河的大型照壁,遊人站在此處東望山西,山川景物盡收眼底,腳下黃河奔流不息,很能引發一番遐想。府谷文廟是榆林市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聖殿,人文內涵十分豐富。1981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府谷最具吸引力的旅遊景點。
七星廟
![府州城](/img/f/8e1/nBnauM3XxQzMxQTO4gTM4kTM5QTM4gTM5QTM0QTNwAzMxAzL4E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七星廟之所以馳名,還因為它寄託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鎮守麟州的楊家將和鎮守府州的折家軍,在地方勢力割據中,不免發生爭鬥。有一次小將楊繼業與女將折賽花對陣,交戰數十回合仍不分勝負。眼看天色近晚,折賽花佯敗策馬而逃,楊繼業年輕好勝緊追不捨。折賽花躲進七星廟殿內,楊繼業進殿擒拿,不料折賽花從門後閃出,將楊繼業掀倒在地,捆了起來。這時夜深天黑,不辨道路,只得等待天亮再歸營寨。折賽花早聽說楊繼業英武超群,楊繼業早知折賽花才貌出眾,雙方愛慕之心早已萌生,今日交戰後相遇七星廟,真是天遂人願,相見恨晚。於是折賽花為楊繼業鬆綁,二人跪拜神像,訂下百年之好。從此,楊折兩家罷了干戈,為保衛邊關立下了汗馬功勞。民間流傳的古典戲《十塘關》就是表演的這齣戰場成親的傳奇。民眾出於對兩位英雄的敬仰,世世代代保護著這座古廟。民國年間曾印製過七星廟的年畫,中日合拍的電視系列片《黃河》拍攝有七星廟的鏡頭。1981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縣政府撥專款重修。1993年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