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大學五》:“時時去他那下探頭探腦,心下也須疑它那下有個好處在。”示例探頭探腦藝術字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五回:“卻好交五更時候,只見那個頭陀挾著木魚,來巷口探頭探腦。”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陳大郎迎著他,作了揖,問道:‘所言如何?’婆子搖手道:‘尚早。如今方下種,還沒有發芽哩。再隔五六年,開花結果,才到得你口。你莫在此探頭探腦,老娘不是管閒事的。’”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人小心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