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內容
科學膳食,營養平衡要保證幼兒健康成長,合理的營養是重要的條件,每天從膳食中供給幼兒必須的營養物質,才能滿足幼兒的生長發育。在安排食譜的時候根據幼兒消化能力差、吸收能力強、對營養要求高的特點,力求營養搭配合理均衡、品種多樣化。
1、講究科學合理。主副食相互搭配、葷素之間科學組合,甜鹹、乾稀、粗細有機結合,每周大米、麵食交叉互補、花色多樣。
2、講究營養平衡。合理的營養是保證孩子健康最根本的物質基礎,3-6歲孩子攝入的營養除了必須供給維持孩子一天的活動所需的營養外,還得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合理的膳食是由糧食、蔬菜和水果、葷菜與豆製品、油與糖四大類食物組成供給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它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因此《平衡食譜》中的有些食品是不能隨便增減的。例如,每周葷菜總量不可少,糧食更加不宜減,牛奶、油、糖、蝦皮、雞,都按照食譜中的份量,淺色蔬菜不能替換深色蔬菜等,以免破壞原有的食譜中的比較平衡的營養供給。所以科學、合理、平衡的營養對幼兒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重視科學烹調
防止營養流失,增進幼兒食慾。
烹調可以使食物發生一系列變化,提高食物的本質,增強食慾,是促進營養的消化和吸收,但是如果烹調不科學,也會使營養遭到破壞和流失,減少和喪失食物的使用價值,通過科學的烹調方法做成的飯菜,既色、香、味、形兼備,又合乎衛生的要求。
科學烹調
1、洗:菜餚整顆洗滌,選去黃葉、爛葉,在分辨洗滌,然後用清水沖洗,這樣能減少表面微物,除去寄生蟲卵殘留農藥。
2、切:根據小兒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健全的特點,製作菜餚時原料要切得細、碎,但是有易造成原料的營養與空氣的接觸機會和接觸面增多,導致營養素的氧化,損失增加,所以具體操作時應儘量做到現切現烹,以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3、配:既要講究配色、香、味、形,也要注意營養,注重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如炒肉加土豆、胡蘿蔔、豆腐、蔬菜、青菜心等),這樣可利用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其生物價值。
4、燙:根據菜餚的屬性,有些原料常需要水燙處理,蔬菜在沸水中翻個身就撈起,既能保持鮮艷的色澤,又不影響口味。
5、烹:減少營養素流失的烹調,原則是旺火急燒,即常說火大油旺急炒時,加熱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水溶性蛋白質流失,如蛋、雞、鴨、豬血中均含豐富的水溶性蛋白質,在加熱過程中這些水溶性蛋白質會逐漸凝固,加熱時間越長,凝固的越硬,會影響口感及營養的利用。
6、調:烹調適應注意加鹽不宜過早,過早會滲透壓加大,使水溶性營養素物質氧化或流失,而煮豆、炒肉時加鹽太早,會使原料中的蛋白質凝固過早,不能溶於湯中,影響湯汁的濃度,味素則在菜餚起鍋時放入最好。
健康的膳食環境
進餐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幼兒的膳食質量,進餐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兩個方面,健康環境(物理)是指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多餐與食具清潔美觀、大小適宜,室內布置優雅整潔。健康的心理環境是指膳食氣氛和諧,不強迫幼兒進餐,不體罰或批評,使幼兒愉快進餐。還可播放一些輕鬆、優美的音樂,以促進幼兒的食慾。
食品衛生
1、做好衛生宣傳工作,定期對保教人員培訓和考核,定期為幼兒上衛生教育活動,利用“家長會”、“伙委會”、園際網路、幼教園地、宣傳欄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幼兒食品衛生知識,取得幼兒家長對衛生保健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2、預防為主,常規消毒。每日幼兒做到飯前便後洗手(肥皂、流水),餐具每餐消毒,專人專用,活動室、寢室用紫外線消毒,每周兩次,流行病流行季節一日一消毒,廁所、盥洗室每日沖洗、消毒,被褥每周日光曝曬一次,環境每日小掃,每周大掃,定期評比,獎罰兌現,使幼兒有個良好的生活衛生環境。
3、幼兒的食品可分為六大類,糧穀類、動物食品類、豆類及其製品、蔬菜和水果類、烹調油類和調味品類,各類食物均符合一定的衛生要求,才能滿足幼兒的健康需要。
家園相互溝通
將每周的食譜公布在學校外的食譜欄上,讓家長清楚孩子在園的膳食結構。並通過“膳管會”這座幼稚園與家長溝通互動的橋樑,努力作好幼稚園的膳食管理工作。通過家園的有效溝通,更好的提升幼兒的膳食質量,使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正處於身體、大腦的發育期,所以,充足、合理的營養對她們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