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拼音

幼兒拼音

漢語拼音是學習漢語的重要手段。在沒有掌握漢字之前,漢語拼音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信息

介紹

掌握了漢語拼音之後,就能用拼音來記錄所聽到的聲音。這對學習漢語的口語表達,對進一步深入地學習漢語會有很大的幫助;也為以後學習漢字提供了方便。

學習目標

通過拼音文字的學習、發聲練習,培養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注意力、感知能力、模仿能力、想像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學習能力,為兒童在以後的更複雜、高級的學習奠定思維能力基礎。

能力培養

(1)培養、提高兒童的正確發音及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很高的學習效率

(3)培養和增強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

(4)有效培養少兒非智力因素如學習興趣、信心、毅力、意志等優良品質,促進少兒智商與情商的全面發展

(5)促進左右腦平衡發展,最佳化少兒綜合素質。

效果

經過幼兒拼音學習,兒童不僅掌握準確的發音知識,養成很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通過拼音這一工具,認識更多的漢字。同時,經過拼音字母的學習,使大腦得到全面開發,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學習能力得到大大增強,從而使得兒童在其他課程知識的學習也變得輕鬆、容易。

學習原因

1.孩子的思維遵循這樣的發展規律,從形象到抽象再到符號。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孩子如果之前沒有很多這方面的訓練(如:字母與發音的關聯、發音與具體字的關聯、具體字組成的詞與生活實物的關聯等等)的話,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由形象的思維轉為邏輯符號的思維,而我們的漢語拼音正是這樣一種符號

2.如果他們覺得所學的東西與生活關聯不大,就很難再有興趣學下去。純拼音的學習是抽象的、枯燥的,面對剛剛入學,特別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一年級學生,絕對是個挑戰;

3.老師絕對是要照顧大多數學生的進度,在這個方面女孩子確實在初期會有更多的機會走在前面,所以,幫助孩子的進步,需要媽媽在生活中多下功夫。

4.現在有很多孩子會比較早的開始接觸英語,所以,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漢語拼音跟英語混淆的現象。

學習對策

一、首先要說的是,通過您的描述,我發現孩子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困難,這是憑他自己的努力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那么媽媽就儘可能不要去打、責罵孩子,這只會使孩子將恐懼和不愉快的情緒加諸在學習拼音本身上;營造相對輕鬆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您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共同學習,會對您的孩子信心的樹立有所幫助;其次,多多利用各種形象式“工具”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習拼音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韻母、聲母、雙韻母、聲介合母再到拼讀,難度在逐步提高。媽媽要表現出充分的耐心,孩子才會逐步掌握有信心,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形象教學的方法,讓孩子說出拼音像何物,可以加深他對拼音字母的印象,加強記憶效果。要爭取讓孩子自己說出像什麼,如果他實在說不出,可由您說出來,這樣東西與他自己的生活關聯程度越高,效果越好。這樣就完成了從形象到抽象的聯結和轉化。比如,從單韻母、聲母開始,學a、o、e,媽媽要重點指導發音方法,讓孩子觀察、模仿,反覆練讀。可以利用插圖,藉助“啊”“喔”“鵝”讀準a、o、e的音;還可以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音方法。如,張開嘴巴aaa,圓圓嘴巴ooo,嘴巴扁扁eee。要告訴孩子發單韻母a、o、e時,口形不能變動。這些方面,您可以參考孩子的教科書,相信您會比孩子對課本有更好的理解,在通過您的理解傳達給孩子。

三、可以跟孩子一起製作拼音字母卡片,跟孩子一起做一些關聯練習。如,媽媽說出一個句子:“媽媽過生日,‘啵’的一聲,孩子在媽媽的臉上親了一口,並祝她生日快樂”,請找出這句話中出現的聲母!孩子如能找出“b”,可以提示他,是的,這是聲母“b”。

四、在教孩子學雙韻母an、ing、en時,可以充分利用書上或是您在網路上找到的插圖編故事,使插圖的表音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比如,出示一幅天安門的圖片,問孩子那個韻母在天安門的名字里出現,如果孩子回答對了,再幫他一起記住an的形。手持a和n兩張拼音卡,從不同的方向拿到一起,放在天安門的圖片前,告訴孩子,a和n一合併,就成了an。還可以利用兒歌,如:“小a和小n,手拿a和n,來到天安門,變成好朋友,成了an,an,an”。孩子的思維會被調動的越來越活躍。沒準兒有一天,他會盯著吃飯的碗告訴你,這是一個“o”呢!

五、媽媽示範讀聲調時,開始可以讀得誇張一點,還可以用手勢表示,幫助孩子通過形象的方法掌握四聲的變化。學到一定程度,可以用媽媽來發音,孩子來找相應的卡片的方法來鞏固。也可以輪換過來,孩子發音,你來找。你跟孩子一起學,他也能切實的感到您對他的支持,這種支持會幫助他樹立持續學習的決心。

六、學習的過程中,書寫也要同時跟上。帶領孩子做拼音卡。如,彩色卡上寫聲母,黑白卡上寫韻母,無論挪動大卡或小卡,都會發現新的音節,孩子會覺得:“我能行!”另外,媽媽可以根據孩子學過的聲母或韻母結合生活實際組成音節詞,指導他自己寫成拼音條上,讓他在讀一讀,再告訴他“讓我們在家裡找到這個東西!”,同時把這張拼音條貼到家裡相應這個東西上面去,也會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eng,加上“l”就是“冷”,家裡哪裡冷呢,孩子就可能會想到冰櫃,並跑去把“l”和“eng”貼在冰櫃上。

七、之後,就是完整詞或句子的拼音。這個難度會更高一些。可以利用孩子玩兒的天性,引導孩子根據情景圖的提示來講相關故事,面對情景圖,孩子便會嘗試講《狐假虎威》的故事,媽媽可以進行提問:“小動物們到底是怕誰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狐狸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孩子就更容易就拼出已經實現寫好的相關音節“huli”、“jiaohua,chuiniu,sahuang”。這樣就把語音訓練和音節的初步感知有機的結合起來。

八、根據我們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孩子學過的知識應該經常回顧,經常加以鞏固,加深印象。

九、尋找一些視頻、軟體、磁帶等輔助學習,也是有幫助的。或者您自己根據孩子的特點和感興趣的東西,如孩子喜歡的動畫人物、喜歡的玩具等,做成幻燈片,附上拼音,在電腦上播放,變播邊學,也會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總之,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能幫助這個年齡的孩子更好的維持注意力,也能幫助他們更有樂趣的學習,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學習效果

經過幼兒拼音學習,兒童不僅掌握準確的發音知識,養成很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通過拼音這一工具,認識更多的漢字。同時,經過拼音字母的學習,使大腦得到全面開發,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學習能力得到大大增強,從而使得兒童在其他課程知識的學習也變得輕鬆、容易。

教學方法

1、直接教學法(DirectMethod)

教師於授課時不使用學習者本身之母語(中文)教授第二外國語言,在教學中,不做翻譯,純粹憑藉外語直接進行教學。

2、互動式教學法(InteractiveLearning)

語言的認知和學習最佳方式為透過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歷此,學習成效端看其在與環境的互動作用是否達到一定程度。

3、情境式教學法(SituatedLanguageTeaching)

透過真實的情境教學將教學內容表達給學習者,感受到所學的語言能夠實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進而培養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認同感,在面對真實情境下較易呈現出口語能力。

4、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Method)

強調讓學習者反覆練習,並由反覆的句型演練中達到有效學習,不重視讀寫與認知的理化,迎合了普遍學習語言者的偏好。

5、肢體反應式教學法(TotalPhysicalResponse)

語音的傳達用動作表示,可以憑藉學習者的肢體動作來反應來其學習的成效,同時透過右腦足夠的肢體反應的刺激,能有助於學習者左腦的發展和語言學習的效果。

6、溝通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長頸鹿美語特色教學法,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因為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是表達意見,或具備語法能力,還要具備語言的多樣的功能:運用信息互補、自由選擇、反饋等方式,達到真正溝通的目的。

7、自然教學法(NaturalApproach)

提供語言學習環境,包括:視覺、聽覺、練習機會等,同時需要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要有趣、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著重有意義的輸入,而非機械式的練習。

8、字母拼讀法(Phonics)

字母拼讀法是一切教學法的起源,如同英文字母是英語的起源一般,因此學生可能憑藉此來培養讀與寫的能力。

9、歌謠韻文教學法(SongsAndRhymesTeaching)

憑著與主題相關的歌曲或韻文,複習學過的單字或句型,更能熟悉語調、節奏感和韻律感;提高學習興趣和引起學習動機。

10、自然拼音法(Naturalalphabet)

通過自然拼音的學習,可以讓孩子建立起字母與發音之間的直覺音感,看到單詞可以立即直覺反映出發音,同樣,聽到發音亦可直覺反映出單詞拼寫。

11、三文治故事教學法(SandwichStoryMethodology)

廈門大學紀玉華教授研發的一種以母語夾著外語的方式通過講故事教外語的方法。推薦案例《三隻小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