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觀

1 平衡觀與亞健康

中醫理論認為健康人應是平衡協調的有機體,《素問·生氣通天論》有文:“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這裡的“平”與“秘”均指平衡,以陰陽為綱指出平衡是“精神治”即身心健康的根本。《素問·調經論》也對平人進行定義:“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正常機體在一定限度內通過自我調節,維持人體陰陽氣血、升降出入的相對平衡。出現一定限度內的偏失,未成顯著疾病的狀態即為亞健康。
中醫體質學說是近年發展較快的一種理論,將人的體質分為陰陽平衡質和失調質,更容易闡釋亞健康的發生機理。體質學說認為人的體質是個體在生命過程中,由遺傳性和獲得性因素所決定,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動方面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在生理上表現為機能、代謝及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在病理上表現為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病變轉歸的傾向性。因而有生理體質、病理體質之分。匡調元教授認為病理體質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過度狀態,即病理體質是亞健康狀態發生的內在機理,亞健康諸症是病理體質的外在表現。
近年對“健康”人群進行了諸多調查並對出現症候加以分型。孫國強調查後發現,正常型僅占8.1%,偏陰虛型占31.9%,偏陽虛型占43.1%,偏濕盛型占11.1%,偏氣虛型占5.6%。何裕民教授將人群分為失調質、協調質、緊張質、虛弱質,通過模糊聚類分析,指出亞健康主要屬於郁證、痰濕與虛證三大類。匡調元教授將人類體質分為:晦澀質、膩滯質、燥熱質、遲冷質、倦恍質。而病理體質與亞健康密切相關。這種事實進一步說明陰陽失調、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紊亂是亞健康產生的病理基礎。也為中醫辨證調治亞健康,達到“陰陽平和”提供了理論依據。糾正病理體質,防止病理體質的形成是中醫的優勢,也是中醫學者的責任。

2 平衡觀在亞健康調治中的作用

中醫理論中“陰陽平衡即健康”的理念,為亞健康狀態的調治指明了方向。臨證做到“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理應收到較好效果。

2.1 指導辨證論治 

中醫認為人體以陰陽為代表的臟腑,精、氣、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協調是最佳狀態,一言以蔽之:“陰平陽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陰陽之間這種平衡狀態出現偏離,可以概括為陰虛、陽虛、氣虛、痰濕等諸證,人體就會出現各種趨向病理的亞健康狀態。病理體質的證型成為中醫論治亞健康的依據。調治從整體的平衡觀出發,使陰陽平衡,臟腑氣血失調恢復正常。

2.2 指導藥物干預 

利用藥物“溫、熱、寒、涼”之氣,“升、降、沉、浮”之性,可單味,也可複方,逆其病勢,“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以期平衡。如症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精神萎靡之氣虛證,可補氣以調虛。對於聲高氣急,煩躁易怒,舌紅苔黃燥的鬱熱證,可瀉實以調情志。

2.3 指導保健品的選擇及飲食調節 

市售保健品標註功能繁多,都聲明無毒副作用,但其性能多有寒熱之異,偏補者居多,偏瀉者亦不乏。黃氏認為中老年亞健康的發生與亂用保健補品相關。因此在使用時,要全面了解它的功效特點,根據體質的寒熱虛實選用。飲食要營養全面合理,既要重視五味對人體的促進作用,又要防止五味太過而損傷五臟。《素問·藏氣法時論》中所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當是對合理飲食的極好指導。

2.4 指導針灸、推拿療法 

現代研究表明,以經絡理論為指導的針灸、推拿對機體有雙向調節作用,即可以使過亢者得以抑制,使低落者興奮,通過NIM網路(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機體功能趨於平和。平衡觀念可指導針灸取穴、進針手法,推拿施術。

2.5 指導養生 

中醫幾千年的養生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出多種方法:運動、氣功、導引吐納、情勝療法等。平衡觀要求大家在方法選擇上注意勞逸結合,平衡適度。例如喜可讓人情志愉悅,血脈通利,但過喜則“氣緩”。適量運動可促進血行,疏通經絡,改善體質,增強機能,但過勞則傷津耗氣。總之要“法於陰陽,合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以適合個體為度,以“陰陽平和”為法。

亞健康證候表現錯綜複雜決定了其治療方法的多樣性。無論何種方法,只要秉承“辨證論治”的原則,以“平衡”為宗旨,就是合理的方法。傳統中醫理論對此類疾病的病因病機有明確認識,並具有豐富的防治經驗,經過深刻研究,必將為亞健康的防治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