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常見病飲食宜與忌》由金盾出版社,是一本專門介紹常見病飲食宜忌的大眾科普讀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全書依據古代中醫學和現代醫學關於疾病與飲食相互關係的科學原理,簡明而又具體地講述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常見病的飲食宜與忌,明確告知該病宜吃什麼、不宜吃什麼,以指導幫助患者科學地選擇與搭配日常飲食。內容豐富,科學實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是廣大家庭必備的生活參考書,更是各種常見病患者的良師益友。

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圖書目錄

一、疾病與飲食

1.“民以食為天”

2.“病從口入”

3.“藥食同源”

4.多食動物性食品增加慢性病發生率

5.偏食和飽食都易患病

6.多吃油會招致疾病

7.多吃鹽對血壓、腎、胃不利

8.多吃糖會導致多種疾病發生

9.多飲酒危害大

10.調整膳食結構有利防病

11.吃新鮮衛生的食物有利防病

二、一般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肥胖症

1.飲食原則

2.多吃有減肥效果的食物

3.忌多食鹽、多飲水、多吃糖、多吃脂肪

4.食療方

高脂血症

1.飲食原則

2.宜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3.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4.宜常吃降血脂特別有效的食物

5.高黏度血症飲水療法

6.忌吃油炸高脂食品

7.少吃甜食和鹹食

8.限食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

9.戒酒、忌咖啡

10.食療方

動脈粥樣硬化症

1.飲食原則

2.宜多吃的蔬菜和水果

3.宜吃菌類、海藻類和貝類食物

4.宜吃黃豆、玉米、蕎麥

5.宜喝茶、牛奶

6.忌食動物脂肪

7.不宜過多進食白糖

8.忌喝咖啡、雞湯

9.食療方

高血壓病

1.飲食原則

2.宜多吃含鉀、鈣、鎂豐富的食物

3.宜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

4.宜多選食綠豆、大豆、豌豆、蕎麥

5.多食菌類食物

6.忌多吃高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

7.忌飲酒、忌喝濃茶、忌喝雞湯

8.食療方

冠心病

1.飲食原則

2.宜吃食物

3.多吃有治療作用的食物

4.宜適量飲淡茶

5.要注意飲用“安全水

6.不宜多吃的食物:

7.食療方

腦卒中

1.飲食原則

2.腦卒中患者宜多吃紫菜、洋蔥、大蒜、芝麻

3.腦卒中患者宜常吃橘子、核桃

4.腦栓塞和腦出血患者忌吃食物

5.食療方

糖尿病

1.飲食原則

2.宜吃食物

3.宜常吃有輔助治療作用的食物

4.糖尿病患者應控制主食

5.不宜吃糖

6.要科學吃水果

7.忌多吃鹽

8.糖尿病人應忌酒

9.忌食麥乳精、蜂蜜、咖啡

10.食療方

肝炎

1.飲食原則

2.宜吃食物

3.忌吃食物

4.不宜多吃糖和甜食

5.不宜多吃葵花子

6.不宜多吃粗纖維食物

7.不宜多吃高嘌呤食物

8.慢性肝炎食療方

9.急性肝炎食療方

脂肪肝、肝硬化

1.飲食原則

2.宜吃食物

3.宜多食用燕麥、玉米、兔肉

4.宜多食芹菜、枸杞、番茄

5.忌吃食物

6.食療方

腎炎

1.飲食原則

2.宜吃食物

3.宜多吃有治療作用的食物

4.忌食植物蛋白和嘌呤高的食物

5.忌食含鉀豐富的蔬菜及水果

6.忌食過鹹食物和高鈉食物

7.不宜過多的飲水、食糖和刺激性食物

8.食療方

急、慢性胃炎

1.飲食原則

……

三、老年人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四、婦女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五、男性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六、小兒常見病飲食宜與忌

……

序言

人患了病都知道要看醫生,要吃藥,但很多人卻忽略了“食物是最好的醫藥”這句至理名言。有病求醫用藥是必要的,但同時不可忽視了飲食的調理。中國古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曾在《千金要方》中告訴我們:“凡欲治病,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爾。”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們的日常飲食不僅僅是為了充飢,而且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康的作用。一個人,如果飲食不當,就會患病,甚至使病情加重。比如:患了胃病還在多吃冷食,定會使胃痛加重;患了痛風病,還在吃海鮮、喝啤酒,飽享口福,痛風定會馬上加重。反過來,有了病也可通過飲食來輔助治療。如感冒發燒,只要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用服退燒藥,只要多飲水,多吃些青菜,注意休息,就會在一周左右痊癒;又如,便秘者在吃藥的同時,再吃些香蕉或紅薯,則可事半功倍。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但是,對“食物是最好的醫藥”這句話,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全面的理解,這不是說食物可以代替醫藥,也不是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怎樣吃就怎樣吃。

文摘

7.多吃鹽對血壓、腎、胃不利

中國人每天食鹽平均攝入量為12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每人每日5克)的2.4倍。同時相關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增加。2008與1992年相比,成年人超重上升了39%,肥胖上升了97%,高血壓患病率增加了31 9/6。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居民共同存在的營養問題。

為此,建議我國居民應養成吃清淡少鹽膳食的習慣,即膳食不要太成,不要攝食過多的鹽和醃製食物。

多吃鹽易患高血壓病。這是因為人體攝入過多的鹽,造成體內水瀦留,導致血管平滑肌腫脹,管腔變細,血流阻力增加,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進一步引起排鈉障礙,從而使血壓增高。而我國目前每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在12克左右,也遠遠超過健康的食鹽量。

多吃鹽易患胃病和腎病。人如果長期食用高濃度鹽的飲食,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病。在瑞典召開的一次“食鹽與疾病”國際會議上,美國醫學專家指出,人在食用過量的高鹽食物後,因食鹽的滲透壓高,對胃黏膜會造成直接損害,使胃黏膜發生廣泛性、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系列病理改變。高鈉在腎臟排出時,一分子的鈉要帶走一分子的鈣,因此,多吃鹽還會造成鈣的額外丟失。

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糖尿病病人,在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同時,也要限制食鹽攝入。因為食鹽進入體內後可激活體內澱粉酶的活性,加速澱粉的消化,提高小腸對葡萄糖的再吸收,從而造成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應採用低鹽飲食,即每日食鹽應少於2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