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公教

師公教

師公教是道教傳入壯族地區後,與 壯族傳統宗教結合而形成的古老宗教,亦稱“中教”或“中國大教”。師公教因其宗教信徒入教後便稱“師公”而得名。

師公教

師公教 師公教

師公教是道教傳入壯族地區後,與 壯族傳統宗教結合而形成的古老宗教,亦稱“中教”或“中國大教”。師公教因其宗教信徒入教後便稱“師公”而得名,已有比較完整的教規和教理教義,入教前必須經過拜師受戒,背誦經文唱本,習練舞蹈、雜技等訓練,並見習三年,出師後才能入教。他們多半是半職業性的男性農民,有妻室兒女,不忌酒肉,唯忌食狗肉。通常由五至十二人不等的師公,自己組成一個師公班子,稱為一壇。每壇都有一個掌壇師公,為跳神的導演和祭獻法事的主持者。

師公教的教派

師公教內部有流派的劃分,按發祥地的不同,一般區分為梅山派和茅山派兩大派別。其中的茅山派的道教特徵較為濃厚,因而被稱為道師。梅山派則體現出更多的本土宗教的特徵。

若按其飲食禁忌來劃分,有肉師派和齋師派 之分。肉師派系統的師公,隨時都可以吃肉,而齋師派系統的師公,則在進行宗教活動期間禁忌吃肉食。

若按其表演風格來區分,則有文師派和武師派之分。在舉行宗教祭祀活動時,文師派系統的師公,以誦經唱詩的口功為主,輔之以舞蹈、武打動作和雜技表演;而武師派系統的師公,則以武打技術和舞蹈表演為主。

師公的宗教職能

師公的宗教職能,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持打蘸,在民眾性的祭天求雨,驅瘟逐疫,豐收酬神,春節賽會等活動中當主祭。

2、幫人家做齋,係為成年死亡者超度亡靈。

3、嶺頭,是在莊家長勢特別好的年份,在山坡上設道場祭獻野神野鬼。

4、跳南堂,是一種帶有許願後還願性質的祭獻儀式,孩童體弱多病,婚禮壽辰,守孝期滿,不育求子等都可舉辦。

5、幫各姓氏舉行大型的祭祖儀式。

6、在神靈的生誕日,抬其塑像或畫像沿街坊、村社遊行祭獻,師公歌舞助興。

7、替人驅趕鬼祟,師公要舞劍跳躍,作符籙咒法,以驅鬼魅。

師公教信奉的神祇

師公教信奉的神祇約有200個,其中有道教神祇三清(太清、上清、玉清)、天師張道陵、真武神(亦稱玄武祖師)、九天玄女、風伯、雨師、雷部諸神(也包括雷祖、雷王、雷獸等)、龜蛇二神、三光、玉女、二郎神、灶王,以及各種姓氏元帥的真君等;師公教主神,有梅山派師公祖師三元真君(唐、葛、周三氏)、斬妖除邪的主將四大元帥(鄧、趙、馬、關四氏),以及專門司掌年、月、日、時的四大公曹等;本民族傳統神祇,有莫一大王、馮泗、馮遠、馮雨、李三界(李奉登)、甘五娘、甘六、甘七、甘八、侍郎、金輪、銀輪、靈娘、五穀娘娘、白馬仙娘、蘭由、蘭陸、韋察院、巡河谷、紅引娘娘、梳妝娘子、千歲(朱通鑑)、諫議猴王(寧原梯)、苗公、苗婆和特瑤等;佛教方面的有佛祖釋迦牟尼、觀音童子等。

這些神祇重,二郎神的面具為赫斯,有三隻眼睛,除了與常人相像的兩隻眼睛之外,第三隻眼睛豎立於眉宇之間,甚為孤僻怪異。據其唱詞云:“曲子名來二郎神,身穿黃袍倒扎裙;家住四川成都府,成都府里我有名;湯王七年天干旱,旱死禾苗絕口糧;二郎當街開米鋪,一斗米把萬人養。”有關二郎神的神話頗多,據傳其為李冰二子,他憐憫貧窮百姓,賑濟孤寒。

雷祖的職能有興雲布雨,生養萬物外,還分辨善惡,誅逆除奸。莫一大王系古代壯族先民的傑出首領。工匠神魯班。專司打鬼除邪的黑臉判官。眾神的裁判本甲判官。甘王在世時有施濟鄉人之德。三界公能驅除邪魔,保境安民。

師公教的神祇面具

師公教神祇的面具,又稱“鬼臉殼”、“儺面”、“神面”、“面殼”、“戲面”、“代面”、“假面”和“假面具”等。面具是施工扮演諸鬼神時所用的臉譜,多數用木頭雕刻成型後彩繪而成,個別小鬼神的面具由硬紙殼或竹殼製成。師公的面具分三十六神,七十二相,總共有一百零八個角色形象。

雷祖的面具為深藍色,頭上有似閃電發光的白色犄角,一顆獠牙從左嘴角冒出來,圓瞪怒目,凶氣十足,令人生畏。魯班的面具臉色深黑,滿頭傷疤,左眼挑,右眼眯,嘴巴還歪,在所有面具中最為醜陋。判官的面具滿臉烏黑,鐵面無情。山魈的面具則青面獠牙,蓬頭垢面,似人似獸,駭人生畏。都天的面具呈紅色,龍眉虎眼,炯炯有神。紡織娘的面具為劉海垂額,粉白臉,彎眉細目,微笑自若,純樸端莊的女相,據說她是紡織的發明者。財神趙公元帥的面具為褐色濃須,肅穆莊重。五仙娘的面具都為白皙紅顏,娥眉鳳眼,滿頭花飾,俊俏秀麗。武婆(武則天)的面具為豐滿莊重,雍容華貴,皇后鳳冠的女相。主管發落亡靈去向的靈官,其面具朱紅色,肅穆嚴峻,有三隻眼睛,有一隻豎眼長在額上。二郎神的面具,亦有三隻眼睛,有一隻豎眼長在眉宇之間,面具顏色為褐色。專司女性交際的游江三女神,亦稱“三仙子”,其面具色彩純白,髻鬢飾花,俊俏莊麗。哪吒的面具具有單髮髻和雙髮髻兩種,系天真活潑的英俊年少形象。專司年歲豐歉、水旱、禍福的廣福,其面具為白面善相。專司男女戀情、夫妻恩啊的達梅,其面具為濃妝艷抹,花枝招展的眉相。牛官神梁吳,其面具為面紅眼青的英俊年少男相。駙馬馮四的面具為會黑臉,短鬍鬚,凸眼睛,凶相畢露。專司歲時更替的公曹,有四種神態相通,唯其眉宇間分別刻了“日”、“月”、“時”、“年”四字,以示區別的面具。玄武祖師北帝的面具,凶神惡煞,令人生畏。鬥神小司門,其面具為兩兇相。傳說中教人耕作的耕種郎,其面具強健如牛,黑里透紅,善良淳樸的憨厚形象。生殖神聖母,亦稱“花婆”、“姑婆”,其面具為櫻桃小口,眉清目秀的女相。三仙姑的面具為高髻棄鬢,俊秀女相。有懾伏魈鬼之功的令公,有紅、白、金三個形狀相同,顏色不同的面具。險道神開山,面具青面獠牙,寬額大面,滿臉橫肉的兇惡形象。火神甘歌的面具黑臉紅唇,灰眉白須的端莊慈祥神態。土地的面具為笑容可掬的慈祥老人神態。

師公經書唱本

師公的經書唱本,都是世代相傳的民間手抄本,約有120部,每部的篇幅有500行至5000行不等,文體為五言或七言的押腰韻山歌體,用壯族的方塊土俗字寫成,主要包括創世史詩、英雄史詩、愛情故事和孝悌故事等方面的內容。

其中《唱三元》敘述了壯族師公的始祖三元(三真君)學習梅山道法,並傳揚梅山教的過程。《唱布伯》敘述了布伯激怒雷王,雷王發洪水淹沒人間的洪荒劫世神話。《唱達架》敘述了東林改革腹葬為土葬的過程。《唱東林》敘述了美麗聰明的達架如何戰勝巫婆的過程。《唱達二》敘述了年輕寡婦達三的冤情故事。《唱達五》敘述了甘王妹妹甘五娘和長工侍郎的愛情故事。《唱達七》敘述了達七和六丘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唱達八》敘述了達八與神童的愛情故事。《唱三界公》敘述了三界救了山神,山神回報他能治百病的藥而成了神醫,他打抱不平,幫助窮人,並因此遭迫害的故事。《唱何公》敘述了何公得到師傅傳給的法術,為民眾造泉解除旱災,並專門與不法土司作鬥爭。《唱馮遠》敘述了法術高強的馮遠如何幫人們解決缺水,並計娶了美麗的達佛姑娘。《唱三師》敘述了被父母遺棄的醜陋兒三師,死後如何制服了製造旱情的龍王而被人供奉。《唱莫一》敘述了莫一的神祇異能,他助人為樂卻因此被皇帝迫害,他與皇帝進行了不去的鬥爭。

師公教宗教法器

師公教的宗教法器有面具、蜂鼓、缶和龍船。其中,蜂鼓腰細兩頭粗的蜂體狀樂器,亦稱“腰鼓”。缶系師公專用的組合樂器,由一隻鑼面有大碗碗口一般大的鑼和一隻一尺二長的鼓組合而成,師公將鑼固定在鼓上,以便於奏樂,組合而成為缶。師公作法事時,用竹蔑編織成的龍船押送精怪前往它方。

師公舞

壯族師公在酬神、驅鬼、祭祀和喪事等場合所跳的宗教性舞蹈,合稱為師公舞。主要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貴縣石龍、樟木和龍山等壯族地區,有《三元舞》、《求花舞》、《參師舞》、《咔咔鼓舞》、《四師舞》、《雷神舞》、《拜燈舞》、《運壽舞》、《踩罡舞》等十餘種。其風格莊重,古樸大方而富於神秘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