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朗生院

帕拉朗生院--即帕拉農奴院、帕拉奴隸院,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江孜縣城西南約4公里的班覺倫布村。

位置簡介

帕拉朗生院,即帕拉農奴院、帕拉奴隸院,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江孜縣城西南約4公里的班覺倫布村帕拉

帕拉朗生院帕拉朗生院
莊園對面,是帕拉莊園主莊園的家奴集中住宿的地方。

農奴情況

朗生就是家奴,這些家奴是從帕拉所屬各地莊園和屬民中搶征過來的,他們在莊園內擔任馬夫、炊事

帕拉朗生院的農奴帕拉朗生院的農奴
員、侍衛,從事織氆氌、織卡墊、釀酒、紡線、裁縫等繁重的勞務。莊主根據不同的工種確定每個家奴的薪水,有的每年只有24甲克(1甲克相當於24斤)糧食,有的僅有16甲克糧食,有的每天只有一勺糌粑,靠這些薪水養活全家人。
據介紹,在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的統治下,生產力水平低下(平均畝產約90斤左右),廣大農奴不僅沒有自己的土地,還要承擔相當重的無償勞役,繳納數十種實物或貨幣租。廣大農奴過著苟延殘喘的生活,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朗生更是如此。位於班覺倫布莊園的班覺倫布村,那時有131人,其中20%是莊園的朗生,該莊園的朗生與舊西藏其他地方的朗生一樣,沒有生產資料,沒有教育、文化權力,受莊園主絕對支配,絲毫無人身權,被視作會說話的工具。朗生的子女亦為朗生,無論什麼原因,一旦淪為朗生,不僅自己,連子孫後代也永遠無出頭之日,受到莊園的殘酷剝削和人身摧殘。

農奴院

在這座僅有150.66平方米使用面積的院子裡,解放前夕共住有14戶人家、60多名奴隸。最大的房間有

帕拉朗生院帕拉朗生院
14.58平方米,最小的僅有4.05平方米,平均每個農奴只有2.5平方米,而帕拉莊主兩口人占有建築面積為5357.55平方米的82間房屋。
農奴們祖祖輩輩住在這些低矮的只有幾平方米的房屋內,當時一戶最多的達7口人,因人多房屋小,除了冬季寒冷季節外,大多數時間晚
帕拉朗生院帕拉朗生院
上只能睡在露天的院內。
至今保持原貌的朗生院,一間間擁擠、低矮、陰暗、形同牢籠的房間,與莊園貴族的豪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些農奴的房間內,除了極簡陋的生活用具外,一無所有,據說,農奴年老失去勞動能力後,還會被莊主一腳踢開,過著更為困苦的生活。
農奴加布家農奴加布家
其中有間是一名叫加布的農奴一家人的房屋,加布的母親米瑪片多從小開始在帕拉莊園內任紡毛線工,年薪只有16甲克糧;加布的父親拉貴是帕拉莊園的“多多”(“多多”是強勞力或打手),後替帕拉去當藏兵;加布還有個兄弟叫羅傑,解放前,全家兩代4口人就住在這間只有11.35平方米的房間內。
據介紹,現在的加布一家,共有23畝土地、6頭奶牛、1匹馬、20隻羊、2輛腳踏車、1部馬車、1台拖拉機、1部電視機,並蓋了面積為460平方米的新房,一家子吃、住、用,全不愁,翻身農奴的日子真是不錯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