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景區

日喀則景區

日喀則地區地處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接壤,西銜阿里,北靠那曲,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地區。面積18.2萬平方公里,邊境線長1753公里,是祖國西南邊疆的前沿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簡介

邊境線長1753公里,是祖國西南邊疆的前沿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喀則景區風景點介紹

Array

珠穆朗瑪峰

2.1.1 看點

日喀則景區日喀則景區

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尼邊界東段,北坡在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境內,南坡在尼泊爾王國境內。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2.1.2 介紹

約6500萬年前,珠峰所在的青藏地區爆發了著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青藏地區由海洋抬升為陸地。在地質運動的長期作用下,青藏高原不斷抬升,終於成為“世界屋脊”,而珠峰最終成為世界第一高峰。其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地形險峻。在它周圍20公里的範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嶂。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處的洛子峰(海拔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東南面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這些巨峰的外圍,還有一些世界一級的高峰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峰干城章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峰、8201米的卓奧友峰(世界第六高峰)和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形成了群峰來潮,峰頭洶湧,波瀾壯闊的場面。

在這些山峰的山脊和峭壁中,分布著許多規模巨大的冰塔林、冰斗、角峰等奇異的天然冰川。冰川最長的可達26公里,千姿百態的冰塔林突兀而立,有的像鋒利的寶劍,有的像古剎鐘樓,還有冰桌、冰橋、冰柱、冰洞。冰錐形似一柄柄利劍直插蒼穹,又似一群群動物形態萬千,其間更有幽深的冰洞,曲折的冰河,奇特壯觀。在珠峰景區還可以欣賞到珠峰獨有的“珠峰旗雲”和美麗而壯觀的晚霞、星空、明月。由於珠峰巨大的高度,獨特的地理位置,眾多高大雪山的周圍環境和特殊的下墊面狀況,使其上空經常出現獨特的絢麗多彩、變幻莫測的雲形,仿佛掛在頂上的一面飄揚在藍天的白色旗幟,這便是珠穆朗瑪峰獨有的奇觀“珠峰旗雲”。傍晚,夕陽以低角度射向珠峰,將山腳下的冰塔林染成橙紅色。而隨著太陽墜落,高大的峰頂逐漸變幻著色彩,直至一抹紅光從峰頂消失,青白色的峰頂頓時浸沒在深藍的夜空中。夜晚,珠峰籠罩在深藍的天幕之下,抬頭望去天幕似乎就在頭頂分外低近。一顆棵發亮的星星就象鑲嵌在天幕上的大小寶石,又亮又大,幾乎舉手可觸。各星座依序排布在天幕上構成一幅絕妙的星圖。珠峰夜空的月亮又大又亮,滿月時一圈圈月暈環月而升高懸珠峰上空,形成月夜珠峰最奇特的景觀。

2.1.3 交通

從日喀則出發,經拉孜到定日。

2.1.4 門票

遊客180元/人。

2.1.5 餐飲

定日縣城有小飯館。建議上山前準備充足的食物。

2.2 扎什倫布寺

2.2.1 看點

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西藏的四大寺院之一。歷代班禪的駐錫地。

2.2.2 介紹

國家4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什倫布寺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始建於公元1447年,由第一世達賴根敦珠巴主持興建。第四世班禪羅桑曲吉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之後,正式成為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清時,廓爾喀人入侵日喀則,寺廟文物遭到搶劫,。現寺廟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保存基本完好。

扎寺周圍築有宮牆,宮牆沿山勢蜿蜒迤邐,周長3000多米。寺內有經堂57間,房屋3600間,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築,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陽,殿宇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布局對稱。各主殿金頂經牆壯觀、宏偉。殿內眾佛尊容各異,形態十分逼真。最著名的景點有措欽大殿、甲納拉康佛堂、強巴佛殿、靈塔殿、扎什南捷、釋頌南捷。

措欽大殿:又稱顯宗大殿,是扎寺最早的建築,歷時12年建成。殿內48根朱漆大柱遙相挺立,承托殿頂,殿堂正中有班禪的寶座。大殿左側,為阿里古格王資助擴建的大佛堂,供放有高11米的彌勒佛像,大殿右側,是度母佛堂,裡面安放著高2米的白度母銅像。

甲納拉康佛堂:意為“漢佛堂”。內珍藏著歷代皇帝贈送班禪的永樂古瓷、金銀酒、茶碗碟盤、玉石器皿等。還有唐代的九尊青銅佛像,元時的赤身女度母銅像,清朝皇帝賜給班禪的金印等。

強巴佛殿:在扎什倫布寺西側。內有強巴大銅佛像一尊,建於1914年,由九世班禪曲吉尼瑪主持修建。殿高30米,建築面積862平方米。佛殿全為石壘砌,接縫密實,分四大階梯狀,層層收攏高出。殿堂以銅柱頂裝飾,氣勢雄偉壯闊。強巴佛高達3.8米,蹲坐在蓮花基座上,面部朝南,俯瞰著寺宇,佛像高26.2米,肩寬11.5米,腳板長4.2米,手長3.8米,中指長1.6米、粗1米,耳長2.8米,面部寬4.2米,是巨型雕塑行列中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銅塑佛像。

靈塔殿:四世班禪的靈塔殿。建造歷時四年零一百三十天時間,於公元1666年建成,靈塔高11米,花費黃金2700餘兩,白銀3.3萬兩,銅7.8萬斤,綢緞9000餘尺,此外,還有珊瑚、珍珠、瑪瑙、松耳石等共7000多顆,色彩繽紛,榮耀華貴。

扎什南捷:五至九世班禪靈塔,建於1989年。總建築面積為1933平方米,塔高11.55米。塔身鎏金以銀皮包裹,遍鑲珠寶,雕飾華美。五至九世班禪遺體分裝在5個檀香木匣內,安放在靈塔的寶瓶里。

釋頌南捷: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的靈塔祀殿。建於1993年。總建築面積為1933平方米,殿高為35.25米。花費黃金614公斤,白銀275公斤。靈塔高11.55米,塔身以銀包裹,遍鑲珠寶,共24種6794顆。

每年的藏曆八月二日,扎什倫布寺都要舉行隆重的夏季法會“斯姆慶姆”即跳神。扎寺在“斯姆慶姆”節前,要念經頌佛,修持7天。法會三天要逐次表演金剛、骷、鹿牛、六長壽等數十節不同的神舞。此外在每年的藏曆5月15日前後三天,在扎寺舉行隆重的展佛活動,將無量光佛(過去佛)、釋迦牟尼佛(現在佛)、強巴佛(未來佛)這三大刺繡佛像展掛在32米高的展佛壁上,僧眾和信教民眾頂禮拜摸,敬上哈達,祈求佛祖去災降吉,人間安樂。

2.2.3 交通

位於日喀則城西尼瑪山腳下,離市中心僅1公里。

2.2.4 門票

遊客55元/人。

2.3 白居寺

2.3.1 看點

西藏唯一一座一寺容三派的寺廟。

2.3.2 介紹

白居寺

藏語稱為“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藏傳佛教寺院,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與塔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始建於1418年,由江孜法王熱丹貴桑帕和一世班禪克珠傑共同修建。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禮、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修建的。各教派和平共處於一寺,是該寺的獨特之處,白居寺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它原來屬於薩迦寺,後來噶當派和格魯派的勢力相繼進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最後,還是互諒互讓。於是,白居寺便兼容格魯、薩迦、噶當三個教派。因而寺內供奉及建築風格也兼收並蓄、博採眾長。每個教派在此寺內都擁有六七個“扎倉”(僧院)。

白居寺占地14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2.4萬平方米。以土木為主的建築宏偉壯觀。漢、藏、尼泊爾三種建築風格融為一體。白居寺最著名的景觀有措欽大殿、吉祥多門塔、扎倉和圍牆。主寺共三層,一層主殿措欽大殿是全寺各教派僧眾集中修課誦經的地方。措欽大殿正中窗下掛滿了民國時期杭州“都錦生”織造的彩綿羅漢唐卡,唐卡環繞著一尊用2.8萬斤黃銅鑄造的8米高的釋迦牟尼座像。主殿左右分別是南巴朗雜殿和強巴殿。珍貴的金粉手寫《甘珠爾》和《丹珠爾》經書以及珍貴文物,稀世之寶貝葉經《八千頌》和重達百餘斤鑲滿寶石的金嵌《八千頌》經板就珍藏在這裡。主殿二、三層不但有立體壇城殿和卓瑪堂,特別是二層東殿內的十六泥塑羅漢以其形象逼真,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造型獨特而聞名於世,是明代的一項藝術珍品。矗立在主殿旁的佛塔便是著名的吉祥多門塔。塔基直徑62米,高32.5米,共九層,有108個門、77間佛堂和龕室。每間都供有佛像並繪滿了壁畫,統加起來達十萬尊之多,故又稱“十萬佛塔”,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佛像博物館。菩薩、金剛、度母、賢王、祖師、英傑等應有盡有而且塑像性格鮮明,造型各異。各層之間皆有彩繪裝飾的石砌轉經圍廊。第五層為復蓋狀塔肚,塔肚以下四面十二角。六層呈圓形,四面門上的飛龍、跑獅、走象等浮雕造形異常精美生動。塔東南有通往各層直達塔尖的門殿和梯階。塔的第九層是金剛持殿。塔的頂部有寶傘、十三天和金幢。

白居寺的壁畫風格獨樹一幟,是西藏三大壁畫繪畫流派之一的“佩孜”派的代表作。壁畫中的人物動作舒暢獷達,造型的異國情調尤為明顯;色彩艷麗,線條細膩、惟妙惟肖,繪畫手法甚為高超。白居寺的壁畫是西藏古代藝術的傑作,為我們今天研究西藏美術和壁畫演變發展史提供了寶貴場所。十萬佛塔右側的甘丹拉康和塔後半山腰的仁定扎倉也是白居寺的重要建築和景點。每年藏曆正月初一,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仁定扎倉供奉年前精心育植的青稞嫩芽,向三寶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和西藏許多寺院一樣,白居寺的展佛台在北面山頂,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這裡將展出寺藏的珍貴大唐卡供信徒摩拜,同時寺內還舉行跳神等一系列佛事活動。

2.3.3 交通

位於江孜縣城西端,距日喀則市90公里。班車20-25元/人,可到江孜縣城。

2.3.4 門票

遊客45元/人。

2.4 薩迦寺

2.4.1 看點

寺內藏物極為豐富,堪稱為“第二敦煌”。

2.4.2 介紹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南北兩寺組成,公元1073年,薩迦派創始人昆·貢覺傑布修建了薩迦北寺,公元1268年,根據八思巴的授意,本欽·釋迦桑布修建了薩迦南寺。

據史記載,13世紀中葉到14世紀中葉,薩迦曾是薩迦王朝的首府之地,是西藏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自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國師以來昆氏家庭成員及薩迦派得到元朝封賞,政治、經濟力量有很大的發展。在薩迦五祖時,創建了薩迦政權,公元1247年薩迦教派實現了政教合一的統治體制。寺院的大殿“拉康欽木”主供佛為釋迦牟尼、薩迦五祖靈塔。經堂內藏書浩瀚,西牆正面及南、北兩牆壁是著名的經書牆直達殿頂,計44000餘部,在這些經卷中,有一部世界罕見的夾板式經書《布德甲龍馬》重達千餘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書。還藏有世間已存數極少極其珍貴的稀世珍寶——貝葉經。寺內所藏宗教文物、文獻典籍、歷代王室御賜和敕封的文物琳琅滿目,文物價值極高。寺內的壁畫和唐卡都是頗具魅力的藝術精品,其中的130多幅“壇城”壁畫,屬壁畫珍品。素有“經書牆、佛像牆、瓷器牆、壁畫牆”四大牆之稱,是藝術的寶殿。寺院每年藏曆七月都要舉行秋季法會,稱為“普珠”節,藏曆12月23日—29日舉行冬季法會,稱為“堆欽”節;藏曆五月初,由薩迦寺活佛主持隨同百餘僧人和民眾騎馬到10公里處的薩林女神殿求雨,祈禱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民眾組織的“索”隊在薩林村的打麥場跳傳統的“薩迦索”迎接前去求雨的活佛。

2.4.3 交通

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薩迦縣城。經318國道在拉孜大橋處往東拐便可到達,距日喀則市149公里。

2.4.4 門票

遊客45元/人。

2.5 夏魯寺

2.5.1 看點

漢藏結合式建築結構的寺廟。最著名的景觀有“四寶”,拼字經板、聖水壇、石盆、天生文字真言石。

2.5.2 介紹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公元1027年,由傑尊·西饒迥乃創建,元朝統一西藏後,該寺寺主古祥·扎巴堅贊被元帝受封為薩迦王朝十三個萬戶的夏魯萬戶長。公元1329年夏魯寺在一次地震中遭受毀滅性破壞,當時寺主扎巴堅贊正在北京受元帝召見,即命他返藏重建修復,並賜給大量的錢財做修復之資,於公元1333年動工,由漢藏工匠共同建成了這座具有特殊風格的漢藏結合式建築結構的寺廟。公元1320年,該寺請當時著名佛學大師布敦仁欽珠到夏魯寺主持,使寺廟名聲大振,信徒逐漸增多,寺院規模不斷擴大,興盛時期共有四大經學院,僧眾三千八百多名,並形成了史家稱為“布敦派”的宗派體系。1987年國家撥款58萬元重修,現該寺院面積4743.2平方米。整個寺院由大殿、四個扎倉和僧舍組成,現存的保護較好的大殿(祖拉康)是典型的漢藏建築工藝的結合體。夏魯寺內壁畫眾多,畫工精巧、內容豐富且造型獨特,渲染強烈。

2.5.3 交通

位於日喀則市甲措雄鄉夏魯村,距市區10多公里,沿日亞(日喀則—亞東)公路處。

2.5.4 門票

遊客40元/人。

2.6 江孜宗山抗英遺址

2.6.1 看點

公元1904年春,就在這宗山上江孜軍民寫下了反抗英帝國主義的侵略,保衛祖國領土主權的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篇章。從此人們稱江孜為英雄城。電影《紅河谷》就再現這段歷史。宗山抗英遺址又是目前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宗”府所在地。

2.6.2 介紹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聳立在江孜古城中央,屹立在白居寺對面的懸崖峭壁上,山頂海拔4187米,現有大小房間193間,現存古建築7064平方米。江孜是古代蘇毗部落的都城,松贊乾布的父親襄日松贊降服了蘇毗,江孜便成了貴族的封地,並發展為溝通前後藏的重要通衢。加之又是亞東商埠的必經之地,因此依然是西藏一大重鎮。江孜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的方便,以及政治、文化、經濟的發達,在西藏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1904年,英帝國主義侵略軍600人從亞東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軍民和白居寺僧侶的拚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築起炮台,用土炮、土槍“烏躲”、刀劍,梭標和弓箭與入侵者展開了英勇的血戰,戰鬥持續了8個月之久。1904年5月上旬的一個晚上,千餘軍民偷襲英軍兵營,幾乎把以榮赫鵬為首的竊據江孜的英軍全部消滅。6月,英軍派來了援軍,用大炮猛轟宗山炮台,不幸堡壘中的火藥庫為英軍炮火擊中而爆炸,江孜軍民在最後關頭,仍用石頭居高臨下,拚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最後所有勇士寧死不屈跳崖殉國,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篇章。

宗山,還是西藏舊政府江孜宗所在地,在這裡我們可以依稀找到當年江孜宗辦公、生活、念經等情況的痕跡。清朝乾隆年間大臣巡邊的四塊石碑,至今仍保存完好,故宗山也有其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

2.6.3 交通

日喀則到江孜縣城班車20-25元/人。宗山位於縣城市區。

2.6.4 門票

遊客30元/人。

2.7 帕拉莊園

2.7.1 看點

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貴族莊園,其建築和財物基本保持原貌。

2.7.2 介紹

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帕拉家族是一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家族。據考證,其族先是藏堆王(1618)從年楚河上游強旺地方一座寺院中抽到不丹管理普拉康寺的喇嘛,後因率五百戶丁返藏有功受封江孜重孜沙魯地方作為薪俸。帕拉家族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並步入西藏大貴族行列。在西藏地方政府中擔任孜本、代本、卓尼欽姆,直至噶倫的人丁不少。到十九世紀末,帕拉農族發展到擁有37座莊園、1.5萬餘畝土地、12個牧場、14000餘頭(只)牲畜、3000多名農奴、成為西藏十二大貴族之一。莊園主體建築三層樓頗為壯觀,現存房屋57間,分別設有經堂、大展廳、家族史廳、會客廳、夫人臥房等展廳,還有莊主玩麻將的專門大廳。房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經堂陳設考究、經書、佛龕保存完好;臥室之中,金銀玉器琳琅滿目。大展廳中莊主當年遺留下來的名貴食品、餐具、高檔服飾、名表、洋酒、洋菸、藥品等品種繁多,極盡奢華之能事,清晰地再現了帕拉貴族當年驕奢的生活。展廳里的三張照片也可以反映帕拉家族當時的顯赫。大樓樓道中陳列著皮鞭、腳鐐等刑具,這些都是舊西藏貴族壓迫和統治農奴的工具。莊園的對面是僅有150平方米,卻曾生活過14戶60多名奴隸的帕拉朗生院。至今保持原貌的朗生院有13間擁擠、低矮、陰暗、形同牢籠的房間,與莊園貴族的豪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帕拉莊園是舊西藏貴族和農奴兩種不同階層生活的真實寫照,是舊西藏社會的縮影;也是考證舊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場所。

2.7.3 交通

位於江孜縣城4公里處的班久倫布村,距日喀則市90公里。

2.7.4 門票

遊客30元/人。

2.8 德慶格桑頗章

2.8.1 看點

班禪的夏宮。建築風格融傳統與現代於一體,既古樸典雅,又雄奇偉麗。

2.8.2 介紹

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公元1954年,當時根據周恩來總理指示,由國家撥出50萬大洋新建,又稱新宮。整個建築由舊宮和新宮組成。主體建築內,有班禪大師起居臥室、辦公室、大小經堂五間,佛像一百餘尊。新宮東南側有新宮林卡,是日喀則市的四大林卡之一。每逢節日,市區民眾在林卡中搭起帳篷或在林中席地而坐,親朋相聚,自帶飯茶野餐,彈琴歌舞,一片祥和的景象。

2.8.3 交通

位於日喀則城西,離市中心僅1.5公里。乘坐3路車可到達。

2.8.4 門票

整修後門票未定。

2.9 樟木溝

2.9.1 看點

樟木溝平均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1770米(友誼橋),屬亞熱帶海岸氣候,加之南面吹來的印度洋暖濕氣流,隨著地形的抬升,使得這裡氣候濕潤、山勢險峻、溝谷狹窄、飛流瀑布、鳥語花香、碧水青山、四季如春,山頂和山谷氣候迥然不同。可以欣賞到獨具特色的夏爾巴民俗風情。

2.9.2 介紹

地處喜馬拉雅中段南坡,與尼泊爾王國山水相連。樟木,史稱塔覺嘎布,藏文是附近之意。得名有二,一是有人說在波曲河的附近;二是有人說佛教從印度傳入尼泊爾、西藏,因此地距尼泊爾最近,所以稱為樟木。濕潤的氣候造就了這裡豐富多采的動植物資源,有藏雪雞、血雉、小熊貓、棕尾虹雉等眾多的珍禽異獸,主要植物有杜鵑花,玉蘭花、桃花、香蕉等。可欣賞珠峰南坡立體氣候自然景觀,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顯。可欣賞中尼友誼橋、國門和山城特色建築;可簽證經過國門---海關到尼泊爾巴爾比斯欣賞異國風光。

2.9.3 交通

距聶拉木縣城30公里,318國道沿線。

2.9.4 住宿

鎮上有多家賓館、旅館。

2.10 亞東溝

2.10.1 看點

以探險、觀光、休閒為主的風景旅遊景區。

2.10.2 介紹

亞東,漢語意為鏇谷、急流的深谷。亞東溝海拔從2300米到2700米不等,亞東河穿溝而過,受印度洋季風氣候的影響,溝內降水充沛,綠樹成蔭,森林茂盛,奇花異草、五彩繽紛,被譽為“西藏的小江南”、“後藏的氧吧”、“世外桃園”。亞東河的兩岸隨處可見農牧民倚山而建的別具一格的藏式民居。民居主要是石木結構,屋內冬暖夏涼,房屋上裝飾著獨特藏式花紋圖案,體現出藏民族特色和藏民族燦爛的文化。溝內森林茂盛,樹木蒼綠,遮天蔽日,有各種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亞東河裡的亞東鮭魚是國家一級保護魚種,經人工養殖後成為上好的美食和送禮佳品。溝內的珍貴中草藥有蟲草、天麻、當歸、紅景天、雪蓮花、三七、藏紅花等,還有黑木耳、蘑菇等豐富的野生菌類。

2.10.3 交通

位於亞東縣縣城所在地下司馬鎮和下亞東鄉,距日喀則市約300公里。

2.11 吉隆溝

2.11.1 看點

景區內山高林密、溝谷幽深,景色宜人,動植物資源豐富。

溝內留下了許多許多關於清朝大軍驅逐廓爾喀人,揚天朝威名的民間故事。

2.11.2 介紹

是珠峰自然保護區內面積最大森林景區,海拔約2000多米。吉隆,意為“幸福之鄉、“歡樂之鄉”。傳說公元8世紀後期吐番王赤松德贊從印度迎請蓮花生大師入藏時,大師途經此地,曾住一宿,見此地山青水秀,風景明媚,便欣然命名此地為“吉隆”。景區內山高林密、溝谷幽深,景色宜人,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珍貴的西藏長葉松、長葉雲杉和天麻、貝母、苦黃連等80多種藥材。其中最珍貴的是喜馬拉雅紅豆杉,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歷史上這裡是中原通向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的重要通道。尼泊爾的赤尊公主遠嫁松贊乾布即經此地抵達拉薩,為此藏王松贊乾布在溝里修了尼泊爾風格的寺廟帕巴寺。宗嘎鎮的唐朝漢文摩崖石刻,說明了唐朝時有使臣從這條路經過。近代廓爾喀(今尼泊爾)搶劫扎什倫布寺,清廷遣大將軍福安康還擊廓爾喀人,也是從這條路進出的。

2.11.3 交通

位於吉隆縣縣城南部70公里,距日喀則市約600公里。

2.12雍則綠措觀相湖

2.12.1 看點

後藏著名的扎什倫布寺尋訪班禪大師轉世靈童時,都要帶上豐盛的供品到此觀湖求得指示。

2.12.2 介紹

又稱雍則綠神湖。“神湖”呈鍋底狀,周長約400米,深度難測,海拔5300米。三面環山,地勢險峻,入口處地勢平緩。公元7世紀中葉,蓮花生大師曾在“神湖”處修行施法,使雍則綠神湖成為人們知未來凶吉的朝拜聖地。相傳神湖本來在山腳下,很容易到達。但如果不經艱險就洗不盡人們心中的罪孽。於是蓮花生大師用頭蓋勺將湖水舀到了山的另一邊。後藏著名的扎什倫布寺尋訪班禪大師轉世靈童時,都要帶上豐盛的供品到此觀湖求得指示。所以該湖成為藏傳佛教宗教儀軌中十分重要的觀相湖,更增添了其神秘感。每年藏曆4月15,湖冰開始解凍融化,人們也陸續從各地前來朝湖。藏曆6、7月為朝湖的高峰時期。

2.12.3 交通

位於仁布縣德吉林鎮艾瑪村則雷山下。距縣城75公里,距日喀則市約200公里。

3 日喀則地區三條旅遊精品線路

3.1珠峰之旅

拉薩---日喀則---薩迦---拉孜---定日---珠穆朗瑪峰---聶拉木(七日游)線路特色:觀賞名山大川、自然生態和登山、探險、科考相結合的旅遊區。

3.2紅河谷之旅

拉薩---日喀則---江孜---亞東---江孜---拉薩(八日游)線路特色:歷史古蹟、民族風情、田園風光、市容市貌和旅遊購物相結合的旅遊區。

3.3雅江源之旅

拉薩---日喀則---南木林---拉孜---昂仁---薩嘎---仲巴---樟木出境(十日游)線路特色:自然風光、草原生態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區。

4日喀則地區旅遊紀念品

我地區主要的旅遊紀念品有江孜縣的地地毯,拉孜縣、謝通門縣的藏刀,日喀則市的銀器、手工藝編織品,定日縣的珠峰化石,薩迦縣的泥塑,亞東縣的蟲草等藏藥材,仁布縣的玉器等。以上紀念品除定日縣珠峰化石因保護珠峰等原因限量外賣外,其它紀念品均可買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