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土戰爭

希土戰爭

希土戰爭(英文:Greek- Turkish War,希臘文: Ελληνικό-Τουρκικό πόλεμο,土耳其文: Türk-Yunan savaşı )。1897年與1919~1922年期間希臘與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之間發生的兩次戰爭。第一次戰爭又稱三十天戰爭。第二次戰爭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爆發。當時土耳其政府接受協約國強加的喪權辱國條約。但土耳其人民拒不承認,在凱末爾的領導下奮起鬥爭。

基本信息

第一次戰爭

希土戰爭希土戰爭

1830年希臘獨立後,克里特島仍處於土耳其統治之下。土耳其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利用泛伊斯蘭主義迫害非伊斯蘭教各族人民,激起強烈不滿。1896年5月,占島上人口90%的基督徒發動起義,要求克里特島同希臘合併,得到希臘支持。1897年2月,希臘政府派兵約1500人援助起義軍,並宣布該島併入希臘。3月,歐洲列強為防止戰亂波及巴爾幹地區和阻止克里特島與希臘合併,派艦隊封鎖希臘。土耳其政府隨即對希臘宣戰。4月初,由康斯坦丁王子統率的5.5萬希軍倉促進攻,襲擊土軍,攻占色薩利,但因力量對比懸殊而戰敗。月底,埃德赫帕夏指揮的9.5萬土軍乘勝奪回色薩利並攻占拉里薩等城鎮。歐洲列強擔心希臘失敗影響自身利益,出面干涉。5月9日,希臘迫於列強壓力從克里特島撤軍。5月20日,希土雙方接受停火,土耳其承認克里特島自治並於1898年11月撤軍。

當時克里特島的基督教徒同他們的穆斯林統治者的關係逐步惡化。1897年穆斯林起義,2月初,希臘軍占領克里特島,4月希臘軍襲擊在色薩利亞的土耳其軍隊,希土戰爭開始。4月底希臘軍戰敗,5月20日停戰。12月4日,締結和約,希臘向土耳其賠款400萬里拉,並將色薩利亞部分領土割讓給土耳其,並賠款400萬里拉。不久,土軍撤離克里特島,該島成為國際保護領地。1898年建立自治政府。1913年簽訂的《倫敦條約》最後把克里特劃歸希臘。

第二次戰爭

第二次戰爭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爆發。當時土耳其政府接受協約國強加的喪權辱國條約。但土耳其人民拒不承認,在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領導下奮起鬥爭。為了鎮壓人民反抗和防止義大利占領土耳其的士麥拿,協約國支持希臘對小亞細亞的領土要求,希臘於1919年5月15日占領士麥拿,導致第二次希土戰爭。

最初希軍的活動被限定在士麥拿及周圍地區。1920年6月在英國支持下,希軍向土耳其內地進犯,6月30日占領巴勒克西爾,7月8日攻克布爾薩。1921年3月23日希軍再次發動進攻,企圖占領厄斯基希爾,但遇到土軍的頑強抵抗,被迫停止進攻。6月25日希臘政府拒絕協約國的和平調解。7月17日希軍占領屈塔希亞,並向厄斯基希爾和阿菲永-卡拉希薩拉等地大舉進攻,企圖攻占安卡拉。土軍撤退到薩卡里亞河東岸,連續激戰22天,阻止了希軍進攻。

1922年8月26日土耳其18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師發動反攻,希軍開始全線潰退,9月9日土軍奪回了士麥拿,16日將最後一批希軍趕出小亞細亞。1923年 7月24日簽署了《洛桑條約》,希臘被迫將東色雷斯、伊姆雷斯島和特內多斯島歸還土耳其,放棄對士麥拿的要求。

前首相D.古納里斯等6人被判處死刑,國王康斯坦丁(1913~1917,1920~1922在位)被迫讓位,流亡國外。戰爭給希臘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使希臘的社會、政治、經濟長期處於危機和動亂之中。

戰役過程

希土戰爭希土戰爭

1919至1922年的希土戰爭,是土耳其反抗外族入侵,捍衛領土完整、爭取國家獨立的民族解放戰爭。戰爭歷時3年零4個月,可以大致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起自1919年5月希臘軍隊在伊茲密爾登入,止於1920年6月大國民議會政府基本平定安納托利亞各地的武裝叛亂,它是土耳其民族解放政權在空前的民族危機中誕生和成長的時期。國際、國內紛紜複雜的政治鬥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特徵,軍事鬥爭只是政治鬥爭的輔助形式。協約國對土耳其的地域性入侵只是為了部分地造成《色佛爾條約》瓜分條款中的既成事實,而凱末爾黨人則在為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民族解放組織而奔忙,戰爭規模不大,而且希土之間的戰事,在最初階段只不過是整個安納托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自1920年6月22日希軍向土耳其內地進攻,至1921年9月13日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大獲全勝,為戰爭的第2階段,這是土耳其民族解放政府與希臘在軍事上進行全面較量的時期。戰爭規模擴大,戰爭形式也由游擊戰轉變為正規戰。戰爭在此階段進行得最為集中和激烈,而最終的薩卡里亞戰役則表現為決戰形式,並且奠定了整個戰爭的勝負大局。從1921年9月希軍退守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戰線,至1922年9月18日土軍肅清小亞細亞的全部希軍,為戰爭的第3階段,這是土耳其人的戰略反攻時期。此間,希臘人無論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已失去主動,而土耳其新政府則已完全成熟,他們在政治上已從保衛民族政權發展到爭取國際地位,作戰形式也由防禦演化為大規模圍殲和追擊。

戰役結果

最終土耳其軍隊將希臘軍隊驅逐出領土以內。土耳其喪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亞細亞部分,但是在經過殘酷的內戰和對希臘的戰爭之後,土耳其現在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會議上被確定,土耳其成為一個共和國,由凱末爾為第一任總統。奧斯曼的蘇丹制和哈里發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

1922年9月,當土耳其在小亞細亞戰場上取得勝利的時候,人們常常會想起這個國家3年前的情狀:經濟凋敝、人口銳減、軍隊瓦解,大部分領土落入敵手,而僅存的安納托利亞一隅還面臨著被瓜分的危險。土耳其人亡國滅種的命運似乎業已注定,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土耳其竟在短短的3年時間裡奮然崛起,不僅另立了政府,重建了軍隊,而且還打敗了軍事實力上比他們強大的敵人,這一結果曾使許多西方政治家困惑不解。但是如果對希土雙方進行一番綜合分析,就會消除那些表面現象的迷惑,得出比較客觀而準確的結論來。

戰爭意義

1919至1922年的希土戰爭,是土耳其反抗外族入侵,捍衛領土完整、爭取國家獨立的民族解放戰爭。戰爭歷時3年零4個月,可以大致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起自1919年5月希臘軍隊在伊茲密爾登入,止於1920年6月大國民議會政府基本平定安納托利亞各地的武裝叛亂,它是土耳其民族解放政權在空前的民族危機中誕生和成長的時期。國際、國內紛紜複雜的政治鬥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特徵,軍事鬥爭只是政治鬥爭的輔助形式。協約國對土耳其的地域性入侵只是為了部分地造成《色佛爾條約》瓜分條款中的既成事實,而凱末爾黨人則在為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民族解放組織而奔忙,戰爭規模不大,而且希土之間的戰事,在最初階段只不過是整個安納托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自1920年6月22日希軍向土耳其內地進攻,至1921年9月13日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大獲全勝,為戰爭的第2階段,這是土耳其民族解放政府與希臘在軍事上進行全面較量的時期。戰爭規模擴大,戰爭形式也由游擊戰轉變為正規戰。戰爭在此階段進行得最為集中和激烈,而最終的薩卡里亞戰役則表現為決戰形式,並且奠定了整個戰爭的勝負大局。從1921年9月希軍退守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戰線,至1922年9月18日土軍肅清小亞細亞的全部希軍,為戰爭的第3階段,這是土耳其人的戰略反攻時期。此間,希臘人無論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已失去主動,而土耳其新政府則已完全成熟,他們在政治上已從保衛民族政權發展到爭取國際地位,作戰形式也由防禦演化為大規模圍殲和追擊。

最終土耳其軍隊將希臘軍隊驅逐出領土以內。土耳其喪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亞細亞部分,但是在經過殘酷的內戰和對希臘的戰爭之後,土耳其現在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會議上被確定,土耳其成為一個共和國,由凱末爾為第一任總統。奧斯曼的蘇丹制和哈里發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下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

1922年9月,當土耳其在小亞細亞戰場上取得勝利的時候,人們常常會想起這個國家3年前的情狀:經濟凋敝、人口銳減、軍隊瓦解,大部分領土落入敵手,而僅存的安納托利亞一隅還面臨著被瓜分的危險。土耳其人亡國滅種的命運似乎業已注定,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土耳其竟在短短的3年時間裡奮然崛起,不僅另立了政府,重建了軍隊,而且還打敗了軍事實力上比他們強大的敵人,這一結果曾使許多西方政治家困惑不解。但是如果對希土雙方進行一番綜合分析,就會消除那些表面現象的迷惑,得出比較客觀而準確的結論來。

戰爭分析

雙方的士氣對比

這場戰爭對於土耳其人來說是一場全民族的戰爭。

摩德洛司停戰協定之後的世界政局將土耳其逼上了絕望的境地,也正是這種絕望促成了土耳其的民族覺醒和日益團結。戰爭初期各式各樣的護權協會與游擊組織都是自發組成的。民族政府成立以後,青年紛紛參軍,老人和婦女幫助軍隊挖戰壕、修工事、運送糧秣、看護傷員,工人和手工業者則全力製造各種武器供應前線。伊斯坦堡的愛國民眾還想盡辦法從蘇丹政府和占領軍那裡獲得武器,偷偷運往安納托利亞的國民軍那裡。安卡拉正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也正是由於全國人民的支持,民族武裝力量才能在不斷受挫的情形下,仍能繼續發展壯大。

希臘的情形則不同,它沒有土耳其人那種亡國滅種之危,戰爭目的只是為了攫取一部分小亞細亞領土,因此這場戰爭得不到國民自覺而長久的支持,希臘政府只能依靠一支正規軍隊。而作為一個小國,希臘的人力、物力都非常有限,向海外用兵只宜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同時,其軍事行動還必須得到西方列強在政治、軍事、尤其是經濟方面的支持。隨著戰爭的拖延,這些必備條件都一一失去了,希臘人逐步由主動變為被動。1922年,政府不得不強制發行國家公債以維持戰時經濟,致使物價飛漲,國民怨聲載道。而當土耳其發起戰略反攻的時候,作為希臘政府最後一點本錢的軍隊也開始反叛,大敵當前,士兵們卻不再服從命令,許多陣地就在混亂中被輕易地放棄了,更有不少地方的守軍在還沒看到土耳其軍影子的情況下,就匆忙撤往海濱,致使從前線潰退下來的軍隊得不到接應,整師整師地被土軍俘獲。這種情形與一年前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戰役中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頑強精神恰成鮮明對照。

土軍的統一領導

土耳其建立了以凱末爾為首的民族資產階級對獨立戰爭的統一領導。

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時代就不斷進行自身的改良,以適應近代歷史上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這些改良使土耳其的社會基礎較其他半殖民地國家進步,從而也造就了一批商業資產階級,他們中的許多青年在德國式的軍事院校中,接受過現代西方的軍事文化教育。土耳其這些有著強烈民族民主思想的軍官階層,作為資產階級的中堅,對蘇丹制度以及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有深刻的認識。獨立戰爭初期的許多游擊組織就是由他們發起的,而直接掌握土耳其殘餘軍隊的軍、師長們則是安卡拉政權最主要的支持者,土軍的一些高級將領,如伊斯邁特、卡賽姆·卡拉拜基爾、費夫齊·查克瑪克、里費特·拜萊等人在國難當頭之際身先士卒、善於指揮。凱末爾本人更是集政治、軍事才幹於一身的領袖人物,他目光敏銳、行動果敢,在土耳其的民族復興事業上表現出了堅強的毅力和強大的創造力。由於眾望所歸,凱末爾大權獨攬,但他頭腦冷靜,總是盡力避免使用獨裁的方式領導民族運動,對社會法治及政治標準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因此他所領導的政府受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普遍擁護。

希臘的政治分裂

另一方面,希臘自獨立以來政局一直不穩,國體在君主制與立憲制之間徘徊不定,致使社會發展長期受阻。1910年維尼澤洛斯出任首相以後,大力推行積極而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希臘的國勢才日臻興盛。以後,維尼澤洛斯又利用兩次巴爾幹戰爭的勝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為希臘贏得了令人矚目的國際聲望。然而,正當維尼澤洛斯關注小亞事務的時候,國內的復辟勢力卻已抬頭。1920年底,康斯坦丁通過大選恢復了王位,維尼澤洛斯不得不下野出走。政府更迭使希臘失去了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同時也失去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康斯坦丁國王目光短淺,治國乏術,但卻好大喜功,一味地擴大戰爭規模,使希臘在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他與凱末爾幾乎同時出任全軍統帥,凱末爾是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擔此重任的,康斯坦丁卻是乘希軍大勝之機趕來與前線將領爭功的,兩者形成鮮明對照。薩卡里亞戰役失敗之後,康斯坦丁明知希軍已經失去了獲勝的可能,但他為了保全自己的王位,竟將20萬官兵長時間地拋置在小亞細亞漫長而危險的戰線上拒不後撤。岡納里斯內閣則只知順從國王的旨意行事,毫無見識地將希望寄托在對伊斯坦堡的占領上。在安納托利亞前線的希軍將領,在戰略和戰鬥指揮上也有許多失誤。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希軍領導階層的各種問題發展到了極點,軍官中間普遍瀰漫著消沉和不負責任的情緒。總司令哈詹尼斯蒂斯對防務漫不經心,甚至在其前往伊茲密爾休假的時候,前線方面連位代理指揮也沒有,以致希軍在土耳其人的反攻面前被打得一敗塗地。土軍在反攻戰役的追擊中,看到希臘人在車站建築物上留下的怨氣衝天的標語上寫著:“把我們送到這兒來的那些人真該死。”戰爭剛一結束,雅典就發生了政變,康斯坦丁被迫退位,以岡納里斯為首的5位大臣以及前總司令哈詹尼斯蒂斯被交付軍事法庭審訊,並被判處死刑。

土軍的外交成功

希土戰爭開始的時候,希臘人的行動表面上得到了協約國干涉集團的全力支持,但實質上希臘僅與英國有較密切的聯繫。英國是對土瓜分陰謀中獲益最多的國家,然而英國仍不滿足,它又老謀深算地將希臘拉進干涉集團,準備將希臘當作自己的代理人,與法、意爭奪土耳其本土。於是希臘藉助英國這個強有力的後台,堂而皇之地與各大國一道踏上了安納托利亞的土地,英國則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給希臘以全力支持。因此有人形容希土戰爭實質上為英土戰爭。不過,希臘對土耳其事務的介入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義大利的不快。在最初的秘密協定中,伊茲密爾及其附近地區原本是分與義大利人的,而希臘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提出的領土要求,甚至還包括了義大利早在1912年就已占領的多得坎尼群島。不過維尼澤洛斯在和會上極力籠絡義大利人,他先是聽任義大利爭奪其他地區領土,繼而又放棄對多得坎尼群島的要求,並且主動提出國聯應將亞美尼亞國委託給義大利人代管,最後終於使得希、意雙方達成諒解,希臘人在安納托利亞的利益得到了義大利勉勉強強的承認。1920年底,希臘國內發生的不流血政變,使希臘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嚴重影響,在大選中獲勝的希臘國王康斯坦丁,是大戰期間著名的親德分子,也是希臘君主派的領袖,這樣一種身份自然不受協約國的歡迎。有些國家表示,康斯擔丁無權繼任希臘王位。但康斯坦丁並不理睬這些,而且即位以後,毫不珍惜維尼澤洛斯首相建立的國際環境,自恃有英國人的支持,將法、意兩國棄置一邊,悍然擴大戰爭規模,這不僅給希、意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且還激起了法國人的怒氣。

法國是所有帝國主義國家中對土耳其投資最多的國家,它在奧斯曼債務中所占的份額高達63%,超過20億金法郎。大戰結束後,法國很關心這筆巨額國債的償還問題。許多法國政治家指出,英國人所擬定的瓜分計畫和對凱末爾黨人採取的軍事措施,將使法國人喪失很大一筆債務收入。一位記者直截了當地指出:“把伊茲密爾交還給希臘人,這就意味著對法國的偷竊。”只是由於侵占伊茲密爾是希臘參加世界大戰的條件,而且希臘人在希土戰爭的初始階段行動謹慎,對法方利益侵害不大,法國才隱忍下來。然而康斯坦丁上台後,戰事驟趨激烈,薩卡里亞戰前,希臘已在土耳其增兵至20萬人,大有一舉吞併小亞之勢,這就意味著法國人在奧斯曼債務方面的利益將化為泡影,加上法國人在土耳其南部的軍事行動進展不順,而英法又在歐洲萊茵河地區問題上發生齟齬等原因,法國乃有意與安卡拉政府講和。不過,失去兩位戰場“盟友”還不能將希臘怎樣,而薩卡里亞戰役之後,作為後台老闆的英國中止了對希援助,這對希臘外交來說,無疑是最為致命的打擊。 

正當希臘在國際間日漸孤立的時候,安卡拉政府卻在以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最先給土耳其人以道義支持的是美國。戰後,雖然美國出於本國利益提出了威爾遜的“十四點”建議,但其中關於尊重土耳其境內民族自決權的提議得到了土耳其人的擁護。而美國放棄對亞美尼亞人的支持以及拒絕在《色佛爾條約》上籤字,更在土耳其贏得了讚譽,因此土耳其與美國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沙皇俄國曾是土耳其的宿敵,然而十月革命以後,俄國建立的蘇維埃政權遭到了協約國軍隊的圍攻,這就使得同樣處於被進攻地位的土耳其與俄國政府之間有了共同語言。蘇俄政府對安納托利亞.的民族解放運動寄予了極大關注,因為土耳其的武裝鬥爭可以減輕協約國軍隊對俄國南部地區的軍事壓力。

1917年11月,蘇俄宣布廢除沙皇和臨時政府時期俄國與協約國確認的關於瓜分土耳其的秘密條約,1920年間蘇土雙方互派特使,1921年3月16日雙方又簽訂了《莫斯科條約》,並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莫斯科條約》的簽訂使安卡拉政權第一次得到了大國的承認,這對提高安卡拉政權的國際地位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蘇俄答應對土耳其予以金錢和軍火方面的援助。與此同時,大國民議會政府也與鄰國阿富汗建立了友好關係,這一舉措使安卡拉爭取到了穆斯林世界更廣泛的支持。在許多伊斯蘭教徒的心目中,英、希、法、意的軍隊是異教徒的軍隊,土耳其人捍衛主權的戰爭也就是保衛伊斯蘭教的戰爭。印度、埃及和北非的穆斯林捐款不斷匯往安納托利亞。大戰期間屢屢在土耳其後方發動暴亂的阿拉伯各國領袖們,此時也捐棄前嫌,作出了同情新土耳其事業的保證。薩卡里亞戰役之後,安卡拉又通過蘇俄的介紹,與由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組成的高加索政府簽訂了《卡爾斯條約》。

早在1920年5月,大國民議會政府就開始了瓦解干涉聯盟的努力,由於法國人對土耳其民族武裝力量的實力持懷疑態度,致使談判時斷時續,雙方在戰場上也處於一種打打停停的狀態。直至土耳其人在薩卡里亞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雙方才迅速簽署了影響極大的《安卡拉條約》。義大利由於伊茲密爾的緣故,在希土戰爭中採取了中立態度,第2次伊諾努戰役之後,義大利人認識到了土耳其人爭取獨立、自由的堅強意志,於是在法國之前就開始了撤軍行動。1922年大反攻之前,安卡拉政府已經完全掌握了外交主動,談判技巧也已變得成熟,並將外交鬥爭同軍事鬥爭密切地結合起來。這些做法為土耳其在洛桑會議的談判桌上贏得勝利,提供了必要條件。

土軍的戰略成長

希土戰爭之所以在短短的3年之間出現令人驚奇的結果,也有許多軍事作戰方面的原因。

3年間,土耳其始終把武裝反抗外敵入侵,爭取民族自由領土完整和國家獨立作為最終的戰略目標。戰爭初期,土耳其人在作戰指揮上出現過一些危險的失誤。例如,土軍在與希臘人的數次交鋒中,一直忽視戰線南路的防禦,那裡的阿菲永城是由南路轉向北路的交通樞紐,失去這座重鎮,北路部隊就有遭到希軍包抄的危險。尤其是第1次伊諾努戰役之前,大國民議會政府為了收編埃澤姆的民族自衛軍,不惜大量抽調前線部隊趕往屈塔希亞,烏沙克方面竟然只留1個營的兵力與敵對壘,實在是冒險之舉。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戰役之前,南路的防禦雖然有所加強,但由於判斷失誤,土軍主力仍然集中部署在北路前線。令人費解的是,土耳其人在兵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卻又在蓋伊維和曼德列斯這些偏、遠地區部署了不少部隊,這就使阿菲永前線的守軍顯得更為孤立。因此戰役開始不久,希臘人便在此處迅速打開突破口,旬日之間完成北向迂迴,並搶占了鐵路沿線上的所有戰略要地,西線土軍險些全軍覆沒。隨著戰爭實踐的豐富,土軍在戰役指揮上,逐步成熟起來。在防禦戰中,他們總是儘可能地利用地形上的有利條件,遏制住敵人的兵力優勢,同時發揮自己騎兵較強的長處,對敵實施迅速而有效的突擊,因此往往能在被動的形勢下扭轉危局。土軍很少僵死地執行原有的作戰計畫,軍事行動常常根據戰場上的具體情況而加以調整,如薩卡里亞戰役初戰之時,土軍識破了希臘人的作戰意圖,迅速收縮左翼,並調派部隊加強南側的防禦力量。戰役後期,土的右翼反攻,原是一次試探性的突擊,但土耳其人能夠把握戰機,及時地將這次局部反攻發展成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在大反攻中,土軍更將這種積極、果敢、機動、靈活的作戰風格,發揮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他們先是通過遠距離的迂迴,大範圍的包抄,將希軍整師整師地殲滅,繼而又在毫不停歇的追擊中,以大膽的穿插與分割行動,把潰退中的敵人打得七零八落,使之根本無法組織有效抵抗。這對土軍戰略目標的迅速實現,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希軍的戰略模糊

如果說戰術指揮上的靈活多變是土軍的作戰特點的話,那么希軍的特點則是戰略方針上的多變。當維尼澤洛斯把希臘軍隊派往伊茲密爾的時候,他沒有想到會打一場規模頗大的常規戰爭。希臘最初只是要在一個失去抵抗的國家,割占一塊在瓜分協定中劃給自己的領土,軍事目的僅限於局部地域的占領與鎮壓,談不上有什麼總體性的戰略計畫。隨著土耳其民族解放運動的日益發展,希臘才將軍事行動擴展到秘密協定之外。然而希軍在1920年夏季攻勢的戰略目標,仍僅限於迫使安卡拉政府承認《色佛爾條約》,尚無一舉消滅民族政權之意,這一點可以從第1次伊諾努戰役的無計畫性上得到證明。希臘政權更迭後,康斯坦丁一改維尼澤洛斯謹慎、持重的政治策略,而將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武力征服上面,在1921年1月至9月短短的半年多時間內,希臘連續發動了4次進攻戰役,而且規模越來越大,至薩卡里亞之役,希臘已將兵力發展到了極點。如果說維尼澤洛斯在1920年底執意繼續進攻的話,那么經過2次伊諾努戰役之後,倘若他能繼續執政,他很可能會停止用兵,轉而尋求政治上的解決方案。因為很明顯,當時土軍的實力已大增,希臘若想在戰場上取勝,就只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一場大規模的廝殺之中,這將促成干涉集團間的脆弱聯盟的瓦解,從而導致希臘單獨對敵的局面。希臘國力不足,兵力有限,其在異域作戰,還必須在許多城市和交通要地留兵戍守,這樣一來,戰線愈長,攻勢愈弱,勝負難以逆料。即便希軍能在決戰中取勝,土耳其民族解放政府也難以被徹底消滅,大國民議會的領導人會轉移到其他地區,繼續組織抵抗,希臘人則有可能陷入游擊戰爭的泥潭中,無以自拔。因此,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希臘的增兵方案都是一個得不償失的冒險計畫。然而當時維尼澤洛斯已出亡國外,岡納里斯內閣又唯唯諾諾,希臘便只能在康斯坦丁的旨意之下,沿著一條危險的道路越走越遠了。

希軍的指揮錯誤

希軍在戰役指揮方面也存在嚴重失誤。首先是伊諾努的第1次進攻戰。希軍統帥僅僅因為土耳其方面有機可乘,便匆忙出擊,以致進軍極為盲目。土軍防線最為薄弱的南部根本未曾受到攻擊,而北路希軍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一戰受挫便轉身撤退,白白喪失了一次消滅對手的絕好機會。第2次伊諾努戰役期間,希軍雖然在南路發起的牽制性進攻中獲得了成功,但卻由於配合不利,土軍後方並未受到威脅。而北路希軍則重蹈覆轍,再一次被誘入伊諾努山谷,受到迎頭痛擊。應該說,希軍後兩次的戰役計畫還是正確的,問題主要出在作戰指揮上。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一役確立了南北合擊的戰略方針,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而且戰術配合密切、合理。薩卡里亞的戰役計畫也針對土軍兵力不足的弱點,採取了拉長戰線,實施重點突破的方案。然而,希軍在作戰中保守、僵化、缺乏主動靈活的弱點,使一個較好的作戰方案得不到較好的發揮。希臘人在厄斯基色希爾—屈塔希亞戰役獲勝之後,並沒有抓住戰機追殲敵人,以擴大戰果,而是停頓下來,準備下一步的計畫,致使西線土軍在未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安然退往薩卡里亞河東,這給希臘人的下一次攻勢留下了嚴重的後患。薩卡里亞戰役中,由於土耳其人在防禦中作了戰術上的調整,希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已漸失去,但康斯坦丁等人卻堅持原來的作戰方案,其結果,希軍對土軍防線上的任何一點都不能造成決定性的突破,而土耳其人則在僵持之間漸漸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不過,薩卡里亞哉役之後,希軍防守厄斯基色希爾一屈塔希亞防線的決定,比以往任何一次戰略失誤都嚴重得多。因為希軍雖然還有一定戰鬥力,但薩卡里亞的失利已使希軍喪失了最後一個勝利的機會。希臘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及早撤退,即使不能全部撤出小亞細亞半島,至少也該撤至伊茲密爾或布爾薩。然而,由於當權者在個人利益上的患得患失,希臘的撤軍行動被拖延下來,從而導致了1922年8、9月間的慘重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