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末爾·阿塔圖爾克
正文
![凱末爾·阿塔圖爾克](/img/c/c79/nBnauM3X0MTNxkDNwMzM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zA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18年10月底,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11月底凱末爾從前線回到伊斯坦堡。在成立救國政府的努力失敗以後,於1919年5月16日前往安納托利亞擔任第3軍督察,5 月19日到達薩姆松。他沒有按照蘇丹的指令去解除民族主義組織的武裝,卻將它們統一起來,成立了全國性的民族主義組織“安納托利亞和盧梅利亞保護權利協會”,並為開展民族獨立戰爭作軍事上的準備。1920年4月,凱末爾在安卡拉召開大國民議會,當選為主席兼國民軍總司令,並組成以他為首的政府。在民族獨立戰爭期間,他領導土耳其人民同協約國支持的希臘入侵軍奮戰,終於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此後,凱末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推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改革:廢除蘇丹制(1922),宣布建立共和國(1923),廢除哈里發制度(1924),關閉教會學校,取締托缽僧團,制定發展民族經濟的基本原則,改革服裝頭飾,推行司法改革和文字、教育改革等。凱末爾的政策對鞏固民族獨立、促進國家進步起了一定作用。(見凱末爾革命)
1922年,“安納托利亞和盧梅利亞保護權利協會”改為人民黨,後改稱共和人民黨,凱末爾任主席。自共和國成立之日起,他連續 4次當選總統。1934年土耳其大國民議會為表彰他對土耳其人民的功績,授予他以阿塔圖爾克(Atatürk,意為“土耳其之父”)為姓。1938年11月10日病故於伊斯坦堡。1953年10月遺體移葬於安卡拉的凱末爾陵園。
參考書目
Jorge Blanco Villalta,Atatürk,Türk Tarih KurumBasimevi,Ankara,1979.
Lord Rinross,Atatürk, the Rebirth of a Nation,K.Rustem & Brother, Nicosia,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