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瓦洛,N.
正文

布瓦洛青年時期的作品主要是《諷刺詩》,第 1至7 捲髮表於1666年;第8、9兩捲髮表於1668年。1666年還發表了一部《小說人物的對話》,諷刺的矛頭指向當時附庸風雅、咬文嚼字的文人。中年時期的重要著作是《詩藝》(1674)。此外,還有《尺牘詩》(詩體書簡,9卷,1674~1683)。晚年除繼續寫《諷刺詩》和《尺牘詩》外,著文反對沙爾·佩羅等人的厚今薄古的主張。他的《關於龍琴的思考》就是為此而作。
《詩藝》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在文學史上被認為古典主義文學理論的經典,它對17世紀以及後來的法國文學影響很大。這部用勻整的亞歷山大詩體(每句12音綴)寫的文學理論,共分四曲:第一曲是一般性的原則,如寫作必須有靈感;熱愛理性,遵循馬萊伯開創的道路;聽從一個“賢智的友人的勸告”等。第二曲論述牧歌、輓歌、頌詩、長歌行、十四行詩、歌謠等體裁。第三曲論悲劇、喜劇和史詩等體裁的創作規律;作者反對悲劇用浪漫主義的格調,反對喜劇油腔滑調,也反對在作品中追求十全十美的英雄人物;他重視觀察人、描繪人。第四曲對作家們提出一些合乎正常情理的忠告。
布瓦洛不是古典主義理論發明者。《詩藝》中的主要論點,如悲劇的“三一律”等,在他以前就已有人提出。但是《詩藝》把古典主義文學的主要觀點編寫成簡練通暢、便於記誦的詩句,對古典主義理論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書目
A.Bray, Boileau,l' Homme et l' Oeuvre,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