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

布列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August 22, 1908 Chanteloup-en-Brie, France– August 3, 2004 Montjustin, France)法國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攝影家,決定性瞬間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者。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1908年8月22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出生在法國巴黎附近的香特魯小鎮(Chanteloup-en-Brie)。他的父親擁有一個紡織廠,母親的家族則世代經營棉花,並在諾曼第地區擁有一個很大的農場。亨利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所以他們希望亨利長大後能夠接管家族的生意,但不幸的是,亨利對做生意絲毫沒有興趣。

由此,卡蒂埃·布列松家族的歷史上,少了一個也許會很出色的生意人,但卻增加了一個影響了整個20世紀攝影歷史的人物——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這個名字通常被認為是“現代新聞攝影之父”,他是35毫米照相機的最早使用者之一,同時,他也是一個正直的攝影大師。他一生中到過世界各個角落,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見證了20世紀眾多重大歷史事件。100年之後的今天,他的身後仍然擁有眾多追隨者,這無疑將帶給卡蒂埃·布列松家族永久的榮譽。

瞬間理論

"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國攝影大師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攝影集中提出的攝影美學觀念,特指通過抓拍手段,在極短暫的幾分之一秒的瞬間中,將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物加以概括,並用強有力的視覺構圖表達出來.這種抓拍的攝影思想同時也被與布列松同時代的德國攝影家愛瑞克·薩洛蒙博士、英國攝影家比爾·布蘭特、匈牙利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等攝影名家所推崇,並成為新聞攝影最有效的手段.  "經過加工或導演的照片我沒有興趣……相機是素描本,直覺與自發性反應的工具,是我對疑問與決定同時發生的瞬間駕馭。為了賦予影像意義,攝影者必須感覺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獲取事物……攝影者需憑藉極為精簡的方法才能達到表現上的單純……必須永遠秉持對被攝者與對自己的最大尊重!"  “在攝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  布列松提出了攝影史上最著名的“決定性瞬間”觀點。他認為,世界凡事都有其決定性瞬間,他決定以決定性瞬間的攝影風格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間,用極短的時間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內涵,並使其成為永恆。《瑪麗蓮·夢露》就是如此,布列松在夢露不經意間抓拍了這張照片,從這一凝固的瞬間裡,人們看到了夢露的天生麗質和嫻雅風度。  

成就影響

布列松 布列松

布列松認為,攝影作品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每個攝影師都應深具尊嚴感,都應意識到:無論一幅攝影作品畫面多么輝煌、技術多么到位,如果它遠離了愛,遠離了對人類的理解,遠離了對人類命運的認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遠的,但他選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攝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因而,他的相機對準的都是我們現實中可見的、熟悉的人和物,是他讓我們發現,在這習以為常中有美和感動。《男孩》(1958)就體現了這種風格。它的題材並不重大,卻是布列松的一幅膾炙人口的名作。一個男孩的兩隻手裡,各抱一個大酒瓶,躊躇滿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照片中的人物,情緒十分自然真實,顯示出布列松熟練的抓拍功夫。  

榮譽

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法國著名攝影家布列松於法國當地時間2004年8月2日逝世於法國西南部的家中,享年95歲。 據他的親友透露,布列松連續許多天都沒有進食,最終導致身體越來越虛弱,最後於8月2日不幸離開人世。於4日在法國普羅旺斯下葬,並舉辦了簡樸的葬禮。

法國總統席哈克在獲悉布列松逝世的訊息後悲痛地說:"法國失去了一位天才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他是20世紀最具天賦並深受世人尊敬的藝術家之一。

布列松,這位羞怯、熱情的法國人,畢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徠卡照相機走遍全世界,見證了20世紀所有的重大事件,從西班牙內戰到德國占領法國、印度的分裂、中國文化革命、1968年法國學生的起義,他的"瞬間美學"理論堪稱影響了全球的媒體和影像。他創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和時間最長的攝影機構。

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他個性鮮明的攝影作品曾登上過全世界最著名的雜誌和報紙,他讓拍攝新聞照片成為了一種藝術。

為了更近距離的接近人群,布列松經常將照相機隱蔽起來。他的拍攝理念富創造性,非常善於用鏡頭捕捉生活中轉瞬即逝的畫面。他曾這樣描述自己對攝影的迷戀:“我整日在街頭尋找,隨時準備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將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記錄下來。"他用黑膠帶遮住照相機的閃光部分,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他堅持攝影師必須僅僅使用現有的光,不要在暗房裡剪輯,而更應該在"照相機"里現場剪輯。

工作經歷

1930年,22歲的布列松應召入伍。之前的兩年,他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英國藝術與文學。軍隊生活顯然讓布列松很難適應,他後來回憶說:“那真是一段艱難的時光,要知道,你的肩上正扛著來復槍。”

1931年退伍之後,布列松出人意料地去了當時法國的非洲殖民地象牙海岸。雖然他很少談及自己的這段經歷,但一些研究者認為他受到了康拉德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的影響,小說以一次沿剛果河而上的航行,在布列松面前開啟了非洲神秘腹地的大門。

布列松在象牙海岸以打獵為生,他獵殺野豬和羚羊,然後把獵物賣給當地的村落。在打獵中,他形成了貫穿他一生的攝影技巧——準備,等待,等待,等待,最後扣動扳機或者按下快門。布列松一生都用全手動的相機拍照,他厭惡自動相機,因為“就如同用機關槍獵殺松雞”。很多人所欽佩的布列松在巨大壓力之下的冷靜,也得益於打獵。法國導演路易·馬勒曾回憶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時的布列松,當時巴黎學生暴動已經達到最高峰,到處一片混亂,但布列松仍能冷靜地面對事態,一小時只拍了4張照片。

布列松在象牙海岸差點死去,因為他感染了“黑水病”,在持續的高燒中,他開始籌劃自己的葬禮。他寫信給自己的祖父,希望祖父可以把他埋葬在諾曼第一處森林的邊緣,因為德彪西當年曾在那裡演出過。但最後,他還是掙脫了死神的雙手。他在象牙海岸時已經擁有了一台照相機,不過,他的那段“非洲記憶”,流傳到現在的,只有7張照片。

超現實

1937年,英國喬治六世舉行加冕典禮,世界各國的攝影記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麗堂皇的儀仗隊上。但布列松注意的卻是馬路上的芸芸眾生——一個躺在報紙堆里入睡的男人,由於深夜出來“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儀仗隊過來時,他卻已經支持不住,進入夢鄉……在現實世界中捕捉到超現實的另一面,正是超現實主義對他的影響。作為一個在20世紀初巴黎塞納河畔資產階級社區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布列松難免受到各種各樣時髦藝術潮流的影響。

也許是為了讓他成為一個有鑑賞力的生意人,布列松的父母從小就讓他學習素描。但對他影響最大的卻是他的叔叔路易——一個極具天賦的畫家,“1913年的聖誕節,我第一次走進叔叔的畫室,當時我只有5歲,但馬上就被畫布和畫室的味道迷住了。”布列松由此開始跟隨叔叔學習油畫,但很不幸,不久之後路易就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布列松1927年開始跟隨他的第二個重要的老師——立體派畫家和雕塑家安德雷·羅特(André Lhote),羅特不僅帶著他的學生去羅浮宮研究古典繪畫,他們也會去最時髦的畫廊研究當代作品。當時超現實主義運動剛剛興起,布列松馬上就被迷住了,於是他常常光顧當時巴黎的超現實主義基地——希拉諾咖啡館,並和一些當時的風頭人物有了密切的交往。

在非洲死裡逃生之後,布列松回到法國,定居在馬賽。他徹底放下了畫筆,拿起了照相機,對此他曾解釋說:“我當時突然領悟到,照相機可以在一剎那凝固不朽。”他在馬賽購買的萊卡35毫米照相機和50毫米鏡頭,此後陪伴了他很多年。1934年,布列松結識了波蘭攝影師西莫爾(David Chim Seymour),然後通過西莫爾認識了卡帕(Robert Capa),後來三個人成為大名鼎鼎的“瑪格南圖片社”的創辦人。卡帕曾對布列松說:“不要給自己貼上超現實主義攝影師的標籤,做一個攝影記者吧。否則你很容易落進自己的套路里。把超現實主義暫時放在角落,向現實前進,不要猶豫。”

社會評價

布列松的照片所截取的瞬間,不僅是當下發生在他眼前的一瞬,更是事件此前此後整個過程中的一個波峰。他的作品集《決定性瞬間》成為無數攝影愛好者的教科書,"決定性瞬間"攝影理念也為廣大同行接受和效仿。

布列松30年代的作品可以說是新聞攝影的經典之作,他拓展了攝影作為一種媒介的多種可能性。在他50多年的攝影生涯中,他用照相機拍下了不同民族的喜怒哀樂和不同地域的民俗風情,以及上個世紀中一些最具象徵意義的時刻和人物:從西班牙內戰到二次大戰中的解放巴黎,再到後來的柏林圍牆倒塌。他曾親歷1948年甘地被暗殺事件和甘地的葬禮;也曾記錄過西班牙內戰、巴黎解放;1949年,他還來到中國,親自記錄了毛澤東的軍隊和平解放北平(現在的北京)這一歷史性事件;1954年,他作為首位西方攝影師在史達林去世後一年獲準進入蘇聯。

他於1947年同別人合夥建立了世界最具影響力、受到廣泛尊敬的馬格南圖片社,馬格南圖片社分別在美國紐約和法國巴黎建立了總部,該圖片社的圖片大量刊載在美國主要的圖片雜誌《生活》以及《時代》、《新聞周刊》、《紐約時報》等。"馬格南攝影師"這個稱號是攝影師們仰望的最高爵位,是"天下第一的攝影團體",是個"神聖的群體"。

布列松也嘗試"試驗電影",於1937年製成第一部紀錄片,記錄西班牙內戰時期外國醫藥援助實況。他的電影作品還有《野餐》、《比賽規則》和《電影》等。

三個瞬間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提出的"決定性瞬間"是指被攝事物的形式和內容在這一時刻恰到好處地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決定性瞬間》是第一本攝影著作(1952年),後來成為布氏攝影方法的同義詞。書中,他定義攝影為"在幾分之一秒內將一個事件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記錄下來,並將它們帶到生活中去……"

相伴"徠卡"

布列松使用的照相器材是最少的,這與他現實主義的風格有關,他不希望拍攝引人注意。其照片不依賴於專門的設備和技術。他通常使用35mm平視取景小型相機,使用50mmf2的鏡頭拍攝,拍攝方法仍然是以自然和真實為宗旨。

他從不使用閃光燈等附加光源。當光線不足時,他寧可使用高速膠片。他總是力圖最大限度減少主觀性,把客觀存在的瞬間展現給人們。

結緣"馬格南"

1947年,布列松與著名戰地攝影師卡帕等人成立了馬格南圖片社,該圖片社在二次大戰之後真正引人注目。戰爭時期,卡帕在前線與死亡鬥爭,創作出許多震驚世界的名作。二次大戰開始,布列松從軍後成為德軍的俘虜。三年中,他兩次試圖逃走,第三次終於成功。他返回巴黎,參加了抵抗組織。這一時期,他拍下了許多文化界、藝術界人士的肖像。畢卡索、馬蒂斯、布拉克、魯歐、撒爾托爾等人的肖像都收集在他的《決定性瞬間》中。

決定性瞬間

《決定性瞬間》是布列松的攝影理論,同時也是他在1952年出版的第一本攝影著作。收錄了他本人選擇的600張圖片,其中包括了他在繪畫、電影攝影、個人生活方面的圖片,其中最早的照片可以追溯到1902年。有許多少見或從沒有出版過的作品。還有許多抓拍的作家、藝術家、科學家的個人肖像,包括那張1938年的家庭野餐的照片,1932年在巴黎拍攝的跳過水坑的男子照片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