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界定法

市場界定法

市場界定法,是一種思想試驗,用於確定企業併購反壟斷規制的相關市場範圍。

市場界定法市場界定法
美國在1982年《併購指南》中首先提出了SSNIP市場界定法(以下簡稱SSNIP),歐盟在1997年《歐盟委員會關於相關市場界定的通告》中也採用了這一方法。SSNIP也稱為:“假定的壟斷者測試”(Thehypotheticalmonopolisttest),是一種思想試驗,用於確定企業併購反壟斷規制的相關市場範圍。

測試方法

SSNIP測試非臨時性的幅度不大但有意義價格上漲,它把市場看作是一組產品群或一個區域,尋找最小的產品群(最窄的地理區域)來判斷假定的壟斷者是否能夠贏利性的維持高於競爭價格的價格(通常假定增長5%)至少一年,如果假定的壟斷者在最小產品群中實施價格上漲而不能贏利,就把下一個最接近的替代產品加入相關市場中並再次運用SSNIP測試分析,這個測試過程反覆進行一直持續到假定的壟斷者可以贏利性地施加一個5%的價格上漲為止,這樣界定的產品範圍或地理區域就構成相關市場

併購能夠引起市場結構的變化,併購之後出現的市場均衡可能不同於併購之前均衡。評價併購效應的關鍵在於評價併購可能造成的均衡改變,對併購對競爭的損害和可能的抵消反競爭的因素之間進行權衡。併購規制立法的目的是使具有明顯反競爭效果的併購非法化。併購非法還是合法的檢驗是看併購的結果是否可能大大削弱了競爭,要求在反競爭的事實產生之前對併購結果進行推測,因此對併購案的事實解釋中,經濟分析將起著主要的作用。哈佛學派芝加哥學派對併購規制立法的影響最為顯著,兩個學派在對併購的反競爭效果的持續爭論中,都採用了寡頭理論。相關市場中寡頭之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合作,構成了併購可能損害市場競爭的兩種模式。併購對相關市場可能產生的反競爭影響表現為單邊效應和協調性相互作用

單邊效應出現在兩種情況下,一是在同質產品市場中的併購,主要以生產能力區別企業和說明企業的競爭力。併購後的企業可能擁有相當大的市場勢力,甚至擁有市場支配地位,以至於約束產出提高價格成為可能。二是出現在差別產品市場中的併購,產品比較接近的兩個或多個企業併購,併購後的企業即使在相關市場上不擁有支配地位,但是仍可以單方面地提升價格,獲取超額利潤。協調性相互作用表現為,併購後的市場環境可能更適合企業之間進行協調而達成共謀,對競爭造成損害。對協調性相互作用的分析主要是併購改變了市場中的相對均衡特徵。在協調性效應理論中,不僅併購企業約束產出,其它企業也限制產出,因為他們進行了某種(假定的)默許式協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