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穆爾家族

巴里穆爾家族

莫里斯·巴里穆爾(1847~1905,原名赫伯特·布萊思)在倫敦首演舞台劇後,於1875年遷居紐約,取巴里穆爾為藝名。後來加入戴利的公司,1876年娶喬治亞娜·德魯(出身德魯家族)為妻。

基本信息

簡介

巴里穆爾家族(Barrymore family)—— 美國演員世家。

家族成員

莫里斯·巴里穆爾(1847~1905,原名赫伯特·布萊思)在倫敦首演舞台劇後,於1875年遷居紐約,取巴里穆爾為藝名。後來加入戴利的公司,1876年娶喬治亞娜·德魯(出身德魯家族)為妻。他們的大兒子萊昂內爾(1878~1954)後來成為百老匯著名演員,上演過《彼得·依貝特森》(1917)、《銅頭蛇》(1918)之類的戲劇,1926年往好萊塢發展,演出電影《自由的靈魂》(1931,獲奧斯卡獎)和《大飯店》(1932)。他以性格演員著稱,一共拍過200多部電影,包括15部《基爾德爾博士》系列片。他的妹妹埃塞爾(原名埃塞爾·布萊思,1879~1959)曾在倫敦演出《彼得大帝》(1898),1901年在百老匯演出《外行的金克斯上尉》一劇。

理解

百老匯(Broadway),原意為“寬闊的街”,指紐約市中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由南向北縱貫曼哈頓島,全長25公里的一條長街。百老匯大街兩旁分布著幾十家劇院,在百老匯大街44街至53街的劇院稱為內 百老匯大街百老匯,而百老匯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劇院則稱為外百老匯。內百老匯上演的是經典的、熱門的、商業化的劇目,外百老匯演出的是一些實驗性的、還沒有名氣的、低成本的劇目,但這種區分在近年來越來越淡化,於是又出現了“外外百老匯”,其觀點當然也就更新穎更先鋒了。

百老匯是紐約曼哈頓區一條大街的名稱,其中段一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中心,因而百老匯這一辭彙已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同義語。世界上還沒有一條街道像百老匯大道(Broadway)那樣使人充滿著幻想。而今,百老匯大道是美國現代歌舞藝術、美國娛樂業的代名詞。每年都有幾百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紐約欣賞百老匯的歌舞劇。 百老匯大道英文直譯為“寬街”。這條大道早在1811年紐約市進行城市規劃之前就已存在,其中心地帶是在第42街“時報廣場”附近,周圍雲集了幾十家劇院。在美洲人眼裡,百老匯都是歌劇、戲劇,屬於美式歌劇;但在其他大洲,如歐洲、亞洲,都喜歡把百老匯叫成音樂劇。

延伸

1928年在紐約開設埃塞爾·巴里穆爾劇院,演出《上帝王國》,後來在《玉米青青》(1942)領銜主演。曾拍過30幾部電影,包括《寂寞芳心》(1944,獲奧斯卡獎)和《迷魂咒》(1946)。他們的弟弟約翰(1882~1942)在《公正》(1916)、《理查三世》(1920)和《哈姆雷特》(1922)等劇中取得名聲。所演的電影包括《化身博士》(1920)和《晚宴》(1933)。他是個酗酒者,以浮誇的舉止聞名。約翰的孫女茱兒·巴里穆爾(1975~)7歲時就在《外星人》(1982)飾演一角,引人注目。

著名悲劇之一,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在《哈姆雷特》中,復仇的故事中交織著愛恨情愁。同時,哈姆雷特也是該劇主人公丹麥王子的名字。後有據此改編的同名電影和越劇、京劇等藝術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