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巴塘鄉地處玉樹縣東南部,通天河南岸,東北與四川省石渠縣隔河相望,東南與西藏自治區江達縣接壤,離州府所在地28公里,轄7個行政村, 31個生產合作社,其中3個純牧業村,4個半農半牧村,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半農半牧鄉,214國道穿鄉而過,玉樹巴塘機場在巴塘鄉境內。全鄉農牧民共有2515戶,9092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地理氣候條件。境內平均海拔380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3.6℃。全鄉總面積2108平方公里,屬通天河小塊農業區,可利用草場面積150萬畝,70%以上為優良天然草甸類草場。歷史
巴塘鄉1953年設布拉尼肖格(區),1958年屬紅旗公社,1961年分設巴塘公社,1963年改為巴塘鄉,1972年復設巴塘公社,1984年改為巴塘鄉。牧業
地處通天河西南岸溝谷地、山地。以畜牧業為主,牧養藏系綿羊、氂牛、馬等,有少量農業和林業。發展
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巴塘鄉在今年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終於化解了與相鄰的四川省石渠縣民眾之間多年的積怨,結為團結友好對子。這個鄉的當托村在今年的三江源賽馬節上,特意邀請四川的民眾加入他們的舞蹈隊參賽,經過大家的團結協作和共同努力,一起捧回了賽馬節“民族團結進步獎”。今年春天,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猶如一股春風,吹遍了巴塘草原。巴塘鄉的領導以此為契機,首先考慮如何化解雙方民眾間的怨氣。他們先到幾個村,挨家挨戶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講民族大家庭里誰也離不開誰,和睦相處、互諒互讓的道理,講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意義。做通了自己民眾的工作後,巴塘鄉的領導又主動和對方鄉村領導接觸,結果雙方鄉村領導儘快清除村民隔閡,團結一心搞生產的願望不謀而合,經過對方鄉村領導的努力,雙方民眾都表示了願意和好的誠意與願望。雙方領導又抓緊時機,圍繞生產、生活給雙方民眾創造更多的接觸和交流機會,雙方民眾的交往越來越多,巴塘的幾個村和對方的幾個村還結成了團結友好對子。村民們心裡結下的怨氣,又被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春風化解了,把影響和睦相處的這一頁翻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