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璦

崔璦出生於77年,去世於142年,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子玉,安平人,早孤,勤奮好學,十八歲到京師,精通天文,歷史、數學等,與扶風馬融,南陽張衡好友。文集有《崔子玉集》六卷,書法理論《草書堂》一部。崔璦還“作銘以自戒,嘗置座右”從此開座右銘之先,後歷代文人爭相仿效。年六十六卒。

人生信條

座右銘——崔瑗
【原文】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茍有恆,久久自芬芳。
【譯文】
不要津津樂道於人家的短處,不要誇耀自己的長處。施恩於人不要再想,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要忘記。
世人的讚譽不值得羨慕,只要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就行了。審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後行動,別人的誹謗議論對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聲超過實際,守之以愚是聖人所讚賞的。潔白的品質,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變顏色,才是寶貴的。表面上暗淡無光,而內在的東西蘊含著光芒。
老子曾經告誡過: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現,而剛強和死亡接近。庸鄙的人有剛強之志,時間久遠,他的禍更重。
君子要慎言,節飲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實行它,久而久之,自會芳香四溢。

史書記載

東漢章帝建初三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78—143)。涿郡安平人。字子玉。父崔駟博學有偉才,與班固,傅毅齊名。崔璦銳志好學,盡傳父業,明天官曆數,通京房《易傳入年十八遊學京師,與扶風馬融。南陽張衡特相友善。後中舉茂才,遷汲縣令。官至濟北相。崔璦工書,尤善章草,師承杜度,並號“崔、杜”。於當時及後世影響甚大。張芝人稱“草聖”,其書學崔璦,杜度,且自雲“上比崔、杜不足”。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崔璦草書“書體甚濃,結字工巧”。晉衛恆《四體勢》則認為:“崔氏甚得筆勢,而結字小疏”。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云:“崔子玉書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絕望之意。”庚肩吾《書品》列崔璦書為品上之中。論日:“崔子玉擅名北中,跡罕南度。世有得其摹書者,王子敬見而稱美,以為功類伯英。”唐李嗣真《書後品》列崔璦小篆品上之上。論曰:“崔氏愛效李斯,點畫皆如鐵石。傳之後裔,厥功亦茂。”張懷瓘《書斷》卷中列崔璦章草為神品,小篆為妙品。《書議》評章草,以崔瑗為第一。宋陳思《書小史》認為崔瑗章草師承杜度,而“媚趣過之”,評曰:“點畫精微,神變無礙。利金百鍊。美玉天姿,可謂冰寒於水。”元鄭杓《衍極》卷二《書要篇》云:“崔璦之書。高明精粹,非魏,晉所擬議。”劉有定注曰:“崔璦‘篆法尤妙,有《河間相張衡碑》及《缶上座右銘。》。”《淳化閣法帖》卷二有崔璦草書一帖,五行,三十五字。著有《草書勢趴《篆書勢》等。《草書勢》為書論之名篇,其論草書之勢狀云:“方不中矩,圓不副規。抑左插右,兀若竦崎。獸跛鳥峙,志在飛移;狡兔暴駭,將奔未馳。或黝黔躺蛀狀似連珠,絕而不離,畜怒佛郁,放逸生奇。或凌邃惴僳,若據高臨危,旁點邪附;似蜩螗拘枝。絕筆收勢,余縫糾結。”晉衛恆《四體書勢》載錄全文。《後漢書》卷五十二有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