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原半島

島原半島

島原半島(しまばらはんとう)為日本九州島西北部,由西向南呈く字狀的一個半島。北岸為有明海。半島中心部被稱為雲仙。部分半島為雲仙天草國立公園。全體為長崎縣管轄。

人文歷史

島原半島以始於舊石器時代的雲仙市百花台(Hyakkadai)遺蹟、島原市歐羅巴魯-歐巴魯斯莫(Onobaru and Obarushimo)遺蹟和始於繩紋文化時期(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400年)的南島原市哈拉亞瑪-龔艮瓦克(Harayama and Gongenwaki)遺蹟等許多考古遺址而著稱。特別是南島原市亞瑪羅特拉(Yamanotera)遺蹟和龔艮瓦克遺蹟等始於繩紋文化晚期的遺蹟清晰地映射出先進的文化生活方式,表明在彌生時代時期(公元前400年—公元300年)之前就出現了水稻種植。

地球科學

雲仙火山形成之前島原半島區是一片淺海。在這片淺海里沉積的地層被稱作“口之津層群”(Kuchinotsu Group)。遊客可以在島原半島的南部觀察到“口之津層群”。“口之津層群”形成的同時就地發生了火山運動。多次的火山噴發(主要是低粘度的玄武岩熔岩流)在南部地區留下了一處坡度緩和的遺蹟。島原半島的中部是雲仙火山,還有許多由粘性英安岩岩漿形成的熔岩穹丘。

地質構造

從近別府市(Beppu City)到島原半島這片狹窄區域的特色就是擁有豐富的東西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的正斷裂和走滑斷裂。這塊區域被提議為別府-島原地墊。雲仙火山就是在其中一個活動盆地(雲仙地墊)中形成的火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