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碳酸氫鈣是一種無機酸式鹽。易溶於水,化學式Ca(HCO3)2,相對分子質量162.06,,碳酸鈣溶於二氧化碳水溶液而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只存在溶液中;將碳酸氫鈣溶液蒸發則得到碳酸鈣固體。加熱分解[Ca(HCO3)2===CaCO3↓+CO2↑+H2O];與鹼生成正鹽。
岩溶地貌就是天然水中碳酸氫鈣於洞穴中重新析出碳酸鈣而成的。水中溶有較多碳酸氫鈣等時就成為硬水。30億年前地球上空原始大氣的組成是CO,CO2,N2,CH4等氣體,但沒有氧氣.海洋中有海藻,在陽光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而消耗大氣中的CO2,從而導致了溶解在水中CO2逸出補充到大氣中,這一變化引起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氫鈣[Ca(HCO3)2]的分解生成碳酸鈣[CaCO3],〈Ca(HCO3)2==△==CaCO3↓+CO2↑+H2O〉形成地球上的石灰岩.而石灰岩中的碳酸鈣[CaCO3]受到CO2和水的侵蝕而慢慢形成石灰岩洞.在洞穴形成的同時,洞內堆積地貌也在形成,由於裂縫滲入地下水中含有飽和的碳酸氫鈣,當在洞頂露頭之後立刻分解。洞內的碳酸氫鈣[Ca(HCO3)2]受到熱的作用又分解.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重複著上面的變化,形成了今天令人嘆為觀止的溶洞奇觀.
Ca(HCO3)2=△=CaCO3↓+CO2↑+H2O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碳酸氫鈣中文同義詞:碳酸氫鈣,重碳酸鈣;碳酸氫鈣
英文名稱:calciumbicarbonate
英文同義詞:calciumbicarbonate;CALCIUMHYDROGENCARBONATE;calciumbis(hydrogencarbonate);Bis(carbonicacidhydrogen)calciumsalt
CAS號:3983-19-5
分子量:0
Mol檔案:3983-19-5.mol
來源
岩溶地貌就是天然水中的碳酸氫鈣於洞穴中重新析出碳酸鈣而成的。水中溶有較多碳酸氫鈣等時成為硬水。30億年前地球上空的原始大氣的組成是CO,CO2,N2,CH4等氣體,但沒有氧氣.海洋上有海藻,在陽光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而消耗了大氣中的CO2,從而導致了溶解在水中的CO2逸出補充到大氣中,這一變化引起了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氫鈣[Ca(HCO3)2]的分解生成碳酸鈣[CaCO3],〈Ca(HCO3)2==加熱==CaCO3↓+CO2↑+H2O〉形成了地球上的石灰岩.而石灰岩中的碳酸鈣[CaCO3]受到CO2和水的侵蝕而慢慢形成了石灰岩洞.在洞穴形成的同時,洞內的堆積地貌也在形成,由於裂縫滲入的地下水中含有飽和的碳酸氫鈣,當在洞頂露頭後立刻分解。洞內的碳酸氫鈣[Ca(HCO3)2]受到熱的作用又分解.還原的碳酸鈣在洞內形成石鐘乳、石筍、石花、石幔、石瀑等。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重複著上面的變化,形成了今天令人嘆為觀止的溶洞奇觀.
產生原因
具體原因
當碳酸鈣遇到二氧化碳和水時,發生化學侵蝕,生成可溶的碳酸氫鈣,日久產生“水滴石穿”的現象,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當碳酸氫鈣溶於水時,它的水溶液也被稱為“硬水”。地下水都是“硬水”。而江河湖海中的水不是“硬水”(硬水是指有鈣離子和鎂離子等金屬陽離子,他們的碳酸鹽是不可溶解於水的。硬水檢驗方法:將肥皂水倒入,振盪,若產生白色垢狀物,則原來的水為硬水)。
驗證CO2
①(CO2不足時)Ca(OH)2+CO2==CaCO3↓+H2O『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CO2充足時)CO2+CaCO3+H2O===Ca(HCO3)2『現象:渾濁的石灰水又變澄清』
Ca(HCO3)2與NaOH反應
Ca(HCO3)2過量:Ca(HCO3)2+2NaOH=CaCO3↓+2H2O+Na2CO3
離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Ca(HCO3)2少量:Ca(HCO3)2+NaOH=CaCO3↓+H2O+NaHCO3
離子方程式:Ca2++HCO3-+OH-=CaCO3↓+H2O
工藝流程
石灰岩石混入含二氧化碳的水形成“碳酸氫鈣”。經過烘乾—粉碎—包裝等多道嚴格生產工藝組合而成的成品“碳酸氫鈣”。
功能
淨化水質、調節水質酸鹼度。 分散濕潤,補充動物鈣物質等。
用途與套用
嬰幼兒食品營養強化劑
19~38g(1.以元素鈣計強化量:飲料及乳飲料0.6~0.8g/kg穀類及其製品1.6~3.2g/kg嬰幼兒食品3.0~6.0g/kg2.各種鈣鹽中鈣元素含量:葡萄糖酸鈣9%碳酸鈣40%磷酸氫鈣(含2結晶水)23%磷酸氫鈣(含5結晶水)17.7%檸檬酸鈣(含4結晶水)21%乳酸鈣13%乙酸鈣22.2%3.鈣源亦可採用氂牛等複合衛生標準的骨粉、蛋殼粉、活性離子鈣等;其他鈣鹽,如氯化鈣、甘油磷酸鈣、氧化鈣、磷酸鈣等均可用,強化時均以元素鈣計)
技術指標
工業用碳酸氫鈣技術指標:白度≥ 92%、碳酸鈣≤ 75%、碳酸鎂≤ 13%、水分≤ 1.0%、鹽酸不溶物≤ 0.3%、鐵≤ 0.1%、灼燒失重≤ 45%、水萃取植(PH)值≤ 9.0%、平均粒徑150um≤ 0.1%、堆積密度g/ml≤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