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土系列

簡介

岩性土系列
包括紫色土、石灰土、磷質石灰土、黃綿土(黃土性土)和風沙土。這類土壤性狀仍保持母岩或成土母質特徵。

分類

紫色土
紫紅色岩層上發育的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廣,在南方諸省盆地中零星分布。紫色土有機質含量 1.0%左右,其發育程度較同地區的紅、黃壤為遲緩,尚不具脫矽富鋁化特徵,屬化學風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鹼性反應,pH值為7.5~8.5,石灰含量隨母質而異,鹽基飽和度達80~90%。紫色土礦質養分豐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區中為較肥沃土壤,其農業利用價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水土流失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機肥料、合理輪作等。 石灰(岩)土 發育在石灰岩上的岩成土。在中國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地區,凡有石灰岩出露之地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於廣西、貴州和雲南境內。在石灰岩體出露的喀斯特地區多形成較為年幼的石灰(岩)土。石灰(岩)土的植被多為喜鈣植物如蕨類、五節芒、白茅等。這類植物的有機質成為石灰土腐殖化作用的物質基礎。石灰(岩)土可分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紅色石灰土。①黑色石灰土,有機質含量豐富,呈良好團粒結構,土色暗黑,中性至鹼性反應(pH6.5~8.0),土層厚薄不一。②棕色石灰土,常見於山麓坡地,色棕粘重,不均質石灰反應。③ 紅色石灰土,土色鮮紅,剖面上部多無石灰反應,表土pH6.5,心土7.0~7.5。 磷質石灰土 分布於中國南海的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由於島嶼地處熱帶,大都由珊瑚礁構成。磷質石灰土即於珊瑚礁磐基礎上發育而成,成土母質為珊瑚灰岩或珊瑚、貝殼機械粉碎的細砂。在海島上的細砂表面聚積了大量富含磷質和有機質的海鳥糞,形成富含磷質的石灰性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可高達12%以上,全磷量26~32%。成為富含有機質的天然磷肥資源。
黃綿土
又稱黃土性土壤,廣布於黃河中游丘陵地區。土壤色澤與母質層極相近,質地均勻,疏鬆多孔,耕性良好,有機質含量低,僅0.5%,礦質養分豐富。
風沙土
主要分布在中國北部的半乾旱、乾旱和極端乾旱地區。風沙土的特徵是成土作用經常受到風蝕和沙壓,很不穩定,致使成土過程十分微弱,土壤性狀與風沙堆積物無多大改變。隨沙地的自然固定和土壤形成階段的發展,由流動風沙土到半固定、固定風沙土,土壤有機質含量逐漸增加,說明只要增加肥分與水分,使植被逐步穩定生長,也能成為農林牧用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