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從位置上看,山西鎮邊在大同鎮邊之後,起著支撐加固大同鎮邊,阻敵深入的作用。明際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對三關的重要軍事地位有精闢的論述,寧武關,“居兩關之間”,為“東西要害”;偏關“西接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三關險要雖同,偏關尤急”;雁門關,是西部“大州之沖”,南部“郡縣之路”,“皆為虜沖”。這一鎮邊“山勢連亘,實天造之險固”。為了更有效地抵禦蒙古人的侵襲,明朝於此設衛所,開軍屯,修邊牆,立烽燧,營築堡寨。有明一代,山西邊地究竟修築了多少堡寨呢?
官堡
山西鎮轄冀寧、冀南、雁平、寧武、岢嵐五道,冀寧、冀南兩道,“不近虜巢,未分邊隘,惟設火路墩”。根據時人楊時寧《宣大山西三鎮圖說》和《太原府志》等史志的記載,雁平、寧武、岢嵐三道的城堡共有64(見表1)。
這些城堡設在地勢平衍的地方,在空間上的分布較為均衡,如岢嵐道,堡距一般在10到15公里左右,如:韓家坪堡北距寺焉堡15公里,南距永興堡10公里,東距馬站堡10公里,西距偏關城10公里。
而寧武道、雁平道則呈沿邊狹長狀分布,為什麼會如此不同呢?原因也很簡單,岢嵐道重在守邊,而寧武、雁門等則重在守關。
屯墾堡
明朝沿邊行屯田制。洪武三年,太原、朔州諸處已有了屯田,以後不斷發展,目的在於使北邊軍士完全用屯田自給,不再勞民輸納。為了加強屯田管理,明政府規定每百戶為一屯,六七屯或四五屯擇近建堡,屯設正副屯長各一人,大堡有守備、操守等官,小堡則只設防禦操堡官或總旗官,屯堡成了軍屯的最基層組織。萬曆十一年,三關塞下有荒田3萬餘畝,都御史侯公於趙題請準作官墾田,“且相險阻,就水草立堡十五,立倉二十,立莊二十有二,分官庫居耕其地,而委官督率。”其實莊也就是堡,只不過名稱不同罷了,如果我們這樣理解,萬曆十一年屯軍堡就有37處。以下是根據《太原府志》所作的《明代山西鎮邊屯堡表》(見表2),通過此表,我們可以對當時屯軍堡有一個粗淺的了解。
鄉堡
鄉堡又稱民堡,是百姓為了避“賊所必掠”,“民居散亂遠在郊外者”,“或百十餘家築一大城,或五六十家築一小堡,城堡之中,民自為守,少者徙以附焉”。時人尹耕也說:邊方村落多,民堡緣役起,閭閶謀鮮周密,亦有一鄉數堡,一堡數家者,又素無弓駑火器,虜入,守空陴坐視恆有陷失,殺戮動千數百人,宜著為令:凡孤懸寡弱,度不可守者廢之,並其民於附近大堡,俾協力拒守,每堡擇材力者為堡長,次者為隊長,堡壘長得以制隊長,隊長得以制伍眾。當時沿邊州縣、衛所的鄉堡數量很多,這些民堡的建置沒有一定的規制,設定較官堡簡單,只是把當時的 鄉村聚落用牆圍起來即可。小的、較小的村落或一兩個或兩三個村落合建一堡,大的村落則獨建一堡或分建幾堡。這類堡寨的數量很大,幾乎占到當時村落的百分之七十五。
明亡清興,這些軍事城堡隨著軍事職能的轉化,一些轉化為府縣治所,如偏關、五寨、神池、寧武等,而大多數堡寨則轉化為鄉村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