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img/9/fd2/nBnauM3XwMDN0ADN3MzNxQTM3QTMwETO4gzMzQTNwAzMxAzLzc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學院設有四個二級學院:材料建築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物流商務學院和機械工程學院,下設十一系三部。面向“建材、信息、物流、建築、裝備製造、旅遊、財會”行業開辦有34個專業。主辦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建材技術與套用》技術月刊;承辦有武漢理工大學和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本、專科函授站;擁有一家具有甲級資質的山西建材工業設計研究院;具有國家(省)認定的三個職業技能鑑定所(站);開辦有一所晉海駕校。
學院在校生11000餘人,教職工740餘人,其中專兼職教師510人,副高以上職稱13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290人,雙師型教師198人,省級“雙師型”教學名師5人、優秀教師11人,有15名教師被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科技廳及行管辦等部門聘為技術專家。
學院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幾年來,建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4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省級教改試點和緊缺人才培養專業3個。主持省級以上教科研課題47項,出版專著、教材108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教學成果獎7項。
學院高度重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建有校內實驗實訓室5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65個,有效保證了學生技能訓練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近三年來,學生在國家級技能大賽和各類教學競賽中,共有10人獲得一等獎,17人獲得二等獎,37人獲得三等獎及優秀獎;在省級技能大賽和各類教學競賽中,共有53人獲得一等獎,117人獲得二、三等獎。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 93 %以上,位居全省高職院校前列。
院以校企合作為辦學特色,注重創新校企合作的體制與機制。2011年成立了山西職業技術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校企合作搭建了一個實體平台。在此平台上,現已成立了兩家科技公司,正積極與企業合作進行技術研發和服務工作,目前已與近50餘家企業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關係。
目前,學院正按照“以內涵建設為主線、以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為先導、以創新體制機制為突破口,以推進校企合作為抓手,以培養學生素質與技能為核心、以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為目標”的工作思路,開拓創新、勇於實踐,朝著建設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的目標闊步前進!
歷史沿革
2003年山西省電子工業學校、山西省工業管理學校、山西省建材工業學校、山西省輕工業學校、太原工貿學校、太原化學工業學校合併升格為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5月山西省電子學校和山西省建材學校實質性合併為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
2005年成立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實訓基地
2008年9月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實訓基地更名為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2008年6月與康鎂集團共建成立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康鎂科技學院
2009年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輕工分院)分立為山西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成立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商貿旅遊學院
2010年4月26日更名為“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2010年6月山西省物資學校與我院合併,學院名稱: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2010年6月成立長風校區(原物資學校)
2013年1月學院正式成立四個二級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原南中環校區)、機械工程學院(原榆次校區)、物流商務學院(原長風校區)、材料與建築工程學院(原塢城校區)
學院系部
學院現設有四個二級學院:材料與建築學院、物流與商務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分別設有會計系、材料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建築工程系、建築裝飾系、商貿旅遊系、物流管理系、機械工程系、數控系、基礎部、思政部、社體部、繼續教育學院等;開設有材料工程技術、機械工程設備、數控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現代物流管理等專業30個。
一、材料與建築學院(太原市塢城南路115號)
1、材料工程系
2、建築工程系
二、信息工程學院(太原市南中環街)
1、計算機工程系
2、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
三、物流與商務學院(太原市龍堡街)
1、物流系
2、會計系
3、商貿旅遊系
4、建築裝飾系
四、機械工程學院(晉中市榆次區工業園區興業街6號)
1、機械工程系
2、數控技術系
學院設施
包含電子信息工程系實驗設施、自動化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學院網路控制中心、學院機房、材料實驗室、語音室、數控基地教學設施。
辦學理念
學院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積極探索“學院入園區(工業園)、企業進學院、工學結合培養套用型人才”的改革方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及時調整、更新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建設有材料檢測、機械加工、電子電工、計算機維修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通過校企聯合,在全省大中型建材、機械、電子、信息、旅遊等企業中,建有20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在學院機械工程分院還建設有一個投資1000多萬元的“國家級數控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學院本著“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辦學宗旨,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行產教結合”的辦學理念,實行校企聯合,注重對學生整體素質及實踐技能的培養,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學校還根據國家勞動預備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職業技能鑑定的要求,每年組織畢業生在完成實習、設計任務的同時,參加山西省技能鑑定中心和勞動廳組織的技能考核,97%以上的學生均獲得了勞動廳頒發的“技能等級證書”,使學生持雙證走向社會,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學校文化
校徽釋義
1、校徽整體形式簡潔、明快、線條流暢,活潑、大氣,有較強的時代性和現代感 。色彩對比強烈、鮮艷、奪目,強化了視覺識別 。
2、本設計主要圖案為“山西職院----Shan Xi Zhi Yuan”第一個拼音字母,經過變形、幻化而成的一個形象為“勇往直前、努力向前奔跑的人”。象徵著我院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學院精神。
3、圖案的背景為一個地球,表示學院以國際化眼光辦學,堅持以人為本,培養“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套用型技能人才的辦學目標。
學院校訓
厚德載物 強能立身
釋義:“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以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天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我院把“厚德載物”作為校訓的首語,就是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其“厚德”意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都應具有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忠誠於黨的 教育事業的政治品德;具有嚴謹博學、求實創新、學以致用、好學上進的職業道德;;具有崇尚文明、尊師愛生、遵守公德、和諧互助的品德修養;具有廉潔奉工、遵紀守法、嚴於律己、樂於奉獻的道德操守。其“載物”寓意承載博學,傳道授業解惑,學生受益立志成才,社會服務。
我院把“強能立身”作為校訓的終句,旨在突出職教育特色。“強能”寓意我院要始終把發展壯大作為第一要務;始終把強化學院整體功能和強化理論與實踐並舉的 “雙師型”教師隊伍作為工作重點;始終把所有的學生培養成為套用型人才和有技能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作為最終成果。“立身”即塑造形象,寓意把我院塑造成一流的高職學院;把教師隊伍建設成職教系統一流的師資隊伍;把學生培養成最優秀的套用型人才。
綜上所述,“厚德載物”是學院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強能立身”則是學院生存發展、做大做強的最終目的。
所獲榮譽
學院先後被國家教育部等部門授予“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重點建設示範性職業學校”;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省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文明學校”、“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弓永華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暫缺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王偉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李高斗 |
副院長 | 康同生 |
副院長 | 董偉廣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赤新生 |
工會主席 | 胡志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