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yǎn,一作“山獻”一字)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字詞注釋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亭午:中午。夜分:半夜。
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或:有。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白帝:城名,在重慶市奉節縣。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
奔:賓士的快馬。御風:駕風。
以:如

回清:迴旋的清波。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頂。
飛漱:飛流沖盪。
懸泉:從山頂飛流而下的泉水。飛漱:急流沖盪。漱,噴射。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良:實在,的確
晴初:秋雨初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zhǔ):動詞,連線。引:延長。
淒異:淒涼怪異。
哀轉(zhuàn)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能消失。
巴東:漢郡名,在重慶雲陽、奉節一帶。
沾:打濕。
作品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隻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映出了各種景物的影子。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盪。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漁者歌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作者簡介

典籍簡要

水各成一篇(今只存一百二十三篇)。酈道元親臨考察,廣泛吸取前人有關山川地理著作中的精華,對原書作了補充和發展,記述了大小一千餘條水道的源流經歷,沿岸的山川景物,地理情況,以及建置沿革、歷史事件、人物,甚至神話傳說,注文比原書文字多二十倍,自成一部巨著。其引用之書多至四百三十七種,還採錄了不少漢魏時的碑刻,所引書及碑刻今多不傳。文字凝鍊描寫細膩堪稱一部散文絕作。其藝術手法對後世影響極大。
蘇軾曾說:“今我樂何深,《水經》亦屢讀”(寄周安《孺茶詩》)。劉熙載在《藝概·文概》中也說:“酈道元敘山水,峻潔層深,奄有楚辭《山鬼》、《招隱士》勝境。柳柳州遊記,此其先導耶?”現有《四部叢刊》影印本,《四部備要》本。另有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據《永樂大典》影印本,1958年商務印書館用《國學基本叢書》、紙型重印本。1955年科學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水經註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