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節糧型養魚技術

山區漁業因資金投入不足,無法養殖名貴優質魚類,水產品經濟價值較低。怎樣才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養好魚?部分民眾使用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廢棄物,如沼肥、菌糠、雞糞、甘蔗渣等來養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此筆者根據民眾的做法總結出幾條節糧型養魚方法,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立體養殖

①魚鴨套養。這是漁業與畜牧業相結合的經營方式。鴨的潑濺飼料和鴨糞為魚所利用,減輕養魚成本,增加收益。每畝水面可養鴨80羽~120羽,經常有微流水的,可適當增加鴨飼養量。一般情況年飼養一羽鴨可產魚2千克~3千克,可生產鮮魚300千克~350千克/畝。

魚類養殖品種:要採取多品種混養,做到不同食性,不同層次的魚類混養,提高水體利用率和餌料的合理利用,主要有:鰱魚、鱅魚、羅非魚、鯪魚、鯉魚等。

鴨的飼養品種:北京鴨、櫻桃谷鴨等。鴨的投飼要做到“四要兩不”,即飼料配合要合理,投餵數量要適當,餵食時間要固定,投飼工具要清潔,不餵發霉變質飼料,不飲用污臭水。每天飼料分3次餵:早上35%,中午20%,晚餐45%。

②魚豬結合。在塘邊建豬舍,每畝池塘配養生豬5頭~10頭,用豬糞養魚,從子豬養到100千克出欄,每頭豬的糞便可轉化為35千克~40千克鮮魚。豬糞可鮮用,或曬乾粉碎後按豬糞54%、糠麩30%、豆餅10%、魚粉4%、食鹽和添加劑2%比例製成配合飼料,可養殖羅非魚、鯉魚、鯪魚等各種吃食性魚類及鰱、鱅等濾食性魚類。注意:養殖草魚的池塘,最好不配養生豬,否則水質不易控制,草魚易患爛鰓病、赤皮病等細菌性疾病。

③雞魚結合。在塘邊果樹下養雞,每畝水面可配養雞150羽~200羽,用雞糞養魚,效果很好。配方:雞糞30%、豆餅30%、玉米面20%、糠麩20%,另外加 0.5%~1%的食鹽及添加劑。雞糞在配製前必須曬乾並粉碎後和其他飼料拌和,製成顆粒或加水成團投餵魚類。

④魚果結合。利用塘邊隙地種植水果,以塘泥種果,香蕉葉、甘蔗葉等可直接投餵魚類。

二、種草養魚

選擇水質清新的池塘,配套種植桂牧一號、美國矮象草、苦蕒菜、類玉米等各種優質魚草,大力發展節糧型養魚。據有關資料表明,蘇丹草畝產鮮草0.5千克 ~1萬千克,可養成魚278千克~625千克;苦蕒菜畝產鮮草0.5千克~1萬千克,每20千克~22千克可養成魚1.03千克;類玉米畝產鮮草7000 千克~8900千克,可養成魚270千克~300千克。人工魚草飼料係數為30左右,而一般水、陸草則高達50~60。種草養魚,成本低,畝產達500千克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三、肥水養魚

水生浮游生物的蛋白質含量比陸生植物餌料高2倍~3倍,適口性好,是水產動物的必需餌料。水面積較大、水體交換率不大的池塘可採用施放氮氨、尿素、磷肥等化肥方法繁育浮游生物,為養殖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資源。

四、沼肥養魚

沼肥分沼渣和沼液兩種,其中含有銅、鐵、鎂、錳、鋅等微量元素及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核黃素等。沼渣可作基肥,每畝水深2米~2.5米的池塘,施放500千克左右。沼液宜用來作追肥,每周一次,每次750千克,當水色透明度大於30厘米時選擇在晴天上午施放,當透明度小於20厘米時不施放。池塘施放沼液的好處:一是促進浮游生物繁殖生長,魚產量比施放鮮豬糞增長19%~33%;二是改善生態環境,施放沼液可使水中溶解氧增加10%~15%;三是減少魚病的發生,沼液可使魚類的爛鰓病、赤皮病、腸炎病等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五、濾泥養殖鯪魚技術
鯪魚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疾病少、生長快、產量高。濾泥是糖廠甘蔗榨糖後的殘渣,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少量的蛋白質,營養全面,魚類可直接吞食利用,作為肥料施放可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投餵方法:在池塘的一角堆放新鮮濾泥5噸~7噸/畝,由鯪魚自由採食。經過6至7個月的飼養,鯪魚成活率達95%以上,並達上市規格,畝產達850千克以上。
六、茶麩養魚技術
茶麩是茶油果榨油後的渣滓,未霉變的茶麩經過脫毒處理後可直接投餵魚類。具體做法:一是將茶麩放入發酵池(或缸)里加水浸泡發酵10天~15 天,再漂洗1次~3次,按吃食魚體重的5% ~20%直接投餵或曬乾備用;二是選擇排灌方便,水深1米,面積1畝以上的池塘,在靠近排水口處設一食台,把茶麩直接投放到食台上,每次7千克~15千克每畝,注意巡塘,魚類食完才再次投放。使用茶麩餵魚,可節約飼料投入的60%以上,是茶油產區養魚的理想代換品。因茶麩有較重的生茶油味,在起捕前兩個月應改餵其他飼料,方可消除魚肉中的不良味道。另外,茶麩能助長蘭綠藻、裸藻、水網藻、青泥苔等水生植物的生長繁殖,應配養適量的羅非魚、鯪魚等,控制藻類生長,保持池塘水質清潔。 (本文已被瀏覽 281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