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屏南自然保護區全稱是屏南鴛鴦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於1984年建立,面積1046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鴛鴦、獼猴及其棲息生境。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福建省北部屏南、政和、周寧三縣交界處。屏南鴛鴦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 鷲峰山脈,地理坐標為:東經119°03′27″~119°08′23″,北緯27°01′52″~27°06′27″。保護區總面積1457.3 hm2。保護區呈一彎曲狹窄長廊狀,東西寬約1.5km,南北長約14.5km。森林覆蓋率達89%。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以鴛鴦、獼猴為主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重要的水源涵養林。保護區屬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
保護區為中山溝谷,以白岩溪為主的一條曲折蜿蜒的溪谷,周圍有6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平均海拔為600米,相對高差650米,最高山峰海拔1093m。氣候為亞熱帶季風山地氣候,四季明顯。年均溫14-17℃;無霜期260天,年均降水量1400-2100mm。由於谷底小氣候的影響,冬季溪谷水面氣溫較高,保護區土壤以紅壤、黃紅壤為主,另有少量黃壤和粗骨性黃壤分布。紅壤分布於海拔790m以下山坡,黃紅壤分布於790~1000m的山坡地帶,與黃壤成複合狀分布。屏南的 鴛鴦溪有4條,第一條位於屏南、周寧、政和三縣交界處的白岩溪,溪長14公里,即為保護區,白岩溪有8個清潭,棲息的鴛鴦最多。其中 瓮潭是一個入口僅1米寬,潭深為80米長、40米寬,兩岸為陡壁的大潭,是鴛鴦趣冬最集中的地區。每年旅居的鴛鴦有100-400對,溪畔山上有獼猴分布。第二條位於屏南 棠口溪中游,溪長10公里。第三條是屏南的石塘溪,溪長10公里。第四條位於屏南霍塘溪上游,溪長6公里。後三條溪不屬於保護區,棲息鴛鴦有時達二、三百對。
植物資源
保護區有500多種植物。海拔800米以下為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為甜櫧、細葉青岡、羅浮栲、毛冬青等;海拔800米以上為常綠針葉林,主要樹種為馬尾松;保護區森林面積411公頃,灌木林236公頃。林內酸棗、野梨、野柿等植物繁多,為獼猴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區內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毛竹林、山地矮林、山地灌叢等8個植被型21個群系32個群叢。已查明區內分布植物種類有150科431屬745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8種,其 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南方紅豆杉、銀杏等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花櫚木、喜樹、閩楠、福建柏、傘花木等6種。福建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福建櫻桃、柳杉、三尖杉、油杉、紅楠等8種,此外有蘭科植物30多種。
動物資源
保護區動物地理區劃屬東洋界 華中區東部丘陵平原亞區,已查明野生脊椎動物有74科130屬182種,其中鳥類30科90種、獸類19科36種、爬行類15科30種、兩棲類10科26種。保護區獸類有金錢豹、麝、虎、水獺、穿山甲、豪豬等;國家保護動物一級有金錢豹,二級有鴛鴦、獼猴、麝、大靈貓、水獺、穿山甲、白鷳、草等10多種。
鴛鴦
雁形目,鴨科,為中型游禽,體長40cm。雌雄異色。雄鳥羽色鮮艷華麗,頭具銅赤、輝紫、白等顏色組成的羽冠,眼後具白色眉紋,翅上有一對栗黃色帆狀直立羽;雌鳥頭、背均灰褐色,無冠羽和帆羽。鴛鴦為候鳥,在東北黑龍江的松花江、 鴨綠江、 圖們江一帶繁殖,越冬分布區在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等地。鴛鴦為雜食性,遷徙季節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繁殖季節以動物性食物為主,如:蛙、魚類、昆蟲等。
鴛鴦多群居,大群15-20對,小群只4-5對。人們將其視為“愛情”、“友誼”的象徵,具有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