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高約10-3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3毫米,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棕色,頂端漸尖,邊緣全緣。葉近生或遠生;葉柄長5-15厘米,禾稈色,光滑無毛;葉片卵狀披針形,長約5-15厘米,中部最寬,寬約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缺刻和加厚的軟骨質邊,平直或波狀。中脈在葉片表面凹陷呈溝槽,側脈兩面明顯,不達葉邊,小脈不明顯。葉片紙質,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兩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圓形,在葉片中脈兩側各一行,位於中脈與葉緣之間,在葉片背面凹陷,在葉片表面呈乳狀突起;孢子表面有短刺狀突起。
產地分布屋久假瘤蕨[2]
產福建、浙江、江西、台灣、湖南、廣西和貴州等。日本、朝鮮也有。
生長習性
附生於林下溪邊石上,海拔250-800米。
水龍骨科·假瘤蕨屬
假瘤蕨屬 約有6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山地。中國有47種和1變種,主產西南、華南和台灣,少數達華北和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