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玉關天塹:“本關重崗峻岭,橫亘西北,國初,因山修築城池,以扼其沖,勢若天塹。”有關詩句則形容說;”鎖鑰重重障帝京,麾飛設設險樹旄旌。路從天際來高下,山自崑頭起峻平。樹擁蒼龍飛寶戟,石排白豹鍤神兵。我知天意興明運,故設雄關玉壘生。”
石閣雲台:“本關通,疊石為台,創自元時。其上四圍欄桿旋起,工巧壯麗,口口巍然,勢聳霄漢。”古人站在雲台上,曾發出這樣的感嘆:“誰把山岩用意鑽,構成台閣到天端。四窗風雨襟懷酒,萬里乾坤眼界寬。階砌每依雲氣滿,闌桿常掛斗光寒。”由於詩人至此流連忘返,結果是“碧苔紅蘚芒鞋濕,回首渾忘日已殘”。可見此處風光是多么迷人。
疊翠聯峰:“本關垂南有山,色蒼翠而形律,口遠觀望勢若螺髻,為金台八景之一”。(註:亦稱北京八景之一或燕京八景之一,即“居庸疊翠”)。
據後人考證,居庸疊翠的最佳景點,在居庸關城南五里,東園村附近。背靠虎峪的群山,山勢矗立,層巒疊贈送,古時候沿關溝生長著以十萬數計的黃松,可惜在明朝中葉,被一場大火燒個淨光,所以,儘管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在此附近刻石立碑,但古人所見景色現今是很難看到了。也有人認為“居庸疊翠”,是泛指關溝(即軍都徑)的山色風光,而不局限於關城附近,這也不無道理。明朝人張翔,在其《游疊翠山賦》中曾寫到:“我居庸之疊翠兮,壯一景於金台。……如萬雜之鞭蓉兮。當深秋而爛開。”他認為此山之層疊超過東海蓬萊,而蒼翠優於江南的九嶷山。他說此處“上有百尺之瀑布”,又有“松風之時聞。”由此看來,每年夏、秋的關溝,這樣美好的去處確實不止一兩處,不過大都集中在關溝關端,即上關以北至八達嶺一線罷了。
雙泉合壁:“本關城東,岩下,有雙泉湧出,勢若燕尾,順下縈紆,既散複合”。
湯泉瑞靄:“本關城西湯峪川,有水一區,溶溶不竭,暖氣薰蒸,冬夏如一。”對於這一溫泉,明朝詩人雷宗贊美說;“一畝方塘藏宿火,一壺元養先天。丹爐日暖流瓊液,瑤圃春融散紫煙。”而李宗樞在詩中則形容說;“靈岫盤幽澗,仙源衍巨泓。氣蒸銀漢碧,光射玉峰清。”
琴峽清音:“本關城北五龜山,懸崖之下,有水滴注,泠泠清音,宛若冰弦之狀。”另有史書記載:“居庸關城北八里為上關,又七里曰彈琴峽,水流石罅,聲若彈琴。”
其實,早在元代,彈琴峽就已經是一處非常有名的地方了。元代詩人陳孚在一首七絕中曾寫到:“月作琴徽風作弦,肖聲豈待指中傳。伯牙別有高山調,寫在疏鬆亂石邊。”(《剛中玉堂稿·彈琴峽》)而元代昭文館的大學士李溥光則在詩中對琴峽的景致別有一番體會,他覺得聽了此處的山水聲,認為“洗我從前箏笛耳,真聲原不在絲桐”。可見彈琴峽早在六百多年前,便是一處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駝山香霧:“本關城南十二里,有山,高下起伏儼若駝形,雲霧突起,氣味馥郁,故名。”詩人曾用“峰巒突兀勢崔嵬,十二駝峰次第開。霧擁山門無客到,橋橫松邊有僧來。”用以形容此地的清幽。
貞峪晴嵐:“本關東南二十五里有山,勢若虎踞,遠映晴輝,嵐光耀日,習習谷風時出其下。”虎峪,位於關溝南端東側,是一條山高林密的山谷,泉水潺潺。谷口便是史書不乏記載的元代皇帝的行宮所在地棗龍虎台。
明朝人雷宗對其稱讚說;“山回青霄以虎名,深紅淺綠自分明。四圍遠近云何翳,一望高低日正晴。爽氣不教行處人,清風偏向晚來生。幾回欲借王維筆,寫出無邊勝概情。”看來,詩人面對“無然太古”的勝景,感到他手中筆已無能為力對其進行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