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回水

尾礦回水量通過尾礦庫水量平衡計算,用回水率即回水量占尾礦漿含水量的百分數表示。回水率的確定既受尾礦庫水文地質、氣象條件和回水方式的制約,又要考慮水中殘餘選礦藥劑對生產的影響和外排水對環境的影響。

概念

尾礦處理過程中,將選礦廠尾礦漿中所含的水澄清、回收,供選礦廠復用的技術稱為尾礦回水。

計算

尾礦回水量通過尾礦庫水量平衡計算,用回水率即回水量占尾礦漿含水量的百分數表示。回水率的確定既受尾礦庫水文地質、氣象條件和回水方式的制約,又要考慮水中殘餘選礦藥劑對生產的影響和外排水對環境的影響。

意義

在水資源和能源日趨緊張,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的情況下,尾礦回水是節約用水、節省能源和保護環境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選礦生產容許的前題下應儘量提高回水率,減少尾礦水的排放。

類型

尾礦回水方式有尾礦庫回水和廠區回水兩種。尾礦回水方式的選擇應根據尾礦漿流量、濃度和地形條件等因素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一般而言,尾礦濃度較高,流量較小的有色金屬選礦廠,多採用尾礦庫回水,而尾礦濃度較低,流量較大的黑色金屬選礦廠,則常採用廠區回水。

特點

尾礦庫回水選礦廠排出的尾礦直接送入尾礦庫,進入水體後流動減緩並開始沉澱,隨澄清距離的增大,上層水逐漸澄清。在清水區設取水構築物取水送回選礦廠。取水構築物常用的有移動式(如浮船泵站、纜車泵站等)和固定式(如排水井、排水斜槽等)兩種。移動式取水構築物取水均衡,水質較好,可充分利用庫內尾回水的位能.節省電耗;固定式取水構築物雖無此優點,但造價低,操作方便。為滿足尾礦回水容許懸浮物含量的要求,在尾礦庫整個使用期內,取水構築物的位置都應滿足最小澄清距離的要求。尾礦庫回水的優點是庫內水面面積大,水的澄清條件好,回水水質好,回水率高(可達70%~80%甚至更高)。其缺點是尾礦庫距選礦廠較遠時,往返輸送回水水量,運營費較高。廠區回水在選礦廠附近設濃縮池以分離尾礦和水,上層溢流澄清水送回選礦廠。為提高濃縮池的澄清效果,還可添加助凝劑或採用濃縮加澄清的多級處理方法提高回水率。廠區回水的優點是可減小甚至取消尾礦庫回水系統,減小尾礦輸送系統的規模,從而降低工程造價,節省尾礦輸送和回水的電費。缺點是受濃縮池尺寸和最大排礦濃度的限制,回水率較低,懸浮物含量較高;而濃縮池的設定又提高了工程造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