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尾濱鷸

尖尾濱鷸

尖尾濱鷸(學名:Calidris acuminata)是鴴形目鷸科的鳥類,是體型略小而嘴短的濱鷸。頭頂棕色,眉紋色淺,胸皮黃色。特徵為下體具粗大的黑色縱紋。繁殖於西伯利亞;冬季遠至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及紐西蘭。棲於沼澤地帶及沿海灘涂、泥沼、湖泊及稻田。常與其他涉禽混群。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尖尾濱鷸尖尾濱鷸
尖尾濱鷸夏羽頭頂栗色,具黑色縱紋。後頸和側棕皮黃白色,具黑褐色縱紋;眉紋白色。眼先、頰、耳區白色,具窄的黑色條紋。上背、肩和三級飛羽黑褐色,具寬的皮黃褐色和棕栗色羽緣。下背、腰和中央尾上覆羽黑褐色,兩側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橫斑。尾褐色。中央尾羽最暗,呈黑褐色,具棕皮黃色或灰黃褐色羽緣。外側尾羽較短,為灰褐色,具白色羽緣;所有尾羽均較尖,尾呈楔形。初級飛羽黑褐色。羽軸多為白色。次級飛羽灰褐色,近尖端處羽緣白色。小覆羽黑褐色。中覆羽褐色,具黑色羽軸紋和灰黃褐色或棕色羽緣;大覆羽暗褐色,具白色尖端,形成翅上白色橫帶。頦、喉白色,微綴黑色斑點。臉、頸和上胸白色,綴有皮黃色或棕色,具密的黑褐色縱紋。下胸和兩脅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V形斑。尾下覆羽白色,具褐色縱紋。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微綴污灰色。

冬羽似夏羽。但頭頂棕色較淡。眉紋較明顯。耳區有一暗色斑。翕褐色,其皮黃褐色羽緣,扁褐色,具皮黃白色羽緣。下體主要為白色,頸和胸綴有灰色,具不明顯的褐色縱紋。有的呈黑色胸帶。幼鳥頭頂亮棕色。具長的乳黃白色眉紋;眼先和耳覆羽暗紅色。後頸皮黃色,具細的褐色縱紋、翕、肩和三級飛羽黑褐色,具栗色,白色和皮黃色羽緣。翅上覆羽褐色,具皮黃栗色羽緣。下體主要為白色,胸和前頸綴橙皮黃色,具細的黑褐色縱紋。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灰色或黃褐色。嘴微向下彎。腳綠色、褐色或黃色。飛翔時腳微超出尾端。

尖尾濱鷸的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63一114克,雌性48—93克;體長雄性164—223毫米,雌性130—212毫米;嘴峰雄性23—27毫米,雌性23—26毫米;翅雄性126—142毫米,雌性114—140毫米;尾雄性50一64毫米,雌性48—55毫米;跗跖雄性25—32毫米,雌性24—30毫米。

分布範圍

尖尾濱鷸尖尾濱鷸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生活習性

尖尾濱鷸尖尾濱鷸
尖尾濱鷸繁殖期主要棲息於西伯利亞凍原平原地帶,特別是有稀疏小柳樹和苔原植物的湖泊、水塘、溪流岸邊和附近的沼澤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河口以及附近的低草地和農田地帶。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在食物豐富的覓食地,也常集成大群。當受驚時常很快形成密集的群,並快速而協調地飛翔。它也常與其他鷸類混群活動和覓食。有危險時,也常採取就地蹲伏不動的方法逃避危險。有時待危險迫近時,才突然從地上飛起。常在有低矮草本植物的水邊乾草地上或淺水處活動和覓食。有時也在開闊的海邊潮澗地帶活動和覓食。

叫聲:輕柔的trrt或wheep聲,尖細如流水般的吱吱聲whit-whit, whit-it-it及輕微的呻吟聲。

尖尾濱鷸主要以蚊和其它昆蟲幼蟲為食。也吃小螺、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有時也吃植物種子。常邊走邊覓食。

生育繁殖

尖尾濱鷸繁殖於西伯利亞凍原帶。繁殖期6—8月。營巢於富有苔蘚和草本植物的濕地和生長有小柳樹灌叢地區。巢多置於草叢下的地面凹坑內。巢內墊有柳樹葉。每窩產卵4枚。卵的顏色為橄欖褐色或綠色。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9×27毫米。

保護級別

尖尾濱鷸尖尾濱鷸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