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濱鷸

大濱鷸

大濱鷸(學名:Calidris tenuirostris)為鷸科濱鷸屬的鳥類。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貴州、廣東、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圖)大濱鷸大濱鷸

大濱鷸夏羽頭頂灰褐色,具黑褐色縱紋;眉紋白色,但不清晰。臉和頸側、前頸白色,具細的黑褐色縱紋;貫眼紋黑褐色,但不甚明顯。背、肩和翅上覆羽灰褐色,具黑褐色軸紋及淡色羽緣;肩具顯著的栗紅色斑和白色羽緣。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微具黑色斑點或橫斑;尾淡灰褐色或黑褐色,具淡色端緣;飛羽灰褐色,初級飛羽羽軸白色。內側初級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一顯著白色翅斑。頦、喉白色。胸和兩脅也為白色,但具粗著的黑色亞端斑或橫斑,在胸部幾乎形成一整塊黑斑。兩脅和尾下面具心臟形黑色斑點。腹和肛區白色。翅下主要為白色。腋羽白色,微綴褐色。

冬羽上體和胸較淡、較灰,黑色軸紋不明顯,肩部栗紅色消失。胸部黑帶變為細的黑褐色縱紋或斑點。兩脅微具縱紋。

幼鳥和冬羽相似,但上體具皮黃白色羽緣;翕和肩黑褐色,具皮黃白色羽緣;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淡褐色、具皮黃白色羽緣和黑色羽乾紋及亞端斑;胸綴皮黃褐色。胸和兩脅具黑褐色斑點和縱紋。尤以胸較厚密而粗著。

大濱鷸大濱鷸
虹膜暗褐色。嘴較長,黑褐色,基部淡綠色。腳暗石板色或灰綠色。幼鳥較淡、較綠。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135—195克,雌性155—207克。體長雄性270—297毫米;雌性275—293毫米,嘴峰雄性40—45毫米,雌性40一46毫米;翅雄性168—197毫米;雌性177—191毫米;尾雄性58—76毫米,雌性63—71毫米;跗跖雄性31—34毫米;雌性29—33毫米。

分布範圍

(圖)大濱鷸大濱鷸

大濱鷸繁殖於歐亞大陸北部,從科拉半島、北海沿岸、往東到西伯利亞東部海岸的楚科奇半島;偶爾也見繁殖於西伯利亞森林凍原地帶;越冬於地中海、非洲、印度、緬甸、馬來半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偶爾也見越冬於紐西蘭。遷徙期間經過中國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島、香港和台灣。部分在中國廣東沿海、海南島和台灣越冬。

生活習性

大濱鷸大濱鷸
大濱鷸主要棲息于海岸、河口沙洲、以及附近沼澤地帶。遷徙期間也見於開闊的河流與湖泊沿岸地帶。常成群活動在河口沙灘和海岸潮澗地帶。

叫聲:低沉的chucker-chucker-chucker叫聲或雙音節的低哨音nyut-nyut。

大濱鷸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覓食時常將嘴插入泥中探覓食物,也常沿水邊淺水處或水邊沙灘和泥地上邊走邊覓食。

生育繁殖

大濱鷸大濱鷸
大濱鷸繁殖於西伯利亞北部凍原地帶。繁殖期為6—8月。營巢於多苔蘚和植物的凍原高原和岩石地帶。巢為地面的凹坑,內墊有枯草和苔蘚。通常置巢於水域附近草叢中或柳樹和矮小樺樹灌叢下。每窩產卵4枚。卵的顏色為灰黃色,被有紅褐色與青灰色細小斑點,鈍端有暗褐色線狀紋。卵的大小為41—45×30—32毫米。

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