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紅豆莪茂(煨、乘熱碎搗)、縮砂仁,各一兩。草豆蔻(煨)、青皮(去白瓤)、陳皮(去白)、乾姜(炮)、京三棱(煨、乘熱碎搗)、肉桂(去粗皮),各二兩。良姜、牽牛(炒香熟),各三兩。阿魏(醋化、去沙石、研)三兩。製法
上為末,水煮麵糊圓如梧子大。功能主治
治三氣弱,中焦積寒,脾虛不磨,飲食遲化,吃物頻傷,胸膈滿悶,脅肋療刺,嘔吐噦逆,噫醋噁心,腹脹腸鳴,心腹疼痛,噎塞膈氣,翻胃吐食,飲食減少。此藥無利性,不損氣,脾胃偏虛寒者最宜服。用途用量
每服三十粒,生姜橘皮湯下,溫湯亦得,不拘時。中藥方劑之小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