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抹香鯨亞科

小抹香鯨亞科

小抹香鯨亞科,抹香鯨科的細分。小抹香鯨(學名:Kogia breviceps)為抹香鯨科小抹香鯨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台灣海域等地,主要生活於熱帶至溫帶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好望角。

中文學名:小抹香鯨
拉丁學名:Pygmyspermwhale
別稱:侏儒抹香鯨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亞綱:真獸亞綱(Eutheria)
目:鯨目(Cetacea)
亞目:齒鯨亞目(Odontoceti)
科:抹香鯨科(Physeteridae)
亞科:抹香鯨亞科(Physeterinae)
屬:小抹香鯨屬
種:小抹香鯨
分布區域:分布於台灣海域等地,主要生活於熱帶至溫帶海域。

基本信息

小抹香鯨小抹香鯨
Kogiabreviceps抹香鯨
俗名:侏抹香鯨目名:鯨目科名:抹香鯨科屬名:小抹香鯨屬英文名:Pygmyspermwhale物種命名人及年代:Blainville,1838形態:頭部似抹香鯨但甚小,僅占體長的1/60,下頜短僅10~15厘米,口位於頭下面。呼吸孔位於頭頂偏左側。鐮形背鰭位於體中央稍後部,高度不及體長的5%,後緣凹人。鰭肢極近頭部。尾鰭幅廣,兩端尖。背部深藍灰色,腹部灰白色,眼及耳孔後有一白色帶止於鰭肢前方,鰭肢及尾鰭的下面白色。下頜每側有齒12~16枚,長約2厘米。上頜僅幾3~7枚小型痕跡齒。大小:體長可達3.4米,體重400公斤。生態:本種為外洋性,不結成大群,有1~5頭的小群。動作遲緩,小抹香鯨
噴氣不明顯,海上很少發現,有不少擱淺記錄。性成熟體長雄鯨2.7~3米,雌鯨2.O~2.8米,妊娠期約11個月,每產1胎。初生仔鯨體長1.2米,哺乳期約1年。食物:主要食物為章魚、魷魚,也食魚類和深海蟹類。物種信息:體長至少達3.7m,重500kg。體粗壯,但頭較小,約為體長的1/6。頭骨長400mm左右。吻部前突成三角形。噴氣孔遠較其他齒鯨位置靠前。下頜狹而短,不達吻端.其長為口角寬的2倍,位置上頜與鯊魚頜相似,有齒12~13或13~14或15~16枚。背面深鋼灰或藍灰,腹灰或帶淡紅或象牙色,頭兩側各有一新月形白斑。因其位於眼和牙後。頗似魚鰓,故常稱“偽鰓”。背鰭小,鐮形,位體中以後。鰭肢位置頗靠前,長圓形,前緣圓弧狀。尾鰭後緣略凸,中央有缺刻。胃含物中有烏賊、章魚,也吃魚類。喜三、五成群。出生時體長1m多,雌鯨2.7~2.8m。雄性2.7~3米性成熟。壽命17年以上。分布:分布很廣,北半球見於溫帶和熱帶海域,南半球南非、紐西蘭、澳大利亞等,我國見於台灣沿岸。

簡介

小抹香鯨體長至少達3.7m,重500kg。體粗壯,但頭較小,約為體 小抹香鯨
的1/6。頭骨長400mm左右。吻部前突成三角形。噴氣孔遠較其他齒鯨位置靠前。下頜狹而短,不達吻端.其長為口角寬的2倍,位置上頜與鯊魚頜相似,有齒12~13或13~14或15~16枚。背面深鋼灰或藍灰,腹灰或帶淡紅或象牙色,頭兩側各有一新月形白斑。因其位於眼和牙後。頗似魚鰓,故常稱“偽鰓”。背鰭小,鐮形,位體中以後。鰭肢位置頗靠前,長圓形,前緣圓弧狀。尾鰭後緣略凸,中央有缺刻。胃含物中有烏賊、章魚,也吃魚類。喜三、五成群。出生時體長1m多,雌鯨2.7~2.8m。雄性2.7~3米性成熟。壽命17年以上。

特徵

成年小抹香鯨是2月7日至3月4日米長,和新生兒約1.2米成人重量可能高達400公斤。頭部似抹香鯨但甚小,僅占體長的1/60,下頜短僅10~15厘米,口位於頭下面。呼吸孔位於頭頂偏左側。鐮形背鰭位於體中央稍後部,高度不及體長的5%,後緣凹人。鰭肢極近頭部。尾鰭幅廣,兩端尖。背部深藍灰色,腹部灰白色,眼及耳孔後有一白色帶止於鰭肢前方,鰭肢及尾鰭的下面白色。下頜每側有齒12~16枚,長約2厘米。上頜僅幾3~7枚小型痕跡齒。

鑑別

在海上,俾格米和小抹香鯨是有些難以區分。小抹香鯨增長,在一定程度更大的總長度,並更小,更圓,背鰭設定遠回到了身體。有一些重疊的特點,這2種最大程度,並鑑別必須謹慎。

生態

小抹香鯨小抹香鯨

本種為外洋性,不結成大群,有1~5頭的小群。動作遲緩,噴氣不明顯,海上很少發現,有不少擱淺記錄。性成熟體長雄鯨2.7~3米,雌鯨2.O~2.8米,妊娠期約11個月,每產1胎。初生仔鯨體長1.2米,哺乳期約1年。

食物

主要食物為章魚、魷魚,也食魚類和深海蟹類。

分布

分布很廣,北半球見於溫帶和熱帶海域,南半球南非、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台灣海域等地,主要生活於熱帶至溫帶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好望角。

生物學及行為

小抹香鯨的大部分瞄準了低於5或6個人的小團體。幾乎沒有任何已知的行為和對這一物種的生態。他們在海上罕見活著,但他們之間在某些領域最經常擱淺的小鯨魚。在海上看到的,他們一般出現緩慢和緩慢的,沒有明顯的打擊。所知甚少對侏儒抹香鯨生殖生物學。餵養習慣,根據胃內容物滯留動物研究表明,這頭足類物種,在飼料和深層水,較少,對深海魚和蝦

利用價值

小抹香鯨從來沒有獵殺商業。近年來,但是,一些已在斯里蘭卡的刺網漁業被殺,很可能他們在其他地方的刺網以及死亡。少數已經採取了沿海捕鯨作業過日本和印度尼西亞。

相關新聞

一頭小抹香鯨昨在南匯東灘現身,卻因搶救不及而死亡。有關專家正對之進行解剖,以弄清它的死因,並準備製作標本,供深入研究。記者昨晚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見到了這頭長江口海域初次發現的珍稀海洋動物。它的背部呈深灰色,皮膚上有不少雜亂淺劃痕,但沒有明顯的傷口。銀灰色的腹部已被切開,肚內淌出鮮紅的腸液和黃膠般的羊水。在場進行解剖的標本技師沈閃告訴我們,這是一頭成年雌性小抹香鯨,體長2.62米,重約250千克。解剖發現,它腹內已孕有一隻長31.5厘米、重1300克的胎兒,可惜也已死去。據上海水產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水域生態學專家鍾俊生教授介紹,小抹香鯨在分類學上屬於抹香鯨科、小抹香鯨屬,在自然界的數量非常稀少。它一般分布於亞熱帶、溫帶深水海域,在我國偶見於南海和台灣海域溪港、屏東東港附近,以烏賊、魚類、蟹類等為食。上海地區從未記錄到它的活動,因而對它了解甚少。至於它為何來到上海海域,又為何擱淺、死去,也一時難下結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