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小抹香鯨

擬小抹香鯨

擬小抹香鯨:體形極似小抹香鯨,但體較小。吻部鈍,下頜短小,口位於腹面。喉部有數條短而不規則的褶溝。背鰭比小抹香鯨的大,位於體中部,基底寬,梢端尖,後緣凹人,高度大於體長的5%。背部深藍灰色,腹部灰白色。上頜前端一般每側有退化的痕跡齒3枚,下頜每側有小型齒7~12枚。主要以魷魚為食,也吃食小型魚類和甲殼類。 成體體長可達2.7米,體重210公斤。 不集大群,通常有10頭以下的小群,從擱淺記錄中說明,群體中有母仔鯨、未成年個體及成年的兩性鯨。喜接近船隻游泳。性成熟體長2.1~2.2米,妊娠期約9個月,產仔盛期在夏季,每產l胎。初生仔鯨體長約1米,哺乳期5~6個月,離乳時體長約1.5米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地區、中國南海、台灣省海域。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概述

擬小抹香鯨擬小抹香鯨
中文學名:擬小抹香鯨
中文目名:鯨目
中文科名:抹香鯨科
中文屬名:小抹香鯨屬
中文俗名:矮抹香鯨
拉丁文名:Kogia simus
英文名:Dwarf sperm whal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Owen,1866

特點

物種信息:成體長2.1~2.7m,重136~276kg。體形頗似小抹香鯨,但體較小,具方形頭和強健的身體,向尾鰭急速變尖。下頜短而狹,頗似鯊魚。每側眼後有一稱作“偽鰓”的淡色線。喉部有幾條短而無規則的褶痕,與抹香鯨的相似。背部深藍灰,體側漸成淡灰。至腹面成白色。背鰭較高,位於體中,鐮刀狀,與寬吻海豚的背鰭相似。上頜有3枚痕跡性齒,下頜有齒8~11對,少數13對。常10頭左右為群。胃含物分析表明,它以頭足類為食,也吃甲殼類和深水魚。成熟雌鯨似每年一產仔,不少擱淺的正在哺乳的雌鯨已懷孕。雌性2.1~2.2m性成熟。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已知的記錄有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的聖路易斯奧比斯波、下加利福尼亞、夏威夷,我國見於台灣沿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