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小北門街道位於上海市南市區,與黃浦和盧灣三區交界地段,地處淮海路商業鬧市區之間。 小北門地區原屬邑廟區一部份和嵩山區一部份。在南市區建立之前並沒有小北門街道的建制名
稱。小北門街道地域解放前夕分屬邑廟、蓬萊、嵩山區。1950年,邑廟區政府設小北門冬防辦事處,1951年改為派出人員辦事處。1959年12月邑廟區與蓬萊區合併建立了南市區以後,1960年1月成立小北門街道辦事處。同年9月,調整管轄區域,將原露香園路街道泰瑞、貽慶、翁家、肇方、西馬居委會劃入,居委會增到14個。當時辦事處建立黨支部,由原嵩山區西藏南路辦事處所屬的桃源、同康、會稽和南陽等居委和原屬露香辦事處的大境、懷真、同慶、總弄等居委會並組成小北門街道。建立初期所屬居委共8個,後改建成為15個居委。1979年2月,小北門街道辦事處設於大方弄43號。1981年將南陽居委劃分成南陽、方西2個居民委員會,至此居委會達15個,有居民小組540個,常住戶口18275戶,49729人,其中回族261人,滿、彝、白等族14人。1993年7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調整了南市區部分街道辦事處建制,撤銷小北門街道辦事處,與原唐家灣街道辦事處和蓬萊路街道辦事處合併.建立了老西門街道辦事處。人文歷史
轄區地處老城廂,古建築和革命遺址較多。明末,顧氏建私家花園露香園,以盛產水蜜桃聞名,園內女紅精於刺繡,織品“顧繡”暢銷歐美及日本等地。明萬曆年間在城牆上建造關帝廟,清代改建為三層樓閣,稱大境閣。冬日登閣可
觀賞“滬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霽雪”。大境閣下現有上海市區僅存的30餘米古城牆,1992年開始修復樓閣。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和光緒二十四年(1899年)在四明公所兩次發生反帝流血案件。今四明公所門樓尚存,是上海人民反對法國殖民者擴張租界鬥爭的歷史見證。民國12年(1923年)在民國路(今人民路)振業里創辦的“上海書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出版機構,曾發行《嚮導》、《中國青年》、《新青年》、《共產黨宣言》等書刊。以上3處均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抗日戰爭時期,北門一帶被劃為難民區,街巷未遭破壞,但由於敵偽勢力猖獗,三教九流混雜,成為藏垢納污之地。轄區內“九畝地”一帶曾開設“綠寶”、“永安”、“同康”等5家賭窟,僅老西門到露香園路一段設有50多家典當、200餘處吸毒場所。金家坊夜市舊貨地攤公開買賣賊偷貨,曾是遠近聞名的銷贓市場。街道建設
解放後,人民政府厲行禁賭禁菸,經過大力整治,社會風氣好轉。為維護轄區社會秩序,街道辦事處於1987年在全區
率先成立街道治安聯防大隊,參加者2500餘人。街道開展民間調解工作,會同區法院建立街道民事糾紛審判站,成立由區法院、公安派出所、房管所和居委會幹部組成的泰瑞居委道德評議隊,發揮在職職工義務調解員作用,1987~1992年,共調處糾紛140起左右,成功率在90%以上。上海市司法局三次召開現場會,推廣泰瑞經驗。街道轄區內六年以來實現無重大惡性事件、無調解不當引起非正常死亡、無重大火災、無精神病患者重大肇事的“四無”目標。為改變轄區內房屋簡陋、地面坑窪多和垃圾成堆的狀況,市政、房管等部門對各條馬路修補拓寬,所有的石子路面全部翻修平整,對原有4000多幢房屋進行維修改建。1959年在淮海東路建造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桃源新村,1974~1980年相繼在復興東路雲南南路建多幢樓房,1987年在人民路建築2幢17層高樓。1990年,老西門路段被評為市級文明街。1992年,獲市二級衛生街道、市滅蠅先進街、市煙塵達標街道的稱號。社會經濟
小北門街道1988年成立社區教育委員會,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當年,6所國小與所在居委會建
立共建文明單位關係,成立以老幹部、先進工作者組成的鄉土教育講師團和由共青團員、民警等組成的校外輔導員、故事員隊伍,在四明公所、王若飛塑像、上海書店舊址、大境閣等地設立鄉土教育基地。1990年,街道廣泛蒐集北門史跡,拍攝《尋找北門歷史遺蹟》錄像片,在學校和居委會放映。自1958年組織家庭婦女參加集體生產以來,街道經濟逐步發展。1979年為解決回滬知識青年就業問題,街道成立勞動服務公司。1981年又成立合作聯社,在此基礎上建立社會勞動服務公司。至1992年,有儀表、五金、紡織以及百貨修配等38家工、商企業,從業人員402名。1992年產值3945.47萬元,上交稅收122.11萬元,利潤150.32萬元。 轄區內有市屬企業14家,其中有省版書店等,還有市百八店、冠生園等區屬企業274家以及個體戶442家。轄區有南市業餘大學1所、中學2所、國小6所。實驗國小和大境中學分別為部、市重點學校。轄區還有醫院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