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清病

小兒血清病

血清病是一種由於外來抗原性物質(異體動物血清和某些藥物,如青黴素、磺胺等)進入體內而引起的具有特徵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多呈急性或亞急性過程,血清病過程中出現體溫升高、蕁麻疹,關節症狀等

基本信息

概述

血清病是一種由於外來抗原性物質(異體動物血清和某些藥物,如青黴素、磺胺等)進入體內而引起的具有特徵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多呈急性或亞急性過程。血清病過程中出現體溫升高、蕁麻疹、關節症狀等。

病因

(一)發病原因
人體接受異類血清後,經過7~14h的潛伏時間開始發病,如果注射過動物血清的人再次注射同樣的血清,可加速血清反應。在兒科目前需要抗毒血清治療的疾病幾乎只有白喉和破傷風。
某些藥物如青黴素、磺胺等也可以引起血清病。
(二)發病機制
血清病是Ⅲ型變態反應性疾病的典型例子,在抗原過剩的情況下,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沉積於全身毛細血管的基底膜上,激活補體,造成組織損害。
免疫複合物激活補體,游離過敏毒素,進一步釋放組胺,增強血管通透性;並產生趨化因子,使中性粒細胞聚集,聚集的中性粒細胞吞噬抗原抗體複合物,釋放出溶酶體引起局部組織損傷。此外,抗原抗體複合物還可活化激肽系統,產生急性炎症性作用,少數嚴重病例可出現腎小球腎炎和血清中補體成分下降。血清病過程中出現的蕁麻疹為IgE類抗體引起,而關節的症狀是IgG和IgM抗體與抗原組成的免疫複合物在關節沉積的結果。

症狀

典型的血清病發生在注射異體抗原後的7~12天,也有遲至3周者,如既往有過同樣異體抗原的接觸,則症狀以快速方式出現,可在注射後1~3天出現症狀。主要症狀為發熱、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淋巴結腫大和關節酸痛,體溫上升(38~40℃)常為最先出現的症狀,但有時也可先見皮疹或二者同時出現,皮疹大多為蕁麻疹,偶見麻疹或猩紅熱樣皮疹、環形疹、紫癜,亦可幾種類型的皮疹夾雜在一起,皮疹經常先出現於注射血清部位,短時間內蔓延全身,受壓部位皮疹往往較密較深,如系腰帶處,病情較重者,眼瞼、面頰,甚至手腳都顯水腫,全身淋巴結腫大為常見症狀,關節酸痛不多見,局部紅腫者罕少,但大小關節都可波及。如踝、膝、腰、腕、指趾。本病一般為自限過程,病人多在7~10天恢復,大多數患兒一般狀況好,一切症狀與體徵都能逐步自行性消退。
結合注射血清或使用青黴素、磺胺等藥物的歷史和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診斷並不困難。

 治療

1、立即停用有關藥物立即停用異體動物血清或有關藥物,避免大量新抗原的再次刺激。
2、阿司匹林和抗組織胺治療對阿司匹林和抗組織胺治療反應良好。
3、腎上腺素注射腎上腺素可使蕁麻疹迅速消退,但效果只是暫時的。
4、激素治療關節炎、腎臟或神經系統合併症較重時,應適當考慮激素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