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脊髓損傷

cord in

基本信息

概述

脊髓損傷(spinalcordinjury)是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脊柱,引起脊椎骨的骨折或累及脊髓神經節的損傷,可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兩類。

病因

(一)發病原因
重物衝擊腰背部,後仰跌倒背部撞擊於凸起的石塊上,或腰背部的擠壓傷等直接暴力可造成與外力作用部位一致的脊髓損傷,臨床中較少見;高處落下,頭部的打擊和脊柱的過伸,過屈或扭轉,造成椎體的骨折,脫位或脊髓的血液循環障礙均可引起脊髓的間接損傷,兒童期引起脊髓損傷的最常見的原因是墜落傷(56%),其次是車禍傷(23%),在成人,常見得損傷部位是胸腰移行段,其次是頸椎;而在兒童,最常見的脊髓損傷水平是頸髓(57%),其次是腰段(16.5%),胸段脊髓受肋骨和骨性胸廓的保護支撐,受傷的機會較少。
(二)發病機制
病理改變可分為:
1.脊髓震盪又稱脊髓休克,傷後立即發生的短暫性脊髓功能喪失,無肉眼可見的損傷。
2.脊髓挫裂傷脊髓呈部分或完全斷裂,有碎爛,出血,水腫和液化壞死,腦脊液呈血性,血管的刺激痙攣可使上下數個脊髓節段的血供障礙,以至於損傷平面更廣泛,後期,損傷局部可有脊髓液化壞死形成的大小不等空泡,周圍膠質瘢痕和纖維組織增生,蛛網膜粘連增厚,形成囊腫。
3.脊髓受壓突入椎管內的骨折片,脫位的椎骨,撕裂的韌帶及脊髓外的血腫等均可壓迫脊髓,產生神經功能障礙。
4.脊髓缺血和中央出血性壞死脊髓的微血管的破裂,血管的痙攣或血栓形成均可導致脊髓的缺血性損害,產生液化壞死,靜脈的回流受阻還可導致脊髓水腫,近來的研究顯示,脊髓損傷時,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的過度釋放易導致脊髓血管的痙攣阻塞,出現中央出血性壞死。

治療

(一)治療
1.外傷早期一定要制動,對於懷疑脊柱骨折的患兒,切不可讓其站立或坐起,必要時可給予鎮靜藥;搬運患兒時禁忌一人抱起或二人對抬,因可使脊椎彎曲加重脊髓損傷;搬運過程中要保持脊柱的固定,最好用平板或擔架轉運,並使頭部牽引保持中間位置。
2.非手術治療主要是減少脊髓進一步受壓,促使肢體神經功能的恢復。常用的方法有椎體脫位閉合復位術和藥物治療,臨床常用甘露醇、呋塞米(速尿)和激素來減輕急性期脊髓水腫;血管擴張性藥物或納絡酮減輕脊髓內微血管的痙攣,防止繼發性脊髓中央缺血壞死;高壓氧治療能改善脊髓缺氧缺血。
3.手術治療目的主要是解除脊髓的壓迫,防治繼發性損傷。適用於X線已明確椎骨脫位和骨折片突入椎管內者;傷後神經症狀進行性加重者;傷後脊髓功能有部分恢復,後期改善停止或重又加重者。但當脊椎脫位超過椎體的1/2以上,臨床表現完全性損傷時,手術治療為相對適應證。
4.後期治療主要是防治褥瘡、泌尿系統感染和肢體的攣縮,應加強肢體被動性功能鍛鍊的康復治療。
(二)預後
與損傷程度和部位有關,若為脊髓震盪,經正確處理後預後良好;若損傷平面廣泛,脊髓完全斷裂等嚴重病變,則預後較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