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尿石症

小兒尿石症主要是膀胱及尿道結石,多見於4歲以下,腎及輸尿管結石無明顯年齡差異。

基本信息

概述

泌尿繫結石(urolithiasis)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絕大多數來自膀胱和腎臟的結石,少數原發於尿道內的結石則常繼發於尿道狹窄或尿道憩室,早在古代時期就有所記載,中醫稱其為“石淋”或“砂淋”。本病與環境,全身性疾病以及泌尿系統其他疾病有密切關係,結石形成機制未完全闡明。

病因

(一)發病原因
尿石由尿液中所含的晶體與膠體沉積,集聚而成,結石形成的因素可能是綜合性的,不同成分和不同部位結石的形成顯然不盡相同,有些與外界環境有關,有些則與患兒內在因素有關,如營養不良,維生素A缺乏,地理環境,飲食習慣,遺傳趨向,代謝改變和尿路局部改變,均為重要因素,例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尿路梗阻,感染,異物等,與尿石形成的關係已完全肯定,雖然部分腎結石有明確的原因,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小管酸中毒,海綿腎,痛風,異物,長期臥床,梗阻和感染等,但大多數含鈣結石的形成原因目前仍不能完滿解釋。
1.結石形成的有關因素
(1)尿液質和量的改變:
①尿中形成結石的物質濃度過高:多見的為尿中鈣,草酸或尿酸的排出量增加,尿量少和尿液濃縮,可致尿中所有溶質濃度增高。
②尿pH值改變。
③尿中抑制晶體沉澱物質減少:如枸櫞酸,焦磷酸鹽,酸性黏多糖,鎂等減少。
④尿中的菌落,壞死組織,膿塊均可成為結石核心。
(2)泌尿系統局部因素:
①尿淤滯:如尿路狹窄,梗阻,憩室可使尿液淤積,成石物質沉積。
②尿路異物:如長期留置的導管,不可吸收的縫線,彈片,塑膠管,頭髮夾等,都可成為結石的附著體。
(3)全身因素:
①新陳代謝異常: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鈣,磷代謝異常,可致高尿鈣症;痛風病時尿酸排出增多;家族性遺傳性胱氨酸代謝異常,可致胱氨酸結石。
②飲食結構:兒童缺乏動物蛋白,易發生膀胱結石,動物蛋白,維生素D攝入過多,纖維素過少,易誘發上尿路結石,飲水少,尿濃縮,晶體易形。

症狀

小兒尿石症的症狀:
出冷汗低熱腹股溝疼痛急性尿瀦留尿急尿頻尿痛膿尿
小兒尿石症主要是膀胱及尿道結石,多見於4歲以下,腎及輸尿管結石無明顯年齡差異,腎結石可是單發,但多發也不少見,尤以繼發於腎盂輸尿管連線部梗阻的病例,雙側腎結石約占20%。
1.腎結石血尿是腎結石的主要症狀,多於劇烈活動後出現,有時血尿較輕,只能在顯微鏡下見到多數紅細胞,腰或腹股溝疼痛是腎結石的重要表現,在乳幼兒不會申訴時,則可哭鬧,甚至嘔吐,顏面蒼白,並出冷汗,有一部分病例以全身症狀就診,如低熱,食欲不振,消瘦,生長發育遲滯等,尿檢查可有多數白細胞,即尿路感染症狀,偶見腎結石以急性無尿為首發症狀,這是由於腎-腎反射所致。
2.輸尿管結石症狀與腎結石基本相同,主要症狀是排尿困難和排尿疼痛,排尿困難和疼痛時輕時重,痛重時小兒異常痛苦,以手牽拉或揉摩陰莖和會陰部,有時有尿中斷現象,改變體位後才能繼續排尿,小兒可有慢性尿瀦留,尿滴瀝以及排尿極度困難以致脫肛,由於小兒牽拉陰莖使其經常處於半勃起狀態,故常比同年齡小兒陰莖大,只是輸尿管膀胱壁段結石可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
3.膀胱結石膀胱結石都伴感染,因之也都有膿尿。
4.尿道結石一般是單發,如嵌頓於前尿道,可在陰莖部觸及結石,並常見終末血尿,常有急性尿瀦留,如考慮到尿路結石時,腹部X線平片可檢出含鈣的不透X線結石,胱氨酸及感染性結石可呈淡不透X線者,而透X線結石則可經B型超聲和靜脈尿路造影或CT呈陽性充盈缺損而被檢出,如診斷有結石須做全套尿路功能及放射線檢查以檢出有無尿路滯留,梗阻及感染,約1/4尿路結石患兒有膀胱輸尿管反流,作為病因的追查,應檢查經手術,內腔鏡取出或自行排出結石的理化性質,並行結晶形態分析,也須注意代謝異常的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