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飲茶

將飲茶

《將飲茶》是當代作家楊絳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1987年5月。 該書作為楊絳的回憶錄,講述了其父親、姑母的生平際遇,錢鍾書創作作品的情景,及夫妻二人文革時期的遭遇。作者以細膩傳神而又幽默風趣的文筆記人敘事,不僅活畫出人物形象,也描繪出時代氛圍,使該書在貌似輕鬆恬然中富於深刻雋永的人生意蘊和探賾索隱的史料價值。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由五篇回憶性文章組成,其中《回憶我的父親》展現了作者所了解的父親楊蔭杭的一生。讀書時的父親在北洋公學中敢於挺身而出,與鬧風潮的同學一起被開除。工作後,父親不畏權貴豪強施加的壓力,堅持判處殺人惡棍死刑;父親為追求正義而不惜放棄高位辭職回南。生活中的父親凝重有威而又和藹可親,在教育子女上是順其天性、自由發展。

《回憶我的姑母》是作者對三姑母楊蔭榆的生平及一些生活瑣事的回憶。《記錢鍾書與〈圍城〉》則詳述了錢鍾書創作小說《圍城》的背景及情形,並收錄《收藏了十五年的附識》一則短文,記載錢鍾書對前文的評價。《丙午丁未年紀事》是作者對動亂的文革初期夫婦兩人生活遭遇的追憶。《隱身衣》透露了楊絳先生願隱身人間的“卑微”願望。

作品目錄

孟婆茶(胡思亂想,代序)
回憶我的父親
回憶我的姑母
記錢鍾書與《圍城》
收藏了十五年的附識
丙午丁未年紀事(烏雲與金邊)
隱身衣(廢話,代後記)

創作背景

據楊絳先生在文章前言寫道,《回憶我的父親》和《回憶我的姑母》均是她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邀請而寫。《丙午丁未年紀事》,楊絳先生稱記的是一個“陪斗者”的經歷,僅僅是這場“大革命”的小小一個側面。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楊絳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對父母之間“無話不談”的愛情和母親沉靜、大度、溫婉、優美、默默奉獻的品性有著細膩的刻畫,字裡行間表達了對和諧、溫暖的家庭生活的熱愛和感恩。 而這樣的父母關係,尤其是母親“賢妻良母”型的品性和行為對楊絳女性意識的形成起到了 “耳濡目染”“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作用,成為她孜孜追求的美德。

《回憶我的姑母》中,作者以一個孩童的眼光,記述了楊蔭榆的生平及生活細節,展現了一位由反抗封建婚姻而投身社會,由政治上的短視而終被歷史潮流淘汰的人物坎坷一生。即使是因婚姻、事業的失敗而變得越來越古怪的三姑母,作者也能從三姑母諸多“怪癖”的做法中窺探到深藏於女性內心的“愛的柔軟”。比如她對大家視為“公敵”的一隻貓的同情和她對侄女的婚姻生活表現出的祝福;她挺身而起為遭受日軍蹂躪的鄰居去和日本軍官講理、包容被日軍追趕的婦女以及被日寇殘殺的結局,無不包含著作者對姑母深藏內心的愛的理解。

在回憶錢鍾書與《圍城》時,楊絳先生坦言“好比學士通人熟悉古詩文里詞句的來歷,我熟悉故事裡人物和情節的來歷。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資格為《圍城》做注釋的,該是我了。”在這一篇散文中,楊絳先生將現實與《圍城》中廣大讀者假想的現實一一解答,力求寫實,並且在敘述錢鍾書時運用一個“痴氣”,摻雜魔幻色彩,不是大文豪錢鍾書,而是一個時時泛著痴氣的丈夫,在這樣樸素的訴說中讓讀者體會到的是家庭的溫暖和無盡的愛。

該書結尾,楊絳提出凡間就有隱身衣,只不過是由“卑微”製成。世人不願意穿,世間多的是爭名逐利,出類拔萃,怎么會願意庸碌一生,不為人知,生來無人喜,去後無人知。而楊絳先生看得見路邊花草,雖不及玫瑰牡丹芬芳馥郁,卻也是報答雨露陽光的恩情。她愛東坡的“萬人如海一身藏”,喜愛自由隨心的生活。“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這大概是楊絳先生的心聲,她願意披上卑微的隱身衣,在人間看世間百態,而不是戴面具扮演不同角色。她也風趣描述了英國《隱形人》的種種難堪,笑稱那是“死心眼兒的科學製造”。無論是仙家法寶還是凡間的隱身衣,“但無論如何,隱身衣總比國王的新裝好。”

藝術特色

亦虛亦實的魔幻特色

該書開篇代序《孟婆茶》,這便是俗話里的孟婆湯,一個人到人生的彼岸的必喝之茶。先生將讀者帶入夢境,頗有魔幻色彩。《將飲茶》的最後一篇《隱身衣》被先生低調地稱為“廢話”,而部分讀者認為這廢話倒像孟大姐的茶,喝了有些輕飄飄,似乎也想要隱身,悠閒自得。隱身者,不外乎幾種,庸庸碌碌的平凡人,不問世事的出家人,寧靜超凡的能人大師。有的人沒有超人之術,而作為世界的一員而存在,自然成為隱身人,有的人卻通曉世事而保持本心,不願外物打擾而虔心做自己的事,為自己披上隱身衣。楊絳一家都是這樣的人,也在相互交流廢話玩笑中見出些許真意。對於仙家法寶,楊絳夫妻二人都要隱身衣,出去同游。在飄飄乎的氣氛中可以感受到二人的默契和相知相惜。

憶人繪人的忠實魅力

對父親的回憶,作者在文章開始前便說:“我只寫了一份父親的簡歷,對於提出的問題,不敢亂說,沒有解答。……近年來追憶思索,頗多感觸,所以想盡我的理解,寫一份可供參閱的資料。”對於父親的回憶,是作為四女兒的“我”對於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進行描述。寫父母之間的無話不談、非凡默契,“我”作為“老小”不允許插嘴,只能個人理解和領會,也正是在這一知半解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想法。與史學家不同,楊絳先生沒有從父親的成就、貢獻等方面對父親進行闡述和褒獎,反而,以一種忠實原則,站在女兒的角度運用白描的手法清淡托出父親的作為和成績,對於那些傲人的成果,沒有刻翠裁紅的感嘆驚訝,只是平淡地向人們娓娓道來。

作品評價

戰亂時期的楊家,輾轉困苦,甚至在楊蔭杭重病,家無所用,靠接濟度日。楊絳自己說,只期盼著親戚能資助自己讀書就好,否則就去做童工。這樣的境況下,看不到文字悲楚,依然是平和而樂觀,沒有絲毫抱怨。一切所經歷的動盪、兇險,都淡淡地在筆端流瀉,仿佛一桌家常菜。——《人民日報》

《記錢鍾書與〈圍城〉》這篇文章的內容,不但是實情,而且是“秘聞”。要不是作者一點一滴地向我詢問,而且勤奮地寫下來,有好些事跡我自己也快忘記了。文筆之佳,不待言也!——作家、學者錢鍾書

作者簡介

楊絳 楊絳

楊絳(1911—2016),原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後清華大學研究生院肄業。1935年赴英法留學,1938年回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系任教。1952年調入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洗澡》《幹校六記》《我們仨》《將飲茶》《稱心如意》等。譯作:《唐·吉訶德》《小癩子》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