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大藏經文獻
介紹
關於本書之作者問題,漢譯本未載作者之名;然西藏譯本則謂系龍樹所作。義大利學者圖奇(G. Tucci)嘗於尼泊爾發現梵本之殘卷,內缺第三與第五章。經校訂後,附英譯刊行。其後,弗勞瓦爾納(E. Frauwallner)復將梵本第一章譯成德文出版。又,日本學者和田秀夫、中村元等人均曾對本書加以研究。此外,漢譯中類似的文獻,有唐·義淨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一卷,及其二異譯本《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與《勸發諸王要偈》。
一卷。陳·真諦譯。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冊。系作者站在大乘佛教立場,論述國王、國民應該實踐正法之著作。內分五章,即︰安樂解脫、雜、菩提資糧、正教王、出家正行。其中,第一章,首先論述佛教的世界觀、批判外教徒的世界觀,並敘述業及緣起的教義。第二章,舉出善惡的行為,勸善行、誡惡行。第三章,論述依善行完成王者及佛的功德;王者應該建立寺塔、佛像及服務社會。第四章,詳論王者應行之道。第五章,敘述菩薩的十地思想及修行佛法之道。
大藏經文獻
關於本書之作者問題,漢譯本未載作者之名;然西藏譯本則謂系龍樹所作。義大利學者圖奇(G. Tucci)嘗於尼泊爾發現梵本之殘卷,內缺第三與第五章。經校訂後,附英譯刊行。其後,弗勞瓦爾納(E. Frauwallner)復將梵本第一章譯成德文出版。又,日本學者和田秀夫、中村元等人均曾對本書加以研究。此外,漢譯中類似的文獻,有唐·義淨譯《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一卷,及其二異譯本《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與《勸發諸王要偈》。
佛經名,大白馬寺僧玄嶷撰,佛經全文:甄正論卷上滯俗公子問於甄正先生曰...以躊躇。竟滯迷於言說。仰夷塗而顛躓。自懷此惑行積歲時。希為指南坐祛知北...。玉字之文結空之氣。既雲虛誕。誠如所言。大羅之天玄都之境。王京仙宇金闕天宮...
辯正論,凡八卷,唐代法琳著。又作辨正論、辯正理論。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佛光大辭典》中的解釋 《閱藏知津》中的解釋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的解說唐汴州刺史王志愔飲食精細,對賓下脫粟飯。商客有一騾,日行三百里,曾三十千不賣。市人報價雲十四千,愔曰:"四千金少,更增一千。"又令買單絲羅,匹至三千。愔...
譯文 人物生平 史料記載王覿(1036~1103年) 字明叟,王觀堂弟。時海陵如皋人。宋嘉祜四年(1059年)中進士,熙寧初年任潤州(今鎮江)推官,時值江浙大旱,覿恥於逢迎上官...
人物介紹 生平經歷王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七年後...
人物生平 文學成就 軼事典故 歷史評價 後世紀念王覿(1036-1103),字明叟,泰州如皋人(今屬江蘇省如皋市),王觀堂弟。王覿的著作有《諫疏》30卷,《奏議》30卷,《雜文》50卷,《內制》30卷...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歷史評價 代表作品.禮不踰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禮聞...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行役...
青蓮寶色旗是《封神演義》中上古人皇所設之旗之一。
之斷片等。諸論有俱舍論,龍樹之中論、回諍論、寶行王正論,及提婆之四百觀論...,於王舍城召開第一次經典結集,編纂佛陀之言教。此次結集恐系聚集多數佛弟子合誦...!akopadesa)、彌蘭王問經(Milindapan~ha^)、島史...
1以域而分 2刊印 3魯迅所讀 4佛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