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薹草屬
屬拉丁名:Carex
命名來源:[Nouv.Arch.Mus.Paris210:102.1888]
中國植物志:12:093
形態特徵
根狀莖長而匍匐,木質。稈高20-50厘米,粗3-4毫米,堅挺,三棱形,自基部以上至花序以下生葉,基部具褐色的宿存葉鞘。葉長於或短於稈;葉片平張,寬3-5毫米,下面初時疏被短柔毛,後漸變無毛,有乳頭狀突起,上面明顯粗糙,葉鞘長,鞘口疏被長柔毛。苞片與葉近同型,短於花序,但較支花序長得多。圓錐花序復出,長10-20厘米,具4-10個支花序;支花序近傘房狀,長2-3厘米,寬1.5-2厘米,單生,具5-12個小穗;支花序柄纖細,長6-8厘米,三棱形,疏被短柔毛;支花序軸銳三棱形,亦疏被短柔毛;小苞片鱗片狀,披針形,長3-4毫米,褐色,疏被短柔毛。小穗單性,雌雄同株異序,雄性支花序生於上部,雌性的生於下部;小穗從囊狀、內無花的枝先出葉中生出,雄性小穗長圓形,長6-10毫米,具多數雄花,但有時在基部具數朵雌花;雌性小穗長圓形,長7-10毫米,具多數密生的花,有時在頂端有少數雄花;小穗柄長3-5毫米。雄花鱗片披針形,長2.5-3.5毫米,頂端漸尖,膜質,褐色,具1條中脈;雌花鱗片披針形,長2.5-3.5毫米,頂端漸尖,褐白色,密生棕褐色斑點,具狹的白色膜質邊緣,有1條中脈。果囊斜展,短於鱗片,倒卵形,有時微偏斜倒卵形,微腫脹三棱形,長約2毫米,紙質,無毛,褐白色,密生棕褐色樹脂狀小點,腹面具2側脈,頂端驟縮成短喙,喙口斜截形。小堅果倒卵形,三棱形,長約1.2毫米,成熟時黃白色;花柱基部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4-6月。
產地分布
產於湖北、貴州、四川、雲南;生於山坡陰處、路旁、溝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
莎草科·苔草屬植物
莎草科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多年生草本,包括約70屬,4000種物種,且分布相當廣泛。苔草屬是莎草科中的一個屬,至今已知的共有約2000個種。大多數這些植物生活在寒帶或者文代會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