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父親愛的記憶

寫給父親愛的記憶

《寫給父親愛的記憶》,由中國書店於2010年01月出版。描述的是他少年崇尚“武學”,長大後學習軍事,三十年代初葉闖入文壇,他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學者型文人——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承上啟下者,是“有民族氣節的革命作家”。他的成名作——《八月的鄉村》被譽為世界反法西斯“抗戰文學的一面旗幟”——魯迅親自作序並稱其“是一部很好的書。”作為魯迅先生的學生和戰友,他是“魯迅精神”最堅定的貫徹者和承繼者之一,他斷言:“只要人類有將來,紀念魯迅的意義也就永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他少年崇尚“武學”,長大後學習軍事,三十年代初葉闖入文壇,他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學者型文人——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承上啟下者,是“有民族氣節的革命作家”。他的成名作——《八月的鄉村》被譽為世界反法西斯“抗戰文學的一面旗幟”——魯迅親自作序並稱其“是一部很好的書。”作為魯迅先生的學生和戰友,他是“魯迅精神”最堅定的貫徹者和承繼者之一,他斷言: “只要人類有將來,紀念魯迅的意義也就永在。”

全國抗戰時期,他兩次到延安,是共產黨剛正不阿的朋友。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他首先做《對當前文藝諸問題的我見》的發言,倡導“為了人類競取第一”的新英雄主義,毛澤東稱他是“極坦白豪爽的人”。

他主編《文化報》,創辦“魯迅文化出版社”為提高廣大民眾的覺悟和繁榮東北解放區文化做出貢獻。他謳歌工人階級的無私奉獻精神,抨擊官僚主義作風,因而成為“礦工的知音人”。

為了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和建立一個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而奮鬥終生,他無怨無悔。他將九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展示給讀者,請人民去檢驗。 為了真理的實現,他曾被國民黨特務綁架,也曾被“革命的扒手”們誣陷詆毀,苦難貧病沒有壓垮他的勇氣,鞭抽棍打不曾使他有絲毫的動搖……他是一個真正的人。

目錄

寫給父親/1

一 噩耗傳來/1

二 手術前後/57

1.第二次住進海軍總院/58

2.過年了/91

3.手術確定在元宵節/117

4.氣功師/138

5.“坐過來些,我有話同你們兩個人說……”/180

三 “六0六”的日日夜夜/263

後記/282

附錄一挺然一倔竹/284

附錄二 關於蕭軍同志問題的複查結論/289

附錄三 蕭軍生平(悼詞)/291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