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御史丞
官名。西漢御史大夫下有二丞,一稱御史中丞,一即御史丞,秩均千石。後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御史中丞為御史台長,大司空下設長史,御史丞遂廢。主要職業,彈劾百官。
御史台 唐御史台三院 御史台職責 御史要求 -
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始設,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唐御史台分為三院,監察御...
簡介 職權 功能 歷史沿革 責任 -
察
察,讀作 chá ,本意是仔細看,調查研究、細緻深刻地觀看。
部首筆畫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相關詞語 -
察舉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它的確立是從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開始的。察舉制不同於以前先秦時期的世襲制和從隋唐時建立的科舉制,它的主要...
簡介 產生背景 建立 發展 歷史 -
巡按御史
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御史的一種,隋朝設定。為制衡行政機構主官的非常派的朝廷或地方官員。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彈劾,也可由皇帝賦予直接審判行政官員之權力,並對...
簡介 職權 記載 -
唐代御史制度
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制度須不斷生長,又定須在現實環境現實要求下生長,制度決非憑空從某一種理論而產生,而系從現實中產生者。 唯此種現實中所產...
簡介 來源 實施 唐代御史特點 總結 -
道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是官名。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始設。唐御史台分為三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許可權廣。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廢御史台設都...
-
察舉制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確立。文帝的兩次詔舉,明確訂立了舉薦制度,有了科目,有了考試辦法,也分出了等級,這標...
簡介 -
巡鹽御史
巡鹽御史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官職,都察院監察御史奉命出巡鹽務時即稱為巡鹽御史,品級為正七品。《明史》卷七十三記載:巡鹽,兩淮一人,兩浙一人,長蘆一人,河東一...
簡介 記載 故事 -
左都御史
左都御史是封建社會設有專門行使監督職權的機構——都察院的長官。明代都察院設有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均為正二品。清代以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其品級幾經變化後定...
都察院職能 歷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