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是一部權威的對沖基金髮展史,充滿了對美國金融界人物戲劇性沉浮的引人入勝描述。在《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中,華爾街的生存之道、美國金融界的商業文化被演繹得出神入化。
《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的作者對該行業進行了包括300個小時訪談和無數內部檔案在內的深入調查,並在此基礎上,講述了關於對沖基金鮮為人知的故事:從該行業的鼻祖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到喬治·索羅斯,再到許多其他不那么出名但在這個領域同樣有影響力的人物,從1987年的股市暴跌,到網路泡沫,再到抵押貸款證券的崩潰。在這個過程中,對沖基金參透了市場的玄機,不斷賺取巨額財富。它們的創新改變了世界,孕育了特殊金融工具的新市場,改寫了資本主義的規則。
《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不僅僅是一部歷史,更是通向未來金融體系的視窗。
編輯推薦
《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基於對對沖基金行業領軍人物300個小時的真實訪談和無數的業內第一手資料,使《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成為一部權威的對沖基金史。
《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一經出版,便被彭博資訊提名為最著名的50本商務書之一,併入圍2010年《金融時報》-高盛商務圖書獎!
在《富可敵國:對沖基金與新精神的崛起》中,你將跟隨作者的腳步,深入對沖基金從開始出現到成長壯大的鮮為人知的歷程,經歷其中時而平靜時而波濤洶湧的種種精彩事件,真實體驗在每一次的交易和崩潰中他們的情緒激昂和無助。
專業書評
“《富可敵國》一書對如何在對沖基金這個神秘的領域成為億萬富翁這個模糊的問題提供了很大的啟示。塞巴斯蒂安﹒馬拉比以輕鬆的語氣講述了這個行業一系列為人熟知或不廣為人知的神奇人物,他描述了阿爾弗雷德·文斯洛·瓊斯的匪夷所思的經歷,這個曾經居無定所的新聞工作者、社會學家、大膽的反納粹分子於二戰後創立了第一隻‘對沖’投資基金。自那之後,我們看到了他對一系列投資巨頭的生動描述——從十足的賭徒麥可·史坦哈特,到大膽的流亡者喬治·索羅斯,到隨和的選股高手朱利安·羅伯遜,到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那些不走運的知識分子,再到現今的對沖基金業巨星們。儘管馬拉比用的是輕鬆的語氣,但他提出了一個非正統卻令人信服的結論:鑒於對沖基金資金如此龐大,它們很可能是社會用來承擔風險的最好的工具。任何對此有異議的人都將難以理解近來華爾街的崩潰這一事實。如果一個人對於將風險集中在那些他們的高層管理者用別人的錢來做賭注,並且傲慢地要求納稅人買單的大銀行覺得恐懼的話,那么,就像馬拉比所指出的,對沖基金就是一個消除恐懼的必要良策。”
——羅傑·洛溫斯坦(Roger Lowenstein),《華爾街的末日》一書作者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將我們帶入對沖基金這個神秘的領域,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傳授了金融知識。這本書講述的都是參加高風險遊戲的豐富多彩的人物。從頭至尾,馬拉比都以其慣有的睿智,幫助我們理解金融業中這個非常重要的轉變。”
——法里德·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後美國世界》一書作者
“當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創立第一隻對沖基金時,他根本不知道它會何去何從。塞巴斯蒂安﹒馬拉比肯定是現階段對對沖基金最敏銳的研究者,他在這本非常好的書中與你分享他的見解。”
——艾倫·布林德(Alan S Blinder)博士,Gordon S rentschler memorial的經濟學教授,《靜悄悄的革命:中央銀行走向現代》一書的作者
“一部引人入勝的歷史。馬拉比對關鍵人物做了生動地描述,同時也對不同金融歷史時期、不同投資風格的優勢根源進行了深入地討論。我向學術界及資產管理領域的同仁和學生強烈推薦這本書。”
——約翰.Y.坎貝爾(John Y. Campbell),哈佛大學經濟系主任,阿洛斯瑞特資本公司(Arrowstreet Capital)的合伙人
“《富可敵國》一書所帶來的啟發非常受歡迎…[馬拉比]對相關的金融理論有敏銳的洞察力,描述生。”
——《華爾街日報》
“很不錯...是權威的對沖基金史,對許多著名人物和他們充滿戲劇性的經濟起落引人入勝的描述。馬拉比將敘述與經濟理論和市場歷史進行了非常適當的穿插,而且他巧妙地用簡單而優雅的文字解釋了複雜的交易策略。”
——《華盛頓郵報》
“對一個行業的起起落落的精彩描述,在這個行業中,沒有幾個20多歲的對沖基金崇拜者了解他們的歷史。他們和愛管閒事的政治家應該在重蹈覆轍之前讀讀這本書。”
——《金融時報》
“馬拉比的書內容豐富,娛樂性強...”
——《新聞周刊》
“《富可敵國》一書是關於美國最賺錢的投資工具的專業入門書。[馬拉比的書]見解精闢,內容豐富,他善於講故事,作為財經作家也一樣優秀。”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時事縱觀’(NPR's All Things Considered)
“在《富可敵國》一書中,馬拉比記錄了對沖基金業輝煌的歷史。他不只解釋了最有錢的大亨們如何賺錢。他認為,對沖基金業有吸引力的不同之處是華爾街的未來,而且也可能能拯救華爾街。”
——《紐約時報書評》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關於對沖基金的歷史寫得很好,充滿睿智,取材得當。”
——格里高利·曼昆(Greg Mankiw)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的深入研究和清晰的寫作風格很吸引人...《富可敵國》一書深入剖析了對沖基金這個賺錢的行業,是當前最好、最引人入勝的金融書籍之一。”
——財經專業郵報(The Finance Professional's Post,紐約證券分析師協會的一個出版物)
“非常好的書”
——大衛﹒布魯克斯,《紐約時報》
“馬拉比...將專業知識與生動的講述很好地結合起來...是對一個鮮為人知的金融領域生動刺激的描寫。”
——《科克斯評論》
“《富可敵國》是對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對沖基金英雄的深入研究史,是一個關於開創一個成功且靈活的行業的格格不入、逆勢而為的知識分子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沒有他們,金融業仍將是因循守舊的。”
——《經濟學人》
媒體推薦
“目前為止對改變了金融結構、並將繼續改變金融結構的這個鮮為人知的行業最全面的描述。”
——《華爾街日報》
“非常好。”
——《紐約時報》大衛﹒布魯克斯
“一本極其令人滿意的書:一部金融市場最前沿的引人入勝的歷史,一個危機出現時這些鮮為人知的機構的現狀的扣人心弦的描述。”
——《衛報》(The Guardian)
“精彩。”
——《slate》雜誌
“一部精彩的對沖基金行業史,今年夏天的必讀書。”
——《紐約時報》
“馬拉比設法將那些奇聞逸事戲劇化,比如保羅﹒瓊斯預測到1987年的股市崩潰,還有喬治﹒索羅斯1992年成功狙擊英格蘭銀行。他深入了解了交易者的想法…並不著痕跡地增加了這個可讀性極高的故事的歷史性和學術性。”
——《金融時報》
“《富可敵國》是對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對沖基金英雄的深入研究史,是一個關於開創一個成功且靈活的行業的格格不入、逆勢而為的知識分子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沒有他們,金融業仍將是因循守舊的。”
——《經濟學人》
“[馬拉比的書] 見解精闢,內容豐富,他善於講故事,作為財經作家也一樣優秀。”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
“馬拉比的書內容豐富,娛樂性強。數十億美元的交易帳目和奢侈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引誘你轉行。”
——《新聞周刊》(Newsweek)
“…很不錯的書…”
——《經濟學原理》(Economic Principles)
“很精彩…權威的對沖基金史。”
——《愛爾蘭獨立報》(The Irish Independent)
“有說服力…一個誘人且可信的看法。”
——《展望》(Prospect)
“高明、引人入勝的分析…一部很好的書。”
——《愛爾蘭時報》(Irish Times)
“令人信服…[馬拉比]對相關的金融理論有敏銳的洞察力,描述生動…《富可敵國》也是目前為止對改變了金融結構、並將繼續改變金融結構的這個鮮為人知的行業最全面的描述。”
——《華爾街日報》
“富含信息和許多的軼事…其清晰明了可作為其他金融作家的典範。”
——愛爾蘭《星期日商業郵報》(Irish Sunday Business Post)
“很有意思。”
——《出版者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對一個鮮為人知的金融領域生動刺激的描寫。”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目錄
推薦序一 對沖基金:智慧的獨行俠,還是搗亂的壞孩子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
推薦序二 對沖基金與中國
劉震
中國首隻對沖基金負責人
易方達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
中文版序
引言 對沖基金與新精英的崛起
第1章 誰締造了對沖基金第一個神話
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1968年被《紐約》雜誌奉為業界“鼻祖”。到1968年,他的累計回報率幾乎高達5000%,這意味著1949年投資的10 000美元現在整整相當於480 000美元,他遠遠超過了他的競爭對手。但經過20年的輝煌後,瓊斯的投資優勢消失了,市場終於追上了他。
關鍵字: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 鼻祖
第2章 大額交易的高手
1971年,在《財富》雜誌公布的28隻最佳對沖基金中,史范柏公司是唯一一家在蕭條時期有所增長的。從1967年7月開創以來,公司獲得了361%的收益,這個業績比同時期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好36倍。在市場上打拚的28年裡,斯坦哈特只有3次虧損,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是八萬二千分之一。1979年秋天,他結束了一年的休假,又殺了回來,大步邁入20世紀80年代。
關鍵字: 麥可·斯坦哈特 史范柏公司 大額交易
第3章 趨勢分析時代來臨了
僅在1980年,商品公司就賺了4 200萬美元,這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因此,即使在對140名員工發放了1 300萬美元的獎金後,威瑪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仍然排名58。其後頂尖交易員的外流加上威瑪的大手大腳使公司陷入危機,歷史的重心開始轉移:從威瑪轉到一幫年輕人,從普林斯頓的悠閒舒適轉到紐約對沖基金的新一代。
關鍵字:海默·威瑪 麥可·馬庫斯 布魯斯·科夫勒商品公司
第4章 金融鍊金術
某雜誌的人物簡介說,索羅斯早在大多數基金經理知道東京在哪兒之前的好幾年就是全球投資的研究者,他從靜得可怕的曼哈頓交易大廳,到統治全球市場,並用5種語言和全球的金融家交談。《經濟學人》雜誌稱他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投資者”,而《財富》雜誌的封面故事則暗示他可能會作為“當代最有預見性的投資者”排在沃倫·巴菲特的前面。
關鍵字:喬治·索羅斯 量子基金 黑色星期一
第5章 這隻“大老虎”比任何人都懂股票
羅伯遜能找出千里馬的能力構成了他明顯的優勢,從1988年初到1992年底,老虎基金的收益連續5年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接下來的一年,羅伯遜超越了自己以往的紀錄,在扣除各種費用後,他給他的投資者們帶來了64%的回報率。據《商業周刊》估計, 1993年他的個人收入達到了10億美元。而由於老虎基金的成功,富有的投資者越來越開始把目光投向下一代的基金明星。
關鍵字:朱利安·羅伯遜 老虎基金
第6章 每次擾亂市場的都是他
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期貨最大的貿易商之一詹姆斯·埃爾金斯說:“每當保羅·都鐸·瓊斯走進場內,整個市場都會害怕。我的規模可能比他的規模大,但他的名望能讓他每次進入時都會把整個市場攪亂,反應令人矚目。”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沖基金已經大到足以改變各種市場,它們甚至可以壓倒政府。
關鍵字:保羅·都鐸·瓊斯 都鐸投資公司
第7章 狙擊英鎊的“白色星期三”
1992年,在德國馬克交易兩年後,德魯肯米勒上演了他職業生涯中最偉大的勝利——英鎊狙擊戰,他打破了歐洲貨幣秩序,奠定了對沖基金在全球金融中新興力量的地位。為了防止對本國貨幣的投機性攻擊,歐洲最終在1999年統一了貨幣,而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興經濟體卡在了盯住匯率政策上,這在未來10年給對沖基金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關鍵字:斯坦利·德魯肯米勒 喬治·索羅斯 英鎊危機
第8章 對沖基金的狂歡結束了嗎
到1994年9月,投資者已經從對沖基金抽回了約9億美元,而且撤資遠未結束。保羅·都鐸·瓊斯退還了資金的1/3,科夫勒在1995年6月決定退回資金的2/3,索羅斯也抱怨資金的規模。而受到致命打擊的斯坦哈特在1995年宣布退休,他的離開是對沖基金歷史的一個分水嶺:作為一個做了27年交易的奇才、三巨頭之一退出了這個行業。
關鍵字:格林斯潘 麥可·斯坦哈特 債券市場危機
第9章 是嗜血的金融大鱷,還是悲憫的救贖者
1997年9月下旬,索羅斯飛往香港參加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對他的接待儀式反映了他的雙重性。投機家索羅斯不出所料地受到譴責,但是,作為政治家和慈善家的索羅斯在會議上被大家交口稱讚。索羅斯像一個救贖犯罪的救世主,從奧林匹斯山走下來,但他遭受了釘在十字架上的痛苦。
關鍵字:索羅斯 亞洲金融危機
第10章 敵人就是自己
1998年8月是對沖基金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個月。到美國勞動節的時候,4隻基金里有3隻在虧損。梅里韋瑟和他的夥伴虧掉了資本的44%,即19億美元,他們算出這種損失的可能性在宇宙的整個壽命期限內都不會發生一次。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失敗提供了一個關於槓桿融資危險性的實例,然而,世界的反應不僅讓槓桿交易繼續進行,而且容忍其變本加厲。
關鍵字: 約翰·梅里韋瑟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第11章 巨觀型對沖基金時代的終結
2000年3月,在納斯達克開始下跌的時候,羅伯遜已經決定退出,他被打擊得太厲害而不想再去改變它了。4月28日,索羅斯也宣布量子基金從此將作為一個捐贈基金來管理。在短短一個月內,兩個最大也最有名的對沖基金落下了帷幕。至此,索羅斯似乎不再涉足他曾幫助創造的這個行業。但他大錯特錯了,現在為對沖基金寫墓志銘還為時尚早。
關鍵字:老虎基金 量子基金 科技股泡沫
第12章 機構投資者,對沖基金的新活力
首先將捐贈基金和對沖基金融合起來的是耶魯大學的大衛·斯文森。捐贈基金的資金湧入表明對沖基金這個行業遠未衰亡:新世紀剛開始幾年相對來說是巨觀型對沖基金的時代,但現在已被法拉龍之類的事件驅動型基金取而代之。隨著它們吸納更多的機構資金,對沖基金變得更壯大、更嫻熟、更有條不紊,它們正在成為一個真正的產業。
關鍵字: 大衛·斯文森 耶魯捐贈基金 湯姆·斯泰爾 法拉龍
第13章 不可複製的神秘“大獎章”
到2009年退休的時候,西蒙斯已經遠不止是個億萬富翁了。僅2006年一年,據說他的個人收入就達到了15億美元,相當於星巴克115 000名員工和好事多118 000名員工創造的企業利潤的總和。每次西蒙斯的照片登上財經雜誌封面,就有更多急切的機構資金湧入計量交易系統,然而,該基金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功的原因卻一直是個秘密。
關鍵字:詹姆斯·西蒙斯大獎章基金文藝復興科技公司
第14章 它可能引發火災,也可能是消防員
自從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崩潰,華爾街一直擔心下一個對沖基金的倒閉。現在,事情發生了,疤痕卻幾乎看不見。對沖基金的批評者仍然擔心這些高負債的惡魔可能影響整個體系,畢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就是這樣。但是,大本營投資集團已經證明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面:也許對沖基金有時可能引發火災,但它們也可能是消防員。
第15章 誰是風暴中最大的贏家
每一個新的時代都有一種新的失誤,為交易員創造新的機會。巨觀對沖基金的鼎盛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信貸對沖基金的鼎盛時期已經到來。約翰·保爾森就是新時代的喬治·索羅斯。截至2007年底,保爾森旗下的抵押貸款基金扣除費用後累計上漲了700%,產生了大約150億美元的利潤,保爾森本人賺了30-40億美元。
關鍵字:約翰·保爾森 信貸對沖基金
第16章 “剩”者為王
一隻精明的基金的基金——石溪資本計算發現,資產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下的對沖基金在2008年下降相對不多,虧損了12%,與此同時,石溪資本跟蹤的資產規模在10-100億美元之間的基金虧損了16%,而規模在100億美元以上的虧損了27%。然而,儘管損失慘重,但它們仍然是受羨慕和渴望的對象,仍然是現代資本主義最喜歡的打發時間的高手,它們毫不掩飾對金錢的追求。
關鍵字: 大本營投資集團 全身而退的小型對沖基金
結論 金融業的未來取決於對沖基金的過去
附錄:老虎基金創造了超額利潤嗎
譯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