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祉鄉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以烤菸、啤大麥、亞麻、油菜為主,其中以烤菸為支柱產業,在全鄉6個村委會均有種植,2005年共種植烤菸3000畝,6個村委會中有3個村委會的烤菸收入突破百萬元。
概況
密祉鄉位於彌渡縣西南部,東經100°19',北緯25°38',東北與彌渡縣苴力、寅街兩鎮接壤,西南與巍山、南澗兩縣毗鄰。國土面積140平方公里。轄興隆、中心、八士、永和、蓮峰、石麟6個村委會,36個自然村,分別為興隆村、茶房村、山高村、小西村、字啟里村、小東村、河西村、陽照村、密林村、河東村、八士村、田心村、大平地村、中和村、仁和里村、文盛街、安樂村、蓮花谷村、文波塘村、柳城村、土官村、巡捕村、大東村、李子園村、小景槽村、頭村、石麟村、安南村、二郎大村、二郎小村、瓦鋪村、安南村、蘭谷村、美谷上村、美谷中村、美谷下村,40個村民小組分別為:興隆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茶房六組、興隆七組、興隆八組、九組、十組、陽照、密林、河西、山高、小西、河東、小東、字啟里、八士一村、八士二村、八士三村、八士四村、田心村、大平地村、中和村、仁和里、文盛街、安樂村、蓮花谷、文波塘、柳城村、土官村、大東村、巡捕村、石麟村、安南村、二郎村、瓦鋪地、蘭谷村、美谷村,2006年末總人口16231人,距縣城30公里,海拔1800—3064米,森林覆蓋率達72.8%,居全州之首。2006年財政收入118萬元,人均純收入1081元。密祉鄉境內地形及地勢走向:鄉轄海拔最高點為太極頂3064米,最低點為密林村,為2050米,東西橫距為40公里,南北縱距35公里,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4.5℃—15.3℃,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7℃,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1℃,年降雨量為800㎜,汛期5—10月,枯季(11月—翌年4月),豐枯比為3.58:1。全鄉總人口16231,其中農業人口15765人,農業與非農人口的比例為34:1,少數民族人口362人,主要有彝、佤、拉祜等省數民族,其中彝族173人,占1%,佤族82人,占總人口0.5%,拉祜族40人,占總人口的0.2 %。人口密度為11.5人/平方公里。轄區耕地面積8159畝,人均占有耕地0.52畝,水田6112.11畝,旱地2046.79畝,土壤結構以通體壤(雞糞土)為主,適宜種植的糧食作物有水稻、包穀、大麥、蠶豆、小麥、豌豆、大豆、白雲豆等,適宜種植經濟作物有菸葉,蔬菜有白菜、青菜、花菜、茄子、黃瓜、蕃茄、辣子以及各種菜豆等,藥材有燈盞細辛、露水草、板蘭根、葛根、續斷等。
人文地理
物質文化遺產
1、古驛道風貌
文盛街茶馬古驛道,因地制宜,依山布局,打破了構圖方正,軸線分明的建築風格,道路(巷道)隨山勢曲直而布置,房屋就地勢的高低而組合。居所、民居建築多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也有“一顆印”式院落,土木結構,青瓦屋頂。房屋依山而建,一般由主房、廂房、面房、耳房組成,主房依山就勢而建,高於面房和耳房,主房的前面為面房,兩山側為耳房,主房下兩邊為廂房。解放前,大多數是木屋草頂,現98%為土木結構,瓦屋面。按傳統習俗,主房所有權屬父親,面房屬母親,耳房
屬兒女。文盛街市井設計,石板古道依山勢布局,有主街,有巷道,有溝渠也有暗溝,街依溝延伸。高低錯落,酷似江南集鎮,又近于山鎮特徵,別具一格,如一幅迷人的風景畫,有一種自然和人工巧合之完美,可算高原山區建築風格的一大特色。
2、魁閣(又稱魁星閣)
位於文盛街北出口處,青瓦覆蓋,鉤角飛檐,紅栓(今已剝蝕)頂層高高掛著“魁星閣”匾,古樸莊嚴。它坐北朝南,大門敞開,四級古台階,上至樓底平台,台上由大長古鑲邊砌成。跨入高門坎,閣內有一泥塑像。這神像一腳獨踩鰲頭,一腳高蹺頂斗,雙手高舉,分舉筆硯,圓眼環睜,作圈
點狀,甚為威嚴,象徵對文人的考核,傳說,他就是掌管科舉選儒大權之魁星神。成語“獨占鰲頭”即源於此。科舉時代喻為中狀元者,現多用於形容考試名列榜首之人。站在魁閣樓憑窗遠望,文盛街,密祉壩,東邊的村落可盡收眼底。閣樓四周的竹、桃、柳、塔汁樹及園圃,與閣樓構成一幅郁有蔥蔥,富有鄉村園林情趣的天然畫圖。
3、土主廟
在魁閣西側的三十米處,是一院三坊一照壁古色古香的建築。大門雖簡樸,但是不失古建典雅風格。進入大門,滿院花木,交相爭艷。花木皆植於約三米長,一米高的大花台上木錦花樹遮了半個院子,紫薇花樹高出院牆,花團錦簇,艷麗多姿,耀眼奪目。南廂房三間,北廂房三間,均衡排列。雕畫顯目的下殿,立有各色泥塑佛像,中間一尊,傳說是保一方平安的土主神像,古代常常在此祭祀,香火不斷。清代時期,文盛街利用此廟為義學,私塾。教師是本街貢生李元陽先生,在當時重男輕女的時代,李貢生打破教男不教女的封建陳規,學生實行男女均收,教的是“忠”、“孝”、“仁”、“愛”、“禮”、“樂”,許多現在八九十高齡的老人,都在上過學。上輩老人講,每每挑水或路過此廟,裡面常傳出朗朗讀書聲,令人駐足神往。它給文盛街增添了文化書香氣息,傳播下文化種子。經歲月的風雨剝蝕,現已失去了當年的光彩,除紫薇樹依然傲立開放外,房屋已殘破並改作它用。
4、文宮(今永和完小)
位於土主廟上方西側,從土主廟大門西上石塊鋪砌的小坡約百米到坡頭,即到文宮前平坦場地。登七級台階,進入文宮大門,便是四合院一進兩天井,古代是傳統藝術建築風格的大院。主院為一殿三廂樓房,東大門樓,是三層磚瓦土木結構的大樓,是文盛街“大木匠”劉京安負責設計建造的傳統建築。此樓高大,美觀而堅固,北廂房三間,有會客廳,辦公室,還有宿舍,北角側門進去,又是三方小院,用一敞院,西邊和南邊有一廂瓦房,東邊南邊是圍牆,此院既是花園休閒場所,又有教室、工作室。主院內有兩棵桂花樹,北邊一棵為金桂,南邊的是銀桂(後枯死)。正殿就是“孔聖先師”大殿。沿十級石梯登堂,兩側大柱有色彩,巨龍盤繞,大屋頂畫棟雕梁,各色圖案,五彩繽紛。殿前走廊各扇屏門,雕刻有龍、鳳、獅、虎和各類花鳥古代民間故事人物,山水形象各異,工筆精巧,栩栩如生。大殿神龕上除文昌帝君塑像外,又有檀香木精細雕刻的孔子牌位,兩旁是一副述說孔子生平業績的對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逢祭孔節日,許多鄉紳文士教師都來此殿頂膜拜,唱頌讚歌。此禮節紀念活動,解放後自然消失。文宮經多次易名,這所學校歷史悠久的“百年國小”培養出不少人才,在此讀書的學生中,有許多都在國家工、農、商、學、兵各行各業中成了骨幹和中堅力量,有的在大學、中學、國小任教;有的在省、州、市、縣級國家機關任職;有的在軍隊中擔任保衛國家安全之軍職。崇文重教的文宮,現在真正成了桃李芬芳,欣欣向榮,育人興國之福址。
5、聶家馬店
位於文盛街古道上方,離村委會100米。聶家馬店是當時茶馬古驛道上最大的一家馬店,面積3200㎡,從平面布局來看,為四合院、土木結構、青瓦屋頂,由主房、廂房、面房、耳房組成主房座西朝東,兩側為廂房,院內走道2.5米,長80m,走道兩邊有客房5間,供客商歇腳之用,後院有一過廳,主房兩側為馬廄有一口古井,深為20m,直徑0.8m。從功能上看,該馬店設施齊備,不愧為當時較為繁華的馬店。
6、楊家桂花店
位於文盛街古道上方,因院落中有一棵直徑約0.3m,10m的大桂花而得名,是古驛道上占地面積最大(4000㎡)的馬店,房屋布局錯落有致,構造較為複雜,房中有房,巷道環房屋布局,長110m,寬3m,房屋土木結構,正房左側與二房住入,右側有一過廳直進後院,為馬幫首領的豪宅區,廂房是客商住處,正房前有馬廄三間,且有單間馬廄和單間住宿,方便馬夫管馬。
7、古戲台
位於古驛道上,土木結構,上下兩層,走道居於整個樓台中央,兩側均有樓梯可上下戲台,戲台前用雕刻裝飾,上層為表演區域,下層供化妝準備用,後院供人住,占地450㎡,古戲台是集文化交流和戲曲藝術欣賞的集聚地,來往客商常聚於此,欣賞地方文化和解旅途之疲勞。
8、石家耕讀大院
位於古驛道中間段,大院整體為“三方一照壁”,前面是過廳夾一小院,大門過廳再進二門到後院,三進至布局,形成了風情濃郁,優雅的古樸風貌。石姓家族從南京經德苴阿助遷徒到密祉文盛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此院落里,歷代石姓老人都非常重視“耕讀”且文風很盛,家教甚嚴,故人才輩出,學子比比皆是,並獲 “太學生”匾額。清代出秀才,民國時有4個大學生,現代大學生達20多人,並有石紹程、石賢才、石天才、石興才等一批文化人、被鄉人譽為“雞樅窩”和紫竹林中的“文化大院”。
9、尹宜公故居
彌渡早期中共地下負責人,民歌《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者尹宜公,其故居也在文盛街中央,為土木結構,青瓦屋頂,長30.2米,寬11.6米,占地350.32㎡。由於歷史因素,部分房屋無人居住,急待修繕,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支持下,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完成。
10、周家巷道
主巷道長420米,支幹道一條與張家、戴家、楊家各大院相通到文盛街入口,長1100米。一條經過張家大廠分岔至李玉池、李玉正家大院長300米。巷道猶如雞腸子、“迷魂陣”,彎彎曲曲,依房屋布局,把古驛道上排建築融會貫通,戶戶相交,此路在古代的設計理念也居於在抵禦外來侵入方便反抗或隱蔽,也因此,巷道深厚的文化成了旅遊景點的又一大亮點。
11、李家大院
此院占地面積較大,房建結構較規範,並與其南的單院房相聯共進一大門。四枋房建完整,南北耳房健全。此院落為正東西向,主房座西向東,據實地考察其木作結構及木料質地,當為清末新建,局部枋、檁、雕刻已有糟朽。此院各房均為重檐,且外走廊部分(俗稱廈襠)均已被從檐柱一線裝修利用,僅留60cm左右坎沿。院天井較大,東西1013cm,南北913cm,基本呈正方形,故此院落呈“一顆印”格局。
12、碧雲庵
原名“飛來寺”,革命根據地之一,是文盛街後山坡上風光奇旎的古代佛教勝地。坐西朝東,屹立在古柏、桃李、桂林中,前面是層層梯田,下面是古木森森的梅家阱,南面是蔥籠秀美的打箐苗山,面是松林莽莽的鳳凰山,面近鄰仁和里(新村)。碧雲庵寺為一祖宗教建築群,建築群沿西依山建有照壁,大雄寶殿,西側有祖公壇、玉皇閣。“大雄寶殿”為單檐歇山建築,檐下為不雕垂花構件斗拱,其斗拱,檐枋等雕刻精美。殿內主要有用黃銅塑的“釋迦牟尼”像和用烏銅塑的“閨佗”像,其餘為太上老君、孔子等二十餘尊塑像,形成了三教同殿的宗教信仰。在“大雄寶殿”東西側,均有過廳,南面廂房為“祖公壇“,後為菜園,西面廂房為客房,後為花園,花園內有古茶花“九仙十八瓣”、玉蘭、松柏等古樹名花數十種,有10㎡左右的圓池,內設假山,花園集觀賞遊樂為一體,常有文人騷客聚於此,品棋詩畫山水。大殿東西房及正門過廳均為二重歇山殿閣式建築,莊嚴古樸,錯落有致。每逢民間太陽會、光陽會等會期,香客不止,絡繹不絕,正月十五期間,文盛街在此編扎龍燈。
13、水碾、水磨、水碓房
坐落在街南端玉帝山腳,小賴坡旁100米。始建年代無法考證。它的構造,為前輩人世代造福的功能至今在人們頭腦中仍難以磨滅。它是利用丫口子(安樂村)奔流而來的亞溪河水分流作動力碾米、磨麵、沖碓的。整個建築分三層,象一座多層樓台式的上層是大碾戶,內有一個大圓盤石槽,石碾通過下面的水輪鏇轉,傳到軸桿,驅動石碾沿石槽內轉動碾壓而出米粒,由碾子碾出的米光澤好,顆粒不碎。人多的大家庭,多數到碾房碾米,連線碾房下面的是磨房,是繼續利用碾房流下來的水,沖入磨水槽,帶動軸推磨鏇轉磨出麵粉的,磨麵的種類有:小麥、大麥、蕎子、高梁、蠶豆、豌豆、包穀等。再下一層是碓房,是再利用磨房流出來水用渡槽引下衝動碓房的大水輪轉動,使水輪軸上的方板下下敲打碓尾,以此啟動碓嘴石沖臼窩裡的穀物。碓有四張,碓的使用較靈活,谷多的要四張,谷少的可視情況用一或二三張,大小戶人家都適用。文盛街這座由碾、磨、碓三連貫組合的農產品加工作坊,在沒有電碾磨之前,它不但減輕了人沖、人磨的勞動強度,造福了本街附近一些村子的村民。這座三用加工作坊,現雖已成為歷史,但當時前人科學利用水資源服務生產、生活的智慧及創造力卻深深的為文盛街後背人們懷念和敬佩。
14、珍珠泉
位於文盛街最南端,之所以得此盛名,是他與其他村鎮多數大小水井相比有如下一些特點:其一、具有鄉村園林建築特色。井坐落在蔥蔥鬱郁綠草、柳林之中,旁邊是嘩嘩奔流的亞溪河,兩岸是碧樹蔥籠、綠柳婆娑了、幽幽含煙,珍珠泉旬鑲嵌在河畔的一顆明珠,井為正文形,由條形正面石砌成。深約三米多,四邊各長2.5米,井面欄用整塊長條大正面石鋪成,挑水男女沿石板而行平衡不滑。其二、水質清純,由地底層冒出的天然礦泉水冬暖夏涼,清沏見底,潔淨清甘、爽口,用它製作豆腐、黃豆粉、甜米酒、醬菜等,外觀色澤、品質最佳,食之甘味。為全密祉市場及縣境內外消費者所青睞。水質標準符合國內國際指標要求。其三、出水量大,一年四季水象晶瑩的一串串珍珠源源不斷從井底沖向水面,大旱之年,亦然如此,不會幹涸,以其永不休止的甘泉滋潤著文盛街世代繁衍發展的子孫。
15、鳳凰橋
與珍珠泉相伴,是古驛道上極負盛名的古橋樑之一,呈東方民族園林設計風格,雙孔青石,橋身長約14米,寬2.1米,橋面全部用寬0.4米的長石條架成,橋兩邊有石雕柱欄桿作防護,重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造型精巧別致,中間的橋礅成棱形,向橋東西突出,猶如橋的兩翼,名為“雁翅”,真正體現了“鳳凰橋”的形態內涵,既起到裝飾作用,又符合力學的原理,充分體現了當時能工巧匠的才智。為保護古橋,當地人民在古橋東側修建了現代的鋼混橋,一新一舊,一古一現,相映生輝,相得宜彰,體現著時代的發展和對歷史的尊重。 橋的北頭有一棵濃蔭如傘的大槐樹,開花季節,清香四溢。橋的台面西部立有一尊背東朝西、體重千斤,高1.8米(含底坐),昂首巍坐(非獅、非虎、非麒麟)的大獨角獸的石雕旬。
16、文明閣
與鳳凰橋相連的,原名“財神閣”,建於四十年代,為重檐攢尖頂,明二暗三層,總高約9.8米,底層高2.8米,古驛道自北向南穿行而過,是古驛道上古驛站關隘的顯著標誌。
非物質文化遺產
1、密祉花燈
密祉花燈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追本溯源,它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據歷史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治國有方,選賢用能,把國家治理得國泰民安。據傳,為李翠蓮冤死一案,他曾魂趨地府,調查了三教九流在生時的所作所為。唐太宗還陽後,舉辦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大法會做道場,以普度各種受罪的陰靈。在大法會之前,組織了一批能歌善舞、愛唱愛跳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化起妝來,載歌載舞迎接“燈神”,抱“燈神”牌位的唐太宗為了不讓他人看出自己,讓丞相魏徵將自己的眼眶、鼻子、嘴巴都抹白,並穿上黑罩袍,戴上魚尾帽。這個抱“燈神”的角色在今天叫“老打岔”。水陸大法會期間,人們盡情地歡唱,自編自演,紮起彩燈,舞起獅龍。這就是傳說中的花燈起源。
密祉正月十五、十六花燈盛會相傳是:古時候,東、西宮皇后因西宮皇后用竹篾扎了一個大腳女人玩花燈,惹惱了東宮大腳皇后而兩宮大動干戈,西宮部下被追殺至密祉太極頂,危急中,部分將士跳下峽谷,緊急關頭,皇帝得知真情,發急令招安。西宮所餘部下回到彌渡,踏歌歡慶,時值正月十五元宵節大放花燈。這就是密祉正月十五、十六元宵燈會的源來。
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密祉花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結晶。密祉在歷史上就是重要的咽喉要地,一條貫通南北的古驛道穿壩而過,交通的便利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增強了文化的交流。經天寶戰爭,兩伐南詔,這裡留下了10多萬散兵游勇。這些人不僅帶來了北方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也帶來了蒼勁古樸的黃河文化。明洪武年間,西平侯沐英的定西嶺戰役,以及明、清兩代的軍屯、民屯、商屯和開疆移民的活動,又帶來了大量纏綿婉轉的江南文化。正是由於南來北往的文化交流、融合,使彌渡密祉花燈廣采南北文化的精華,表演形式靈活多變,在廣泛傳唱中與當地民歌糅合成本地特有的流派、唱腔、曲調,表演諸方面均具有地方獨特風格。
從“燈神”牌位的紀元、稱謂看,與其有關的盛會源起,是不會晚於唐南詔時期的。“燈從唐王起,戲從唐王記”就是由此而說。燈會的程式一般分為接燈、耍燈、捂燈、鬧燈、卸燈。隊伍按先後順序:扁燈→獅子→日月燈、桶燈→龍→小七姑娘→花瓶燈→白鼻子、大腳婆壓陣燈隊在供奉燈神牌位處組好隊伍,由白鼻子抱燈神牌位走在隊伍前,隊伍與接燈神時相同,大家一齊唱著燈、跳著燈、耍著燈,到村口接燈神處,到了村口全體對著牌位下跪燒香祭拜,接著報吉利。內容為總結燈隊的玩燈情況,並祈求燈神給予一年的保佑。由領獅人撕下獅子、龍身上點過光的地方,剪下一點龍、獅身上的“皮毛”與“老郎神”牌位一起燒掉。將“龍皮”、“獅子”皮解下,收拾好,隊伍從現在開始不準敲打鼓,不準唱燈,不準高聲喧譁,全部靜悄悄地回到供奉燈神處,清點各種服裝、道具一併裝箱,不再使用。至此,整個燈會結束。組好的隊伍要先到供奉“老郎神”—即“燈神”牌位前祈求平安、順利,才能帶著燈隊去上會。各村燈隊都要到密祉大寺前鬧燈,據老藝人講,因為大寺里供奉著密祉最大的神,所有燈隊都必須到這裡上會。行進途中,燈隊以表演“過街燈”為主,即邊走邊舞,邊走邊唱。以花燈小調為“過街燈”表演曲調,到了大寺正前方後,燈隊以表演“團場燈”、“簸箕燈”為主。燈場上不分老少,不分長幼,自娛自樂,各顯其才。女人們舞的“母龍”,男人舞的“公龍”,還有兒童舞的“娃娃龍”,都在燈場上一顯身手。巡捕村的雲高台,更是一道特色風景(只在閏年表演)。
2、《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源於密祉。詞曲改編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於彌渡縣的密祉。他回憶1947年春天的一個晚上作這首曲子時的情景說:“密祉放羊調優美的鏇律讓我想起家鄉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風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來亮汪汪》的歌名。雲南大學《教學唱》主編江騖建議用《小河淌水》更好,這首歌發表後,逐漸流傳開來。”
1945年“一二·一”愛國民主運動以後,雲南大學先後有兩個由革命青年組成的合唱團—“哈哈合唱團”和“南風合唱團”,1947年春季以後,《小河淌水》就在這兩個合唱團傳唱。1953年黃虹在北京參加全國民族歌舞匯演時將原來的男女對唱改為獨唱,演唱了此曲,隨後又在布達佩斯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唱了此曲,以後時樂濛將它改編成管弦樂由總政文工團在許多國家演唱,《小河淌水》便想長了翅膀,馳名於今,傳播國內外。
青年文化節
密祉是花燈的故里,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花燈盛會是全鄉人民的重要傳統節日,依託這一優勢,密祉鄉第九屆鄉村青年文化節的各項節目也隨之精彩上演。
正月十五、十六這兩天,來自全鄉各個村落的男女青年組成20個燈班同台競技。男的耍龍舞獅,女的劃彩船、跳花燈,老人、小孩也不示弱,扮起了大腳婆、小七姑娘,性情歡快,共同歌唱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生活,歌唱共產黨員的好政策。近年來,永和文盛街又趕上好機遇,實施了千村扶貧推進和新農村建設,整個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就把這些新變化編成唱詞,用傳統花燈唱出來,唱出心中的喜悅,唱出黨的惠民政策,同時號召廣大團員青年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家鄉建設。
旅遊名鎮
一是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對景點認真規劃,積極向上申報。近年來,太極山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文盛街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密祉鄉被列為省級旅遊小鎮。
二是精心籌備,結合各村的實際和歷史淵源創作節目,做到一村一特色,打造傳統精品節目,充分展示花燈之鄉韻味,著力打造花燈名鄉。
三是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70萬元完成小河淌水意境打造;投資30萬元完成文盛街古驛道恢復性重建,修繕奎閣、二台樓、蓮峰祠堂;投資70元完成尹宜公故居重建和布展。
四是積極邀請媒體到密祉採風製作節目,中央電視台、廣西電視台、雲南電視台、大理電視台等欄目多次到密祉進行以花燈、茶馬古道、太極山為內容的節目製作,提高了密祉的知名度。
五是積極發動組織民間老藝人、社會知名人士收集、整理民歌民調、詩集和花燈小劇,深層次挖掘民間文化,讓更多民間藝術作品展現,編印出版《太極頂》、《密祉神韻》、《密祉春聯集》,讓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密祉。
古建築群
舊址建築群始建於1908年,迄今已100多年,總占地面積為1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100平方米,建築群布局為座西南面東北三坊一照壁,土木結構,正房面寬18.68米,進深9.5米,為典型的清朝風格建築。2002年,該建築群被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月,文盛街村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雲南省歷史文化名村”, 該建築群是歷史文化名村的重要保護建築群之一。
該建築群的恢復重建結合創建旅遊小鎮實際,將通過整修建築風貌,恢復大院圍牆照壁民國時期鄉規民約及有關制度,加以綠化配置,達到集陳列、展示、宣傳、會議、旅遊接待、遊客服務諮詢中心為一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