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容城八景之章台曉霽在監利天竺村附近的古容城遺址中,有座叫天竺山的大土台,據考古工作者考證,此地即楚章華台遺址。春秋時期,此地是離湖的邊緣,有荒丘野林,沼澤湖泊,是飛禽走獸群集的地方。歷代楚王都在這裡打獵遊樂。
楚靈王為了炫耀國力,“盡土木之技,殫珍府之寶”。修建了一座舉世無雙的章華台,台高十丈,基廣十五丈。平地兀起,氣勢雄偉壯觀。每當雨後初晴,旭日東升,平原上雲蒸霞蔚。登上章華台,極目遠望,楚天遼闊,紫霧飄繞,瑞鳥翱翔,湖光水色,使人目不暇接,樂而忘返。
盛極一時的章華台,隨著楚國的衰亡而消夷為歷史的陳跡,只有文人墨客在此憑弔懷古,唐初名臣尉遲恭曾經重修過章華台,並請畫匠繪“章台曉霽”的圖畫,綴以詩文懸於內壁。後來此章華台也毀於戰火,只留下一片廢墟。
容城八景 之 錦水晴嵐
錦水晴嵐,地處監利縣南部邊緣荊江大堤一形彎處、初名“錦水口”。“相傳夏水灌注時,此地流成五色”。江畔諸峰倒影其中,陽光初照,水霧冉冉上升,異彩紛呈,氣象萬千,如詩如畫。人稱“錦水晴嵐”。元末明初,諸峰陸沉、錦水口漸漸淤塞。
容城八景 之 軒井流霞
軒井流霞:獅子山形如臥獅,系一臨江孤立小山。山腰有軒轅井。傳說軒轅帝遊樂洞庭,曾憩此地,又傳井水長年不涸,晚霞映照山石,投影井中,似有萬道霞光流動,人稱“軒井流霞”。獅子山南鎖洞庭,西扼長江,是重要的水陸交通要塞。南宋初年,大將宗澤曾在此地駐兵以防楊么水師。後岳飛兵進洞庭,亦在此設營轉運糧草。明末,李自成部屬出在此與官兵爭戰不息。現獅子山尚存宗公廟遺址。
容城八景 之璇台涌月
璇台涌月:璇台東臨周老咀附近小彭家台。約5 米,長寬均約10米,三面環水,背坡過曲廊小橋拾級而上。百餘步可至台頂。台頂略呈圓形,迎水面陡峭突入胭脂河中。每臨中秋月夜,台側古柳翠竹和月倒映一汪秋水,清風徐來,月影沉浮,恰似風吹河中千層浪,層層有月亮,人臨之恍然如造仙境。後文人題以“璇台涌月,”登臨遊覽者接踵而至。可惜胭脂河今已淤死。璇台亦已夷為平地,闢為良田。
aa容城八景 之鶴澤觀漁
鶴澤觀魚:白露湖古系荒澤,相傳羊祜鎮守荊州時,曾在澤中蓄鶴。故稱鶴澤。因湖澤低洼,湖水從未枯竭,常年有成群的白鷺在湖上捕食魚蝦。由於水域寬闊,食餌充足,遂在湖中繁衍後代。於是白鷺越聚越多,常在湖中嘻戲喧鬧,追逐玩耍,在空中上下拜舞,展翅飛翔,蔚為壯觀。因而得名。
容城八景 之 離湖讀騷
離湖讀騷:楚容城有一個離湖(今荒湖毫口),相傳屈原曾在此作過離騷。公元前 313年,屈原被迫離開郢都。沿古夏水來到離湖之濱,見湖澤遼闊壯麗,澤畔芳草菲菲,菱荷帶露盛開,默默含情,遠處水天一色,一碧萬傾,美麗的故國河山,深深地吸引了詩人。他一想到自己的政治抑負不能施展,反遭到小人的讒言而被放逐,不覺滿腔悲憤,思緒象湖水一樣起伏難平。詩人一路行吟,揮笑寫下了傳頌千古的長抒情詩──《離騷》。監利人民為了紀念屈原,便在湖畔開館治學,專攻《離騷》,史稱“離湖讀騷。”
八景新探 之 泮宮擷翠
也許是一脈相承之故,監利中學校址即原泮宮所在地。泮宮即學宮。泮者半也。因古時學宮前面有一半月形水池,故稱泮宮。據《監利縣誌》載,原泮宮兩廡戟門,高堂深院,靜謐典雅。院中古柏參差、倒映一泓池水,虬枝古乾,鬱鬱蒼蒼,人稱“泮宮翠柏”,系容城八景之一。
誰料如此含英育秀之所,競深藏於容城鬧市腹地。如北沿容城大道,進寶合門街,折入教育巷,便見一座高大門樓面南而立。橫額上,已故當代書法家王遐舉先生所題“湖北省監利中學”七個大字赫赫地躍入眼帘。
監利中學草創於1914年,始立於1941年,1956年定址於此。學校現占地面積133200平方米,班級44個,可容納學生3000人。學校現建有較為完備的辦學設施,如教學樓、實驗樓、語音室、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體育場等。學習環境極為優越,是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也是我縣規模最大,升學率最高,莘莘學子最為仰望躋身的場所。
我懷著無比渴慕的心情走進校園。迎面一條通道直通行政辦公樓。碧葉中綻露白花的玉樹夾道而立。它使我想起了總府邸前的迎賓侍衛。其實,小巧精緻的辦公樓形同虛設,裡面除了幾位校務工作人員外,校長、主任的辦公室都關鎖著。原來,他們都擔負有較重的教學任務,除了極特殊的行政公務在這裡處理外,其它時間都泡在教學區。
教學區位於校園東側。在範圍上,它與西側生活區可謂平分秋色。在通往教學區的通道兩旁,翠綠的柏樹,一棵棵如同筆尖,英挺地指向藍天,仿佛在書寫最新最美的文字。這松柏,是為重現往日古柏雄姿而植?還是別含什麼象徵意義?我不得而知。但我覺得,這似乎是二者無意地巧合。由於採取封閉式的教學,教學區內簡直是另一個世界。這裡沒有市聲的喧鬧,連風也好象不願進來打擾,鳥兒乖巧地靜立枝頭。寬闊空蕩的體育場,占去全區80%的位置,唯有靠北面的濃樹中,聳立著一長排四層樓房,時而從中傳出抑揚頓挫的講課聲。我躡手躡腳地在教室走廊中走看。幾乎教室里所有的學生都無視我的到來。他們在各自的位置上,或凝神聽著,或低頭看著、寫首,只聽到書頁微微地翻動聲。這時,我感到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我不能為尋找某種安慰和滿足某種好奇,而有損這良好的學習氛圍。於是,急忙轉身下樓。回望中,竟發現這座高大的教學樓,好象偌大一間蠶室。而上下的教室,連同學生,恰如一簟簟春蠶,正貪婪地吮吸著鮮嫩的桑葉,做著吐絲結繭和羽化騰飛的美夢。我為這情景所感動,因而詩思聯翩,吟成一律:
桃李滿園春色深,東風拂處動繁英。
共知大廈需梁棟,每向長空定斗星。
峭壁攀登無懦子,中流砥柱有書生。
側身雲路憑誰問,折桂蟾宮若許人?
在徐揚副校長的熱情接待和安排下,辦公室主任劉順階向我作了激情洋溢的描述。全校172名任課老師中,有6名特級教師,42名高級教師,103名一級教師。全校教職工254人,具有本科學歷的 135人,專科學歷的67人。任課老師基本都具備大專文憑。截至1997年為止,學校共培養高中畢業生13000 人。自1978年以來,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5613人。近四年連續有項鵬飛、夏強等9名高二學生,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柳國宏學生因蠟燭燈,獲1998年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銅獎,被特招進清華。特別是近幾年來,高考上線率大幅率上升。僅1996、1997兩年相比,應屆考生上線率遞增18個百分點,往屆考生上線率遞增17個百分點。由學生創辦的《子胥文學社》,被中南地區中學生文聯授予《優秀文學社》稱號。
花果茂盛,全憑園丁汗水與心血的澆灌。儘管,我非常遺憾地只記下了為監利中學教育、教學工作做出顯著成績的朱世光、喻敬焱、鄧北平、蘇賢祿、吳立林、姜建軍、蔡妙中、郭衣生等八位中青年老師名字,但他們卻代表著一個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優秀群體。其中不少人,還在自己的學科領域中辛勤地耕耘,取得可喜的收穫。省優秀實驗教師常超笛,自製物理儀器200餘件,就有172項在中南地區和湖北省獲獎。青年英語教師余可佳新編《高考英語典型錯誤例析》重印6次,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響。青年數學教師胡端森與校黨委書記楊俊卿合著《高中數學點·鏈·網》一書,已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劉主任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校園內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而他自己在學術上也造詣極深。他現為湖北省楹聯學會會員,在《中國楹聯報》《對聯·民間故事》等報刊發表作品近百篇,參與編寫的《當代楹聯大觀》一書,曾在全國楹聯大賽中獲獎。
學海無涯,百舸爭流。監利中學奮戰’98,有三個振奮人心的數字:線過500,省線達 480,應屆生過300。這是邁向第一流教育水平的新的基點。而早在1991年,於容城旭日噴薄的地方,就另闢校址150 畝,建起具有省內第一流教學水平的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樓、運動場、游泳池、圖書館。所有這些,都充分顯示出“科教興國”的正確方向和宏偉遠景,表達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師生的美好願望與追求。
五彩繽紛的校園春色,使我目不暇接。我站在奼紫嫣紅之中,仿佛置身於理想的王國、希望的峰巔。在這裡,我看到了監利的未來,祖國的未來以及世界的未來。
容城八景 之南廓古梅
南廓古梅:處縣城南部工農堤西北側20米處,相傳此地曾有二百七二年古梅一株,奇枝屈突,凌寒著花,可惜後來毀於大火,以致“肌消腹朽”,“自踵至頂。略無完膚”。幾年後,古梅枯梢旁忽生新枝。“出若游龍蜿蜓,任意衝突,繁花艷蕊,照滿城隅”。全城大嘩,皆道精靈顯聖,往來踏雪觀賞者絡繹不絕。嗣後,南廓古梅便綴以畫錄入《監利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