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谷縣宣梵寺
宣梵寺位於晉中太谷縣侯城鄉大佛山腳下的惠安村北,寺院座北向南,大部分院址已被民居蠶食,現僅存大殿一座及東西配殿各三間。其中大殿為金代遺構,可惜頂部差不多已經全部塌毀。1956年,宣梵寺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新中國的第一批文保單位。目前,當地政府已對宣梵寺正殿修繕工程進行招標工作。宣梵寺大殿為五開間單檐懸山頂;前檐柱採用了晉中一帶極其罕見的抹角方形砂石柱,柱礎 (包括內柱礎)已埋入地表以下不可見,石柱高約三米,側腳生起均很明顯;柱頭普柏枋單薄出頭訛角,闌額不出頭;前後檐均裝五鋪作無枊枓栱;明間補一朵真補 間鋪作,且櫨枓坐落在駝峰上;次間、盡間均是在栱眼壁版上影畫補間鋪作;柱心枋兩重加壓槽枋,其間以散斗間隔承托。
前後檐鋪作基本相同,第一跳頭的互動枓內裝翼型栱,第二跳頭以散斗加蟬肚紋替木托橑檐槫;鋪作中只有耍頭不同:前檐為捲雲狀,後檐為螞蚱型。鋪作第一跳並非騎槽檐栱,而是“騎槽狀”壓跳:壓跳後尾卷殺成栱臂;第二跳是殿內乳栿出跳,這種形制有人認為是中唐之前的構造特徵;耍頭和襯方頭都是另設,其後尾並不加工,原狀安裝,這種形制為晉中一帶金、元時期較為典型的做法;襯方頭不出頭。還有一個小動作值得一提:素枋在屋廢下的出頭被砍成批竹形。
在現存宣梵寺大殿的後壁明間辟有小門一座,門額題為“寧靜處”,匾題上並沒有落款,但是從小門本身的形制來看,可能是後代改造的。不過大殿後檐下的構造也出現相應的異常:第一重柱心枋在明間平柱頭被造成了連身對隱,與前檐明間相異。很可能其後壁原來就辟門,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這個殿很可能並非宣梵寺的正殿,至少說明後面還有中軸線建築,這個殿只是“中殿”而已。但是由於宣梵寺基址已經非常模糊,無法看出來,現在的大殿後面是一小片空地。
另外,宣梵寺大殿內牆壁上還殘存有明顯的壁畫痕跡,以及幾件石刻,其中一件石刻為砂石質須彌座,造像的衣褶還留存在上面,看風格可能早於大殿時期;另一件石刻可能是供桌的底座,呈圭角狀。其餘幾件石刻則可能是神壇的條石構件。
安徽省天長市宣梵寺
宣梵寺坐落於落於安徽省天長市新街鎮李坡村,據明嘉靖天長縣縣誌記載:宣梵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原名棗林崗,始建於元文宗至順年間,由僧人善公者開山新建,元末毀於兵火,至明正統有惠清師至此,見基址荒蕪,毅然重興,清末明初漸次毀壞,抗戰期間再遭損毀,寺僧四散,香火中斷。建國後,宗教信仰自由,由尼師普華獻出個人積蓄一萬五千餘元重修殿宇。宣梵寺目前已具備一定規模,寺內苗木爭麗,風景怡人,香火不斷,每年廟會和傳統民間節日,信徒和遊客紛至沓來,被譽為“世外桃源,人間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