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宣和尊xuān hé zūn基本信息
宣和尊,高29cm,口徑17.4cm,重5.4kg。
詳細描述
此尊屬三段式筒狀尊。廣口,鼓腹,圈足。通體飾花紋,口沿下飾仰葉紋,頸部為垂首弓身小蠶紋,腹部和圈足飾獸面紋。器身還裝飾了4條扉棱,上端齊於口沿,使器體愈顯莊重。
銘文內容
尊內底鑄大篆5行26字,釋作:
唯宣和三年
正月辛丑,皇
帝考古作山尊,
ꈴ於方澤,其
萬年永保用。
這短短的26字,便把尊的定名、尊主、製作時間和用途都敘述清楚了。此尊為宋徽宗趙佶在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初五經考證古器物而做,是陳設在方澤壇的禮器。
關鍵字解釋:
方澤:古代帝王於夏至日祭祀地祗的場所,亦稱方澤壇或地壇。
扉棱:青銅器上常見的一種裝飾,一般為凸出的條狀,將器物上連續的圖案分割開來,後純用於器物的裝飾。
獸面紋:獸面是古代人們想像中的怪獸的面部,將其刻畫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紋飾稱獸面紋。宋代的學者把獸面紋稱為饕餮紋。
趙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書畫家。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極一時之盛,親自主持翰林圖畫院,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能書善畫,自創書法“瘦金體”。
尊:尊或作共名,或作專名。銅器銘文常將“尊”、“彝”二字聯用,這時尊是禮器的共名。北宋才把一種盛酒器專稱為尊。形似觚而中部較粗,口徑較大;也有少數方尊。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戰國已很少見。有一類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模擬鳥獸形狀,統稱鳥獸尊,有鳥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它們是另一類酒器,只是器名與尊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