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relations theory客體(object)一詞為Freud所使用,對嬰兒而言,客體指滿足需求的事物,對兒童而言,客體一詞可與『他人』互換,客體關係即指人際關係。而此等人際關係乃塑造了個體目前與人們之間的互動情形,不論是真實的或幻想的。
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假定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型態一旦建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進而言之,人們會去尋找符合過去已建立過關係型態的關係。例如:過於依賴與過於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複著剛學走路時與母親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
四個階段
Mahler與Clair等人研究三歲前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認為對日後所建立的關係有深遠的影響。往後生活中的客體關係,均源於兒童想尋求跟母親再度聯結。至於心理發展,可以想成是個體在區隔自己與別人時的演進方式。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 | 年齡 | 特徵 |
---------------------------------------------------------------------------------
|正常性嬰兒自閉| 出生後的前三、四個星期 | 嬰兒反應的對象是生理緊張, |
|normal || 無法區隔自己與母親。只知覺 |
|infantile || 到部份(胸、臉、嘴、手)而 |
|autism || 非完整的自我。在此狀態下, |
| || 沒有完整的自我,也沒有完整 |
| || 的客體。 |
---------------------------------------------------------------------------------
|共生(symbiosis) |出生後第三個月至第八個月 | 嬰兒非常依賴母親,似乎期望 |
| || 著在情緒上和母親維持高度同 |
| || 步的狀態。 |
---------------------------------------------------------------------------------
|分離/個體化歷程 |始於出生後第四或第五個月 | 幼兒於此階段體驗到與重要親 |
| || 人的分離,但仍會投向他們以 |
| || 確認此種經驗,並尋回舒適的 |
| || 感覺,在依賴與獨立之間感到 |
| || 矛盾。 |
---------------------------------------------------------------------------------
|對自我與別人的|通常要等到幼兒滿三歲才會 | 此階段幼兒能更完全的了解自 |
|認知逐漸穩定 |開始 | 己與別人是分開的。會開始與 |
| || 外界建立關係,而不會恐懼失 |
| || 去自己的個體感。 |
---------------------------------------------------------------------------------